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電商是遏制面膜價格戰的“良藥”嗎?丨品類觀察①

直播電商是遏制面膜價格戰的“良藥”嗎?丨品類觀察①


今年的面膜市場很奇葩,上半年座次穩定,下半年天翻地覆。從總體上看,國貨品牌依然佔據面膜市場優勢,面貼膜還是最受大多數消費者歡迎的產品類型,高性價比還是籠絡消費者芳心最有效的方式。


一直以來,面膜都是價格戰的“重災區”,因為面膜品牌離不開“高性價比”四個字。面膜的主要消費群體是年輕人,所以門檻不能定太高。如果你不說某款面膜是高性價比,而是“便宜”,那就是在罵人了。


按照傳統觀點,面膜作為高滲透率、靠市場走量、容易分割、運輸成本相對較低的引流品,每當打起價格戰來,面膜比其他品類更有優勢。


但面膜品類下半年遭到直播電商集體阻擊,在一眾網紅主播的影響下,面膜市場格局天翻地覆,上半年連續多月第一的品牌突然退居二線,下半年銷量月冠軍,輕而易舉地拱手讓人。“一代新人換舊人”在面膜品類頻繁上演,品牌變化最快、花樣最多、一直當老大也最難。


值得一提的是,醫美面膜全年高能,借直播東風扶搖直上,似乎預示著面膜賽道的另一種可能。

直播電商是遏制面膜價格戰的“良藥”嗎?丨品類觀察①


直播電商進場,面膜打價格戰更“文明”


自今年5月份以後,越來越多的明星下沉帶貨,眾多KOL在社交平臺發酵的影響力紛紛產生效果,先後多款面膜產品被社交平臺“種草”推爆。


珀萊雅黑海鹽泡泡麵膜、泰國ANNABELLA安娜貝拉海藻面膜、范冰冰的FANBEAUTY、辛有志花青素彈潤膠囊面膜,都借勢網紅主播“種草”而異軍突起。蒂佳婷藍藥丸面膜是一個異數,在上半年佔據一定市場優勢的前提下,經過全網主播的大力推薦下,在10月的銷量逆勢反超,成為天貓/淘寶全網面膜單品銷售冠軍。


這些爆紅的單品,都在小紅書、抖音、快手上提前佈局,廣泛撒網。唯一的不同是,珀萊雅、蒂佳婷只是把網紅當渠道,進而被網紅捧紅的品牌。它們的主營品類不是面膜,卻用面膜來引流,吸引新顧客,搭建私域流量池,培養其他品類的消費。


而FANBEAUTY、辛有志更像產品自帶網紅基因,被網絡放大的品牌。以面膜為主打產品,通過大面積投網紅主播推薦,形成“蜂鳴效應”,營造出微信、微博、抖音、快手都說它好話的口頭傳播環境,挖空心思地打造網紅品牌。


雖然帶貨明星和網紅主播的影響力很大,但遠遠未到“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地步,他們在選品上,一般遵循2個原則:一是這個產品在市場上很少見,容易引起粉絲的新鮮感;二是我要擊穿市場底價,也就是主動挑起“價格戰”。


但帶貨網紅相比品牌方,會更剋制。因為他們經營的是人設,運營的是粉絲,不能像普通經銷商那樣孤注一擲。那些所謂“擊穿底價”網紅,擊穿的其實是那些優勢品牌的市場,例如農產品。


面膜在多個價位裡,都有相對優勢的數個競爭品牌,這些相互競爭的品牌不會輕易放低身價和定位。像珀萊雅、蒂佳婷這些在全品類都擁有廣泛受眾的品牌,不會任由價格被擊穿。


由此可以推斷,帶貨網紅、KOL群體推動的面膜品類成交出現“圈層化”趨勢,未來會讓面膜價格戰的範圍縮小,逐步形成高端對高端、中端對中端、低端對低端的“文明”打法,讓品牌形象和口碑更可控。但圈子內的價格戰頻率和深度,可能會更頻繁,對摺扣和時機的把握,也將越來越來講究精細化運作。

直播電商是遏制面膜價格戰的“良藥”嗎?丨品類觀察①



隨著民族自信心增強,以及網紅KOL圈層化的粉絲經營,美妝國貨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陡然上升,首先獲益的就是市場佔優的面膜品類。


今年醫療、人工智能等高端急速賽道與國貨美妝跨界合作,加上網紅主播們眾口鑠金地追捧,國貨面膜正擺脫低價低質的刻板印象。網紅原創面膜辛有志的成功逆襲,就是最好的實證。


在7月份,小紅書發佈了一組國貨“種草”數據,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小紅書上關於國貨的筆記同比增長了116%,超過500萬用戶討論和種草國貨,其中面膜佔了很大一部分。


這些網紅原創面膜,通常不需要自己有生產基地,而是採用代工模式,從原料、產品配方到外觀設計、包裝,都一條龍外包給美妝品代工產業鏈,徹底在製造層面解放自我,而把全部精力放到製作內容和帶動熱度的“種草”環節。


因此,在各大社交平臺流量扶持下,網紅原創面膜恐怕會像雨後春筍般出現,迅速紅極一時,又很快被淘汰,導致面膜血拼價格的硝煙此起彼伏。未來,價格戰不會隨著網紅IP的驟起驟落而擴大化,反而因此出現的市場真空,會有新品牌快速補位,直到出現一種新的平衡狀態。


正如“藥妝”被法律明令禁止後,長期以來處在邊緣地位的“械”字號的醫用冷敷貼,借直播電商和社交平臺東風快速崛起,憑藉“醫美護膚品”和“醫院有售”等宣傳找到新風口。


看似一片混沌的撕殺,實則是市場調節的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