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長民評徽因:做一個有天分的女兒的父親,先求做到友誼的瞭解


林長民評徽因:做一個有天分的女兒的父親,先求做到友誼的瞭解

他是林徽因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

她是他血脈的延續,期望的寄託。他對她的愛是那樣複雜,甚至又那樣沉重。

她是那個畸形的家庭中唯一能與他交流的人,不經意的,他把不應該讓她揹負的承重交予了她。

她一生的繁華和努力隱藏的酸楚,都與這個男人息息相關。

雖然林長民在家的時間極少,但他仍不失是一個好父親。他心性開朗,特別喜歡跟孩子們在一塊兒。在他這裡孩子們不分前院後院,前院的丫頭小子,後院的兩個丫頭,都是他最愛的心肝寶貝。莫說是自家孩子,就是姑媽家的表姐表弟們,也少不了這位舅舅的寵愛。大姑姑對待徽因兩姐妹,也同對待自己的孩子無異。

林徽因長到十歲時,祖父也去世了。父親常年在外,大太太什麼都放手不管,二太太弱不禁風,和老爺書信往來,伺候兩位太太,照顧年紀尚幼的弟妹,甚至打點搬家的行裝,家中大事小事,竟然都是這個十一二歲的大小姐一己承擔。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出身名門的徽因,也早早的當起家來了。

林長民愛那一大群孩子,但最愛的還是長女林徽因。


林長民評徽因:做一個有天分的女兒的父親,先求做到友誼的瞭解


林徽因早早被啟蒙讀書,天資聰敏,六歲就能識文斷字,開始為祖父代筆給林長民寫家書。林家保存了一批林長民的回信,最早的那一封是徽因七歲時寫的:

徽兒:

知悉得汝兩信,我心甚喜。兒讀書進益,又馴良,知道理,我尤愛汝。聞娘娘往嘉興,現已歸否?趾趾聞甚可愛,尚有鬧癖(脾)氣否?望告我。祖父日來安好否?汝要好好討老人歡喜。茲奇甜真酥糕一筒賞汝。我本期不及作長書,汝可稟告祖父母,我都安好。父長民三月廿日。

林長民特別喜歡這個長女,不但因為她天資聰慧,還在於她早早就領會了這個大家庭的人情世故。父親眼裡的林徽因“馴良”“知道理”,這當然讓他高興,喜歡。從成年人的的角度講,家裡有這樣一個孩子實在是很好的。可是,對於只有七八歲的小女孩來說,這樣的重視和讚美,是否有些殘酷呢?原本應該和玩伴們肆無忌憚的爭搶糖果玩具的年齡,由於成人有意無意的施壓,必須要學會察言觀色,努力用成年人的眼光看世界,甚至處理大人們之間的紛爭。林徽因就在這樣一個有點畸形的家庭環境中匆匆的成長著。就好像北方的植物一樣,生怕錯過短暫奢侈的溫暖,一個勁的長,讓枝葉最大限度的靠近冰冷的陽光。

長輩眼中她是林家的長孫女,天資過人,溫良有禮;和孩子們在一起,嬉笑打鬧,無傷大雅的爭搶零食和玩具。到底哪一個才是真實的林徽因呢?大人們選擇忽略這個問題,他們只要一個討人喜歡,明事理的林徽因就可以了。林長民有時甚至忘了她只是一個小女孩,書信往來之中對她吐露心聲,把她當成了同輩的夥伴、知己。

林長民評徽因:做一個有天分的女兒的父親,先求做到友誼的瞭解


本日寄一書當已到。我終日在家理醫藥,亦籍此偷閒也。天下事,玄黃未定,我又何去何從?念汝讀書正是及時。蹉跎悞了,亦爹爹之過。二孃病好,我當到津一作計□。春深風候正暖,庭花丁香開過,牡丹本亦有兩三葩向人作態,惜兒未來耳葛雷武女兒前在六國飯店與汝見後時時念汝,昨歸國我餞其父母,對我依依,為汝留□,並以相告家事。兒當學理,勿盡作孩子氣,千萬□□。徽兒 桂室老人五月五日

對長女寄託殷殷厚望的家人們就這樣不經意的拿走了林徽因的童年和天真。這個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童年時光的女孩子果然謹遵父訊,一生都把澎湃的感情壓制於莊重的理智之下。這是林徽因和同代女性的最大的區別。

林長民對林徽因的愛是複雜的。林徽因把家務事打理得井井有條,心無芥蒂的愛護著異母的弟妹,對二孃尊重有加,固然讓離家在外的林長民欣慰。但從另一方面理解這份父女之情,林徽因的文化修養也佔了重要的部分。


林長民評徽因:做一個有天分的女兒的父親,先求做到友誼的瞭解


林長民是一個文人,但不幸的是他的妻妾都是文盲。他和他們身處兩個世界,他的滿腹才情和濟事救國的抱負對她們來說如同天書。林長民的內心是寂寥的,無人應和,他必須努力用最淺白的語言和妻妾交流,以免她們聽不懂。只有這個從小跟隨祖父母和大姑學習的長女能懂得他,可以用文人的語言與他對話交流。不知不覺中。林徽因成了林長民在這個半舊半新的家庭中的唯一的同類、知己。

林長民曾感嘆:“做一個有天分的女兒的父親,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倫的輩分,先求做到友誼的瞭解。”

林長民對林徽因的影響如此的大,他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他“清奇的相貌”“清奇的談吐”(徐志摩語)在林徽因的身上傳承下來。父女雙方都對彼此懷有複雜的情感,這樣的情感對林徽因來說甚至成了一塊石頭。父親的冷漠讓母親成了妾,她怨他——看《我們太太的客廳》,就知道林徽因一直在意著母親妾的身份;剛剛懂事的時候,她留戀父親給予的片刻溫暖,再大一點,又開始同情父親的寂寥。

一個過於理智的人,反而會在愛恨之間掙扎不斷。毫無疑問的愛,卻無法愛到忘記缺點,不能愛得忘我;那被恨佔據了的愛,更沒有讓人心安的純粹。成人後的林徽因在愛情和婚姻中也是這樣理智著,清醒著。被有些人評論為“只愛自己”“自私”。

林長民評徽因:做一個有天分的女兒的父親,先求做到友誼的瞭解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歡迎您在留言區交流。您的認可和鼓勵,是我們精進的最大動力!懇請您把今天的內容轉發給您的親朋好友。不勝感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