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氏蘆山派入閩發源地,省級文物,福建省廈門同安區蘆山堂

蘆山堂,位於福建省廈門同安區大同鎮城區西北隅葫蘆山南麓,是五代後晉開運年間“蘆山”蘇氏二世左屯衛將軍蘇光誨始建的府第,北宋天禧四年(1020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世界鐘錶鼻祖、古同安唯一的宰相蘇頌誕生於此。南宋至元期間府第改建成蘇氏祠堂,其後多有廢興。清末重建。解放後作為小學校舍。1988年同安政府重修蘇氏祠堂,並於後進原址重建蘇頌祠堂。1988年被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被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廈門市政府公佈為涉臺文物古蹟。

蘇氏蘆山派入閩發源地,省級文物,福建省廈門同安區蘆山堂


蘆山堂,佔地1700平方米,現存蘆山堂為民國元年重建,以花崗岩和紅磚砌牆,紅瓦布屋頂,賦有閩南地方特色。堂為硬山頂,坐西北朝東南,建築面積約990平方米。前為蘇氏大宗祠堂,有前廳和正廳兩部分,祠堂後隔一天井是於原基址重建的蘇頌祠堂,內有現代所立之蘇頌塑像。兩側為捲棚頂護厝。蘆山堂是蘇氏蘆山派入閩發源地,因此衍居海內外的後裔紛紛到此尋根謁祖,該堂已成為聯絡海外鄉情的紐帶。

蘇氏蘆山派入閩發源地,省級文物,福建省廈門同安區蘆山堂


蘇頌(1020年12月10日-1101年6月18日),字子容,漢族,原籍福建泉州府同安縣(今屬廈門市同安區),後徙居潤州丹陽。北宋中期宰相,傑出的天文學家、天文機械製造家、藥物學家,集賢殿修撰蘇紳之子。蘇頌出身閩南望族,於宋仁宗慶曆二年(1042年)登進士第。官至刑部尚書、吏部尚書。宋哲宗時拜相。他執政時,務使百官守法遵職,量能授任。宋徽宗時進太子太保,累封趙郡公。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卒,年八十二,追贈司空。後追封魏國公。宋理宗時追諡"正簡"。

蘇氏蘆山派入閩發源地,省級文物,福建省廈門同安區蘆山堂


蘇頌好學,於經史九流、百家之說,至於算法、地誌、山經、本草、訓詁、律呂等學無所不通。作為歷史上的傑出人物,其主要貢獻是對科學技術方面,特別是醫藥學和天文學方面的突出貢獻。他領導製造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鐘"水運儀象臺",開啟近代鐘錶擒縱器的先河。李約瑟稱其為"中國古代和中世紀最偉大的博物學家和科學家之一"。著有《圖經本草》、《新儀象法要》、《蘇魏公文集》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