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网友求助:我怎样能对中国了解多一些?中国太大了

怎样才能对中国了解多一些?中国太大了,我不知道从何入手。

1.我出生在印度旁遮普邦的一个小镇上。

2.印度和中国几乎处于历史动荡时期。但两国是绝对的兄弟关系。

3.我还是不明白;我的小学老师是中国文化/历史/食物/悠久而荣耀的过去的狂热爱好者。

4.他是释迦摩尼的忠实粉丝,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中国的精彩故事。

5.我发誓我一定要去中国看看。

6.四年级的时候,我父母搬到了一座大城市,我跟小学老师失联了。

7.我上八年级的时候,因为一些原因,我访问中国的梦想破灭了。

8.我在大城市一天天长大,城市里有一个漂亮的图书馆,我读了很多关于中国的书。

我对我们的邻国很好奇,但我心里知道我可能永远都去不了中国。

1.我在印度旁遮普邦大学读完了三个学士学位和一个硕士学位。

2.我很年轻就结婚了,我和妻子在70年代初搬到了加拿大。

3.现在水闸打开了,我在不同的背景下第一次遇到了来自中国的人。我在加拿大遇见了中国来的学生、教授和同事等等。

4.最后,我和我的妻子实现了我们去中国的梦想,嗯,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我们去了好几次。我们安排了更多的旅行,直到我们逛遍全中国。

下面是我给大家的一些建议。

眼见为实,忘掉你的先入之见,因为好多外媒是抹黑中国的,公众得不到真相。我们所知道的大部分都是二手垃圾。


外国网友求助:我怎样能对中国了解多一些?中国太大了


法警在中国法庭外喂养嫌疑人的饥饿婴儿

西方有多少人看到过这种暖人心扉的同情心?不会很多。

记住:一些坏消息可能会被过分夸大,反复出现,外国媒体总喜欢抹黑中国,我觉得我们想了解中国可以自己去中国看看,真的很好。或者做以下事情。

1.读,读,读,读,多读关于中国和中国人的书。

2.你知道的越多,你就会变得越好。

3.嗯,如果可以的话,试着和海外华人交朋友。(除非你展现出百分之百的诚恳、忠诚和真诚,否则你永远得不到中国人的信任。除非你出生/成长在中国文化中,否则你无法进入这个紧密团结的社会)。

4.从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和周边城镇开始你的旅程。

5.试着尽可能多地吸收中国文化,试着学习几个普通话词汇。

6.我唯一的建议是,要对不好的意见持有保留态度。

作者与著名艺术家的雕像在西湖,杭州,中国


外国网友求助:我怎样能对中国了解多一些?中国太大了


请记住以下几点:

a.中国是一个非常安全的国家,当然,你要有警惕性,但没有必要担心。

b.中国人大部分都很友好;他们是热心肠的人。

c.你去到一线城市后,就不一样了,因为只有魔术师才能从尘埃中变出如此高水准的东西。

d.你访问完这些一线城市,然后就可以开始计划向二三线城市出发了。

e.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决心是走遍整个中国,把我们所有的经验和照片放进一本三环活页夹/书里,然后让我们的两个孙子孙女继续我们的旅程。

我们很快就会让他们开始学习普通话。我和我的妻子知道,我们可能无法逛遍全中国,但希望我们的孙子孙女们能完成这个任务。

1.学习中文(语言主要是通过文化传播的,如果你不会中文阅读和口语,你永远无法真正了解中国。写作就算了,能阅读就不错了)。

2.读一读中国的帝国历史——尤其是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秦朝、汉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以及辛亥革命和国民党时期,——如果你不了解中国的历史,就很难理解当代中国。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一个在历史上总是回顾过去(至少从孔子开始)来决定未来发展方向的国家。中国人一般都很关心历史,这一点很重要。

