武漢戶部巷,漢味小吃第一街

顧名思義,戶部巷和戶部衙門有關,然而只有在京城才存在戶部的身影,遠離京畿之地的江城武漢並無戶部衙門,但卻有藩臺衙門,藩臺和戶部職責相同,故有戶部巷一說。

武漢戶部巷,漢味小吃第一街

古城尋口福美味何妨巷子深,絕藝盡人知盛名早播神州遠。一副對聯道盡了戶部巷美名遠播的原因

武漢戶部巷,漢味小吃第一街

戶部巷入口(拍攝於2018年5月)

武漢戶部巷,漢味小吃第一街

戶部巷入口(拍攝於2019年8月)

武漢戶部巷,漢味小吃第一街

戶部巷大戲臺(拍攝於2015年7月)

武漢的戶部巷不長,也僅有150多米,但卻有400多年的歷史。幾百年來,它一直作為武漢市民的早點一條巷存在著。如今的戶部巷早已聲名遠播,已不僅僅是一條小吃街,它早就變成了老武漢的形象代言,就像城隍廟之於大上海、河坊街之於杭州、回民街之於西安、寬窄巷子之於成都、芙蓉街之於濟南、劈柴巷之於青島一樣,戶部巷對於武漢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

從武昌革命紀念館出來,沿著武珞路往西走,過了黃鶴樓就到了司門口天橋,下了天橋,往西拐不遠就是戶部巷。

武漢戶部巷,漢味小吃第一街

司門口天橋。不遠處就是著名的黃鶴樓

從2015年第一次到武漢到現在,我一共去過三次戶部巷,雖然我並不是一個標準的吃貨,但是對於每個地方的特色小吃,有時候還是抗拒不了。

武漢戶部巷,漢味小吃第一街

武漢戶部巷,漢味小吃第一街

武漢戶部巷,漢味小吃第一街

黃昏的戶部巷(拍攝於2018年5月)

在武漢的眾多地方小吃當中,最具江城特色的莫過於熱乾麵。就像陝西的biangbiang面、蘭州的拉麵、山西的刀削麵、河南的燴麵一樣全國各地都有很多家,熱乾麵在武漢也鋪天蓋地都是,但論起最正宗當屬戶部巷裡面的蔡林記熱乾麵了。

武漢戶部巷,漢味小吃第一街

武漢戶部巷,漢味小吃第一街

戶部巷上的蔡林記

武漢戶部巷,漢味小吃第一街

蔡林記店內的情景

武漢戶部巷,漢味小吃第一街

牛肚熱乾麵,18元一份,有點小貴

武漢戶部巷,漢味小吃第一街

蔡林記熱乾麵

蔡林記熱乾麵創建於上世紀解放前的1945年,它的創始人就是黃陂人蔡明偉。關於蔡林記這個名字的來歷也有一個故事,並非是一個叫蔡林的人,據說蔡明偉的麵館門前有兩棵楝樹,所謂雙木成林,自己正好也有兩個兒子,蔡明偉當然希望他們長大後能夠成為棟樑之才,於是將自己的麵館取名蔡林記,後來這個名字便成為江城武漢最有名氣的熱乾麵店之一。

武漢戶部巷,漢味小吃第一街

武漢戶部巷,漢味小吃第一街

武漢戶部巷,漢味小吃第一街

戶部巷

武漢戶部巷,漢味小吃第一街

戶部巷風情街

戶部巷作為一條有著幾百年歷史的美食街,當然不僅僅只有熱乾麵,在不到200米的戶部巷匯聚了蔡林記熱乾麵、王氏餛飩、老謙記炒豆絲、江城鐵板炒飯、老通城豆皮、談炎記水餃 、順香居燒梅 、福慶和牛肉米粉、五芳齋湯圓、小桃園煨湯 、田啟恆糊湯粉、民生全科湯圓、福慶和米粉等幾十家小吃店,對於標準的吃貨來說,去江城武漢旅遊,一定要去戶部巷走一走,你吃或者不吃,那都是必須要去的一個地方。

武漢戶部巷,漢味小吃第一街

武漢戶部巷,漢味小吃第一街

戶部巷 上的浮雕畫

一條百年小吃街作為一個城市歷史文化的見證,它的存在已不僅僅只是一條小吃街了,它更多的意義在於對當地風俗民情的傳承。濟南的芙蓉街如是,杭州的河坊街如是,上海的城隍廟如是,西安的回民街如是,開封的書店街如是,成都的錦裡、寬窄巷子如是,武漢的戶部巷亦如是。徜徉在百年老街中,除了陣陣飄入鼻孔的小吃美味,我更多的是體會到了老武漢人三三兩兩或蹲或站“過早”的市井俗情。

武漢戶部巷,漢味小吃第一街

武漢戶部巷,漢味小吃第一街

百年戶部巷(拍攝於2015年7月)

這樣的武漢,或許才是最真實的武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