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看完這部《校墓處》就不敢早戀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有趣的問題。

從古至今,但凡遇到常理解釋不清楚的事情,人們總是會和鬼神聯繫在一起。

科技不發達的古代尚且如此,科技如此發達的現代依舊如此。

但是不得不承認,儘管如今人們崇尚科學,還是會有一些科學解釋不了的事情發生。

只不過對於現代人而言,這類恐怖、靈異事件變得更加娛樂化。

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一種消遣、娛樂和解壓的方式。

都市傳說、恐怖電影,都是如此。

聽說看完這部《校墓處》就不敢早戀了?

《紅衣小女孩》

而且經過影視作品的藝術加工,某些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場所也變成了靈異事件頻發之地。

電梯、酒店、影院、辦公室……

別忘了,還有學校。

似乎每一所學校都有關於自己的恐怖傳言,在學生當中口口相傳。

是真是假?只能說亦真亦假。

而今天小嗨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部電影,便與學校裡的恐怖傳言有關。

——《校墓處》

聽說看完這部《校墓處》就不敢早戀了?

《校墓處》

廢話不多說,我們先來看看大致劇情。

故事發生在一所名為納蘭中學的女校當中。

二十年前,這裡發生了一起火災事故。

校長夫人昏迷不醒,校長上吊自殺。

不久後,一名女學生聽到廣播叫自己去教務處,結果離奇失蹤。

隨即牆上無故出現了人影似的汙跡,夜半又傳出歌聲。

總之各種可怕的傳言就此在學校裡散播開來。

比如在這所學校裡不能違反校規,尤其是談戀愛。

否則就會被點名叫到教務處去,然後就會莫名失蹤。

聽說看完這部《校墓處》就不敢早戀了?

《校墓處》

二十年後,在教育政策的影響下,學校招收了四名男生。

男生的出現,使得沉悶的寄宿女校一下子沸騰起來。

戀愛和叛逆是年輕人的“權利”,無論訓導主任方老師再怎麼禁止也沒用。

在一次男女生暗地裡開的派對之後,眾人的感情更是突飛猛進。

卻也在無意中啟動了已經隱藏二十年的詛咒。

當年因為火災而消失的教務處,再度出現。

聽說看完這部《校墓處》就不敢早戀了?

《校墓處》

2007年,正值亞洲恐怖片佔據市場主導地位的年代。

卻也是中國香港恐怖片越來越難發展的年代。

因為國內的觀眾已經見識過了太多日、韓、泰的優秀作品,對於恐怖片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所以這部《校墓處》在當年上映後並沒有掀起多大的風浪。

不算好,也不算差,只能說是中規中矩吧。

聽說看完這部《校墓處》就不敢早戀了?

《校墓處》

關於校園的恐怖片,其實並不少見。

這類恐怖片所能發揮的空間不是很大,一般有兩種講故事的方式。

第一種,數年前冤死的某個女生回來報仇。

死因不是戀愛受挫,就是遭遇霸凌,基本上很難超出這個範疇。

第二種,關於嚴苛戒律。

通常是校方制定了一種反人性的殘酷法則,違反的學生都受到了制裁。

《校墓處》大體上屬於後者,但嚴苛戒律中的“禁止戀愛”這一條又被無限放大。

所以嚴格來說,應該是兩種講故事的方式的結合。

聽說看完這部《校墓處》就不敢早戀了?

《校墓處》

說到“禁止戀愛”這條校規,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也不稀奇。

畢竟哪所學校會鼓勵學生談戀愛呢?

而本片將這條普通校規極致化,變成了“只要早戀就會被鬼帶走”

被廣播叫到教務處的學生,不管你去不去,教務處的門都會出現在你面前。

聽說看完這部《校墓處》就不敢早戀了?

《校墓處》

而且本片對於房間和門簡直是情有獨鍾。

甚至連床也能變成門,把人吸走。

以致於很多小夥伴聲稱:看完這部電影都不敢早戀了!

其實不然。

該片的最終目的,是要讓你明白不要早戀嗎?顯然不是。

聽說看完這部《校墓處》就不敢早戀了?

《校墓處》

影片後期解釋了詛咒的原由。

原來當年的那場大火,正是昏迷多年的校長夫人放的。

那時學校裡來了一位訓導主任,阮詩音

她制定了一系列嚴苛的校規校紀,校長卻對此視而不見。

因為他們兩人的關係,並不清白。

校長夫人得知此事之後,一怒之下決定一把火燒掉教務處,燒死阮詩音。

沒想到在得逞的同時,自己也陷入了重度昏迷。

聽說看完這部《校墓處》就不敢早戀了?

《校墓處》

而阮詩音則固執地堅守著自己的職責。

只要是違反校規的學生,都會被她叫到已經消失了的教務處裡。

尤其是違反“禁止戀愛”這一條,必定會被她帶走。

上過學的人都知道,學校裡有幾個最讓學生們印象深刻的地方。

其中排名第一的恐怕就是教導處了吧,廣而言之就是老師辦公室。

這裡象徵著一種壓迫,甚至可以說是學生的“地獄”,老師的“天堂”。

一般來說,凡是有關師生矛盾的故事都免不了涉及到這個場所。

聽說看完這部《校墓處》就不敢早戀了?

《校墓處》

這部《校墓處》,就是如此。

片中大部分的恐怖戲份,都是在教務處裡發生。

阮詩音真正的可怕之處,在於權力場所的襯托。

在這裡,她幾乎是權威的,沒有人能夠奈何得了她。

除非將教務處燒掉。

被帶進消失的教務處裡的學生,會因為自己違反的校規受到相應的懲罰。

比如裙子太短,腿會斷掉。

再比如抄寫完校規,就可以離開。

而校規沒等到抄寫完就會莫名自燃,意味著永遠無法離開。

聽說看完這部《校墓處》就不敢早戀了?

《校墓處》

所以你看,本片表面上是在教導我們不要早戀。

實際上卻是藉著這樣極端的方式,諷刺那些刻板無力的教育制度。

我們總說一個年齡階段要做一個年齡階段的事,學生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

可情竇初開又何嘗不是青春期的必經之事?何嘗不是人性使然?

學校和老師要做的,是通過恰當的方式去引導孩子。

而不是打著“為你好”“你就不應該這樣做”的旗號去強行抑制本性。

聽說看完這部《校墓處》就不敢早戀了?

《校墓處》

強行抑制本性的結果,只會是變本加厲罷了。

總得來說,這部《校墓處》在處理和表達上的確不盡人意。

不過中心思想還是非常難得的。

教育需得當,且行且珍惜。

(本文由high電影原創,如需借鑑,請務必標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