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磁米科技有限公司CEO徐冰:產業競爭是供應鏈間的鬥爭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 12月12日下午,中國數字供應鏈創新發展峰會在北京友誼賓館舉辦,成都磁米科技有限公司CEO徐冰發表了演講。她說到,“產業的競爭是供應鏈和供應鏈之間的鬥爭,我們發現,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合作要比原本綁定更深。怎麼解決行業“小散亂”的問題,如何幫他們拿到更多的資金,行多行業都在尋求去產能,支持新能源,怎麼幫助他們拿到資金,這是我們發展的一個方向。”

成都磁米科技有限公司CEO徐冰:產業競爭是供應鏈間的鬥爭

以下是演講實錄:

我們這個公司主要做的是物流。做了煤炭產業的物流之後,想要撬動大宗產業的話,我就做了那麼一個方案。

能源行業是非常落後的,其發展方式非常粗放,這個行業面臨著產業升級、降本增效的問題。其實我們的產業還是供應鏈和供應鏈之間的鬥爭,我們發現,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合作要比原本綁定更深。怎麼解決行業“小散亂”的問題,如何幫他們拿到更多的資金,行多行業都在尋求去產能,支持新能源,怎麼幫助他們拿到資金,這是我們發展的一個方向。

我們為什麼會選擇跟金控集團(以下簡稱金控)合作?很多政府會支持金控集團,財政廳或者地方的財務、在資金端會更多地支持金控,因為金控有國資的信用,還有牌照的資源,一些省份會基於大宗的產業,金控會整個支持它,只有它才能整合更多的資源。同時面臨新舊動能的轉化,他們也非常有動力。

我們在產業互聯網、區塊鏈都有很多研究的案例、落地的案例,金控也非常願意跟我們公司來合作,做數字供應鏈的平臺。

講一下煤炭+金控的方案,我們幫助集團打造區塊鏈、物聯網的供應鏈平臺,產業互聯網+供應鏈金融,然後進行資產的加工,才可能做到金融,增強信用的體系,這就是我們規劃的目標路徑。

這是規劃的基於區塊鏈、大數據、物聯網1+4的開放服務平臺,最底層是要做煤炭的區塊鏈,鏈條非常長,運輸環節非常多。因為煤炭是生產型企業,跟煤貿商之間沒有太多的信用機制,想讓煤炭的獲權加上信用,底層就要搭建區塊鏈的平臺。

第二步做大宗的商品,下游的客戶可以通過這個平臺進到我們的入口當中。物流作為整個產業鏈的基石,只有通過物流才知道整個的風險點在哪,鐵路,港口以及物流園區都是承接汽運和港運的交接地。

我們會發現,很多物流大宗領域很多都是靠關係搶單,接單的模式不好,所以我們必須要做這樣一個平臺。只有這樣,做物流平臺的時候才能把整個過程所產生的信息都放到平臺上,獲取真實的貿易數據,也會跟自己平臺的數據進行驗證,所驗證數據真實性才能為我們做金融供應鏈打下比較好的基礎。我們才能做融資服務、擔保服務,以後,金融機構、擔保公司都可以進來。

我把整個的方案和煤炭貿易的流程梳理出來了。第一步為什麼要做區塊鏈的平臺?是因為整個煤炭相關的協議非常多,還沒有把監測機構、洗煤、配煤的事項划進去。還要考慮到運輸的不同環節中的風險控制。

整個煤炭貿易、運輸過程是非常複雜的,我們做這個交易平臺像提貨數據單的採集,還有整個倉單,包括一些物流的手段風控的把控,首先要數據上傳到平臺,這是第一步。之後再做獲權的管理、結算的管理。再說物流的信息平臺,因為此前公司一直在做物流方向,我們通過運貨司機所填報的信息就可以上傳數據,然後跟平臺的數據進行驗證、對比。

在區塊鏈平臺、物流平臺都完善的情況下我們就可以做金融了,首先在生產企業到物流運輸過程當中有一些金融產品,包括從物流園區出來到港口到電廠,整個過程中還會有倉單質質押的產品,還有非金融機構的參與等環節。

未來,金融平臺還會有像融資租賃、資金方向的信用卡、個人白條都可以在這個方向上做起來。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模式,可以進行拆分、轉讓,可以融資的信用憑證。相當於我的煤貿商或者下游客戶在向供應商提煤的時候,我們可以進行預付款的融資,就和訂單的融資類似,這是非常安全的支付方式。

此外,運費的保理方面,每次司機送到貨之後,確認貨沒有問題,我們就可以在48小時以內打款打到司機賬戶上。在我們平臺上融資,然後由金融機構去承擔這個賬期。

說到公共手段,我們平臺要做大數據和區塊鏈,新型的一些分控手段也要做上去。讓他們看到,這個平臺是符合傳統的金融風控手段的,還具備很多的分層的風控手段,傳統的風控手段已經完全包含在新的風控手段裡了,慢慢地就可以涉及其他領域了。

金控會主動去找它做金融服務,很多省像這種金控的負責人已經幹了很多年了,可以把控到價值,可以更好地把控市場。而不是銀行直接進來,會入很多的坑,大家一談到煤就會直搖頭說不做的感覺。此外我們還設置了車輛識別系統,這就是煤炭廠的車輛入口,未來要改造成自動識別車牌號,不需要很多人工。這種是無人稱重的環節,我們也是給他們做。我們雙方就這個方案已經合作很長時間了。

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