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價下跌時需要通過提前還貸來及時止損嗎?

滯脹,全稱叫停滯性通貨膨脹,在經濟學、特別是宏觀經濟學中,特指經濟停滯,失業及通貨膨脹同時持續高漲的經濟現象。通俗的說就是指物價上升,但經濟停滯不前。

在房價下跌時需要通過提前還貸來及時止損嗎?

如果留心今年以來的各項經濟數據,不難發現有不少人擔心我們的經濟是否正在面臨這樣的困境。今年以來CPI連續走高,從2月份的1.5%一路上漲到11月份的4.5%,足足上漲了3倍;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1343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4%,到了三季度增速則是降到了6.0%。

不過,雖然今年有物價上漲,經濟增速下滑的壓力,但經濟並非是停滯了。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就認為,中國既無通脹,也無通縮,更沒有滯脹。

拋開這些專有名詞之間的爭論,你知道在發生通脹的情況下,是該持有現金,還是應該持有商品嗎?同理,若是發生通縮、滯脹的情況,要怎麼選擇呢?

一般來說,在通脹的情況下,持有商品好於持有現金,因為此時手中若抓住現金不放,那麼手中的錢會變得越來越不值錢;

若發生通縮,則是持有現金要好於持有商品,因為手中抓著錢不放,同樣的金額等的越久能夠買到的東西越多。若以買房來舉例子,高通脹的時候往往伴隨著房價的快速上漲,顯然越早買房能夠省下的錢就越多;而發生通縮的時候則伴隨著房價下跌,持有現金觀望越久,同樣的錢能夠買到更好的房子。

但若發生滯脹就有點難以選擇了,按理說物價上漲手中的錢在不斷貶值,應該及時出手防止手中的錢變小才對,但是經濟停滯不前往往伴隨著失業風險,總不可能真的把積蓄花光了,讓自己陷入無法抵禦風險的地步吧。

當前的情形有點像面臨滯脹,好在並沒有出現失業率飆升的情況,同時物價上漲主要體現在水果、豬肉上,而大宗商品像房價甚至還出現下跌,甚至有一半的城市二手房價格出現了下跌,所以買房抗通脹這招好像不能用了,索性不如持有現金,貶值就貶值吧,至少買房上不會越等越絕望,而一般商品的價格即使上漲,若真想買還是買得起的。

在房價下跌時需要通過提前還貸來及時止損嗎?

但是對於那些已經買房了的人,在房價下跌時需要通過提前還貸來及時損嗎?這個需要分情況討論,若是在三四線城市,房子也不是出於自住的目的買的,並且購買的時間也是這兩年的事,可以考慮提前還貸。一來房價下跌這些城市首當其衝,二來這兩年房貸利率上浮比例較高。現在還有穩房價的目標,一旦房價快速下行,房屋價值會快速縮水,早點還清減持更合適。

若是買房時間比較早,比如2015年之前,房貸利率享有折扣,或者是用公積金貸款買的,可以不用考慮提前還貸,畢竟即便房價下跌,房屋總值也不會縮水到你買房時的地步。

至於其它情況則是看自己的需求,若是自己還有其它大額花錢的地方,比如教育上的投資,提前還貸也可以緩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