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燦榮: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中國擔當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永遠做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既是中國原則立場和決心的宣示,更是中國和中國軍隊長期以來履行國際義務的具體行動。歷史已經並將繼續證明,中國和中國軍隊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道——

金灿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担当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中國擔當

■金燦榮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多邊主義、經濟全球化遭遇挑戰,全球治理面臨著複雜形勢,國際秩序處在關鍵路口。

中國同世界的關係也在發生歷史性變化。作為擁有近14億人口的大國,中國做好自己的事,就是對人類社會最大的貢獻。同時,中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倡導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新型國際關係,為充滿不穩定性不確定性的國際局勢注入了正能量。

“永遠做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既是中國原則立場和決心的宣示,更是中國和中國軍隊長期以來履行國際義務的具體行動。歷史已經並將繼續證明,中國和中國軍隊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

從即日起,本報推出“和平力量 大國擔當——2019年終專稿”,敬請關注。——編 者

習主席多次指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對當前國際形勢的一個重大和科學的概括。近年來,世界出現了很多預想不到的事,英國脫歐,美國不斷“退群”、極右翼勢力崛起……我們現在經常能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唯一確定的就是不確定。

這種不確定性體現在很多方面,在國際貿易領域,曾極力推動自由貿易的美國,現在同很多國家包括美國的盟友打起了貿易戰;在觀念領域,極端主義思潮不斷擴展,民粹主義、種族主義等思潮日益活躍,變得更加公開化,影響力越來越大;在社會層面,不少國家的國內矛盾日益尖銳,一點小事都可能引發一次大的騷亂,智利、玻利維亞、委內瑞拉、土耳其、印尼都發生過大規模的示威遊行和騷亂,法國的“黃馬甲運動”至今也沒有停息,美國國內兩黨之間的矛盾也非常深;在國際層面,各種衝突不斷加劇,以前的許多國際公約、國際準則好像失效或者被無視了,一些國家傾向於通過使用武力和威懾來解決問題,國際形勢失序程度總體上比冷戰結束以後多數時間都要嚴重。

這種不確定性,背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市場化、全球化、信息化等發展到一定階段後負面作用的集中體現。

市場化會提高效率,會帶來財富的增長,但也內在地蘊含著貧富分化的風險。貧富分化積累到一定程度,會導致相當多的人成為市場經濟中的失敗者或者“被剝奪者”,從而導致民粹主義的不斷髮展。

全球化理論上可以讓勞動力、資本、技術三要素在全球範圍內流動,通過合理的配置來提高生產效率,增進人類的福祉。但這三要素在全球化當中的收益是不均衡的,各國在全球化進程中的收益也不均衡,有的國家不僅沒有從中受益,反而還有些後退。即使一個國家內部,對待全球化的態度也會產生分裂。

信息化雖然帶給人們很多便利,但網絡上的信息很多是碎片化的、淺層次的,而且在海量的網絡信息面前,如果你的信息是很平淡的,註定不會有太多的點擊量。所以很多點擊量很高、流量很大的信息,往往是極端的、離奇的東西。另一方面,在網絡上,人們檢索的信息、看到的信息,幾乎都是自己需要和“偏愛”的信息,在這個過程中,人們的觀點或者偏見就會不斷被強化,凝聚共識也就面臨越來越多的困難。

科技的迅猛發展,給人類社會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也帶來極大的衝擊。比如說大數據問題,掌握大數據的人和不掌握大數據的人差距是巨大的,造成所謂的“數據鴻溝”。以後,掌握很多大數據的人,在競爭中就會佔有“天然優勢”,就像“贏在起跑線”一樣,會造成新的不平等。

對於這些現象及其背後的原因,人們有各種各樣的解釋,有意識形態領域的左右之爭,也有後現代與前現代的分野。習主席提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重要論斷,則超越了意識形態的分歧,引發當今世界越來越多的共鳴。就筆者個人理解,“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內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新格局。過去幾百年的國際格局,基本上都是西方力量獨大,西方國家長時間主導著國際格局的演變。但是,隨著新興國家的群體性崛起,國際社會正在進入一個新的格局,原有的西方主導的格局正在被東西方相對平衡的格局所取代。一個重要的標誌,就是G20(二十國集團)逐步取代G7(七國集團),成為全球經濟治理和國際經濟合作最重要的平臺。

——新模式。之前成功的現代化發展模式,荷蘭模式、英美模式、德國模式、瑞典模式,雖然各不相同,但總體上都是西方模式。很長一段時間裡,西方化好像成了現代化的代名詞。然而,歐美髮達國家用了將近300年,才使10億左右人口進入工業社會;中國用遠低於歐美國家的時間,就將近14億中國人帶入工業社會,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傳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提供了一個新型社會制度的發展模式,為人類社會貢獻了一種嶄新的選擇。西方人常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其實通往現代化的道路也不止一條,中國方案對許多發展中國家而言,是現代化之路的全新選擇。事實上,現在許多發展中國家同中國的合作,除了經濟上的內容,也越來越重視治國理政經驗的交流。

——新工業革命。人類近現代史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工業化,而工業革命則是西方進步的集中體現。所謂的思想革命、科學革命,最終要落到工業革命上,才能帶來社會的進步、生產力的提高。人類歷史上過去的三次工業革命基本上全是西方壟斷的,但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起了最為完整的工業門類,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國,擁有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體系最完整、學習能力最強的製造業。根據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的研究,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推動技術包括無人交通工具、3D打印、高級機器人、新材料、物聯網與基因工程等。在第四次工業革命大框架下,各種技術彼此交融、相互促進,將為人類社會帶來新的增長動能和發展路徑。與此同時,這次工業革命極有可能將過去的產業結構和產業佈局打亂重組,因此各國爭奪高科技革命制高點的競爭將異常激烈。這次工業革命,是西方不可能壟斷的,也是中國和廣大發展中國家必須抓住的歷史性機遇。

——新的全球問題。在傳統的恐怖主義、海上安全、難民等問題的基礎上,近些年來,網絡安全、虛擬經濟、氣候變化、超級資本、科技陷阱等全球問題也越來越凸顯。像氣候變化問題,人類社會70%的GDP分佈在沿海地區,如果應對不好,海平面不斷上升,就很危險。面對這麼多全球問題,誰應對得好,誰在未來就擁有更多的話語權、更高的國際聲望。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堅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讓國家更富強、人民更幸福,為複雜多變的世界注入穩定性和確定性,這本身就是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最大貢獻。過去40多年裡,中國對全球減貧事業的貢獻率超過70%,在減貧事業上創造了中國智慧,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借鑑。中國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隨著開放程度不斷擴大,中國近14億人口的大市場,必將成為世界經濟的增長之源、活力之源。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堅持合作共贏、共同發展,堅定維護和推動經濟全球化,堅定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積極倡議各國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參與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表明了中國堅定支持多邊主義、參與和引領國際合作的意願與能力。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積極承擔國際責任,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得到國際社會積極響應……一系列的事實證明,中國的發展,不僅有利於中國人民的福祉,也是世界繁榮發展的福音。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也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中國將充分抓住當前戰略機遇,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基礎上,力所能及地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推動國際格局和國際秩序朝著有利於人類和平與發展的方向前進。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

金灿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担当

人物肖像繪製:楊欣

金灿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担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