好吧,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所以对关于这个问题的正确哲学观是我只能通过我自己的中国文化透镜来看待中国——所以当我在油管上回答一些关于中国的问题时——我都是基于自己的见解和一个来自英格兰北部的混血儿的观点而写的——我的观点和研究结果对我而言最为有理,对其他人而言可能也讲得通。

所以你只能从自己的文化视角来看待中国,你永远无法通过中国人的眼睛来看待中国。我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

从该地区的历史开始入手,但一定要通过多个来源来了解,因为人们对待历史可能不只有一个看法,所以西方作家和中国作家的作品都要看。

收拾好你的行李,去往小城镇,不要把自己当做游客。我会推荐像长沙和广州这样的城市,会让你对中国的生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长沙,因为它是一个学生城市,在你进入中国人的生活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下他们的根源和教育体系,正是这种教育体系造就了今天工作的人们的效率。广州,因为它是一个贸易城市,有很多外国人,你可以借此发现中国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结果如何。

这完全取决于你想学什么,因为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大国,即使你出生在这里,并穷尽一生来研究中国文明,你也不可能完全了解这个国家。

这让我想起了我在科罗拉多认识的一个人跟我说的话,他最好的朋友来自加拿大,希望自己成为对中国有着深入了解的人。他学习过汉语,包括普通话和粤语,在加拿大一所大学主修中国研究,甚至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

这位中国学者对这个国家非常着迷,但直到他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在哈尔滨的一所大学谋得教学工作,他才第一次来到这个国家。可他没能读懂工作合同的细则,令他沮丧的是,学校只请他为成绩不佳的大学生教授ESL(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课程。

当然,我鼓励你尽可能多地阅读关于中国的书籍,但最好的方式是去这个国家参观或长住,就像我在中国体验真实生活的喜怒哀乐一样。

我建议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至少访问中国三个月。但是,就算你在这里生活上5年,也无法了解中国的一切!

在我2013年搬到这里之前,我查阅了所有我能找到的关于中国的东西,尤其是在互联网上,尤其是那些曾经或现在住在这里的人写的博客。我也在油管上看了很多视频,尤其是现在住在这里的外国人发布的视频。通过这种方式,我对到了中国后会发生什么有了更多准备。

来到中国后,我参观了博物馆和历史遗迹;我认识了很多说英语的中国人;我去过中国很多不同的地方,看了很多我去不了的地方的视频;我看过很多关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像资料;我学过一些中文(最难的语言!),最近我还娶了中国太太。

最近油管上有很多中文视频博主。通过简单的搜索就能找到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经历,因此他们会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中国。看这些视频的时候,请保持开放的心态,这样会让你不偏不倚,保持中立。

我很高兴你有兴趣了解中国。这是一个神奇、多样和精彩的国家,未来我们只能想象。我希望有一天你能来这里参观。

我对中国的兴趣始于40年前。我写了一篇关于中国人类学的论文。研究结束后我的头都晕了!

我很享受在那里的时光,决心要访问中国。我继续保持着对知识的追求。

40年后,我来到了中国,我看到了很多新事物。这是一个令人享受的环境。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在某些方面它不太理想,但大多数方面它都更为出色。

我的建议是阅读所有可用的资料。油管是个宝藏平台。如果你肯花时间,就能找到答案。

对我来说,我对中国的兴趣始于我十几岁的时候,那时我在世嘉游戏机上玩了一款“三国演义”的战略游戏。于是我读了这部14世纪历史小说的英文版。我发现中国历史上的那段时期太吸引人了,所以我第一次去中国,就去了成都,它是魅力非凡的刘备统治下的蜀国古都。我认为它比北京或上海都要更好。

我建议你去中国看看。不要抱有偏见,保持开放的心态。在这里,不要傲慢,要对当地人展现温暖的微笑。学几个中文词汇,交一些朋友。你的中国朋友会教你关于中国的一切。这是一个人口众多的神奇国度。你不会后悔来这儿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