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鶴唳華亭》看誰是皇帝一生中最大的潛在敵人

古代的皇帝君臨天下,富貴已極,但高處不勝寒,總歸會有人盯著他的皇位。那盯著皇位的人中,誰對皇帝的威脅最大呢?有人認為是權臣,也有人認為是外敵,還有人認為藩鎮,更有人會認為是對朝廷不滿的底層老百姓。

我認為以上都不是,真正對皇帝威脅最大的政敵就是皇太子。

從《鶴唳華亭》看誰是皇帝一生中最大的潛在敵人

最近有部很火的古裝劇《鶴唳華亭》,劇中的皇帝蕭睿鑑對自己的兒子太子蕭定權極為刻薄,朝臣中不少人也都看皇帝臉色,與太子為敵構陷於他。有些人認為這只是電視劇而已,但是縱觀史書上記載的那些皇太子,你會發現蕭定權的遭遇並非只是小說的藝術加工,真實的歷史就是這樣的。

在很多人眼中,皇太子身為國家的儲君,未來的一國之君,不應該是高高在上天生富貴廣受愛戴享盡尊榮的嗎?然而現實是殘酷的,歷史上每朝每代,皇帝的接班人一直都是一項高危工作,皇帝與皇太子從來都是政敵。

何以如此呢?說到底都是權力的誘惑,古人生育早,往往皇帝三四十歲的時候,皇太子已經成年了,對權力也早就有慾望了,而皇帝這時候春秋正盛,怎肯輕易退位?

從《鶴唳華亭》看誰是皇帝一生中最大的潛在敵人

但皇帝總有駕崩的一天,那自然也免不了有大臣提前去皇太子這個未來的皇帝跟前去套近乎,有人巴結權力自然就來了。而太子也難免會想著獲取更大的權力,哪怕太子沒這個心思,那太子身邊的追隨者呢?如果不對太子加以限制,太子必定有一天會架空父皇,因為太子本身就是天然合法的繼承人,做這種事情比任何人都更具有合法性。

所以沒有哪個皇帝會容忍太子結交大臣,朝臣中地位顯赫的大多也不會結交太子,因為他們就算結交太子也難以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這類人大多都會和太子保持距離,甚至與太子為敵打壓太子,比如《鶴唳華亭》中的中書令李柏舟。

從《鶴唳華亭》看誰是皇帝一生中最大的潛在敵人

但有些人天生就無法和太子劃清界線,比如太子母舅顧長林。這些外戚天然就和太子是利益共同體,只能向太子靠攏。

此外最有可能投靠太子的就是一些朝野中不得志的人,他們在現任皇帝手裡沒有得到提拔或重用,自然也就寄望於太子,想通過燒冷灶賭一把未來的富貴,以期在新皇登基時一步登天。

而且這類人是無法杜絕的,即使現任皇帝提拔或者斥退這批人,自然還有千千萬萬“懷才不遇”的士人想盡辦法要去燒未來皇帝的冷灶,畢竟富貴險中求,這跟直接造反比起來,風險已經小到可以忽略不計了。

不管皇帝怎樣打壓,皇太子身邊都會有一批執著於功名富貴的賭徒,隨時可能慫恿太子搶班奪權。而太子又是天然的法定繼承人,只要皇帝一死,太子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登基稱帝,那些依附太子的人裡又有幾個不希望皇帝儘快駕崩呢?如若皇帝一直不死,那這些人會不會慫恿太子鋌而走險呢。這種事歷史上並不罕見,所以不管太子是否會真的鋌而走險,但太子永遠都是最有可能造皇帝反的人。

從《鶴唳華亭》看誰是皇帝一生中最大的潛在敵人

縱觀數千年曆史,沒有幾個皇帝會喜歡自己的太子的。既有政見不同導致的“子不類父”的哀嘆的漢武帝,也有廢太子不成反被太子率兵殺死的宋文帝劉義隆。

由此可見,皇帝的接班人是每一個皇帝一生中最不願面對,但又不得不面對的最大政敵。太子也是一個王朝中最不願造反,又最有可能造反的一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