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土皇帝”杜月笙借錢給別人:不幫你是本分,幫你是情分

所謂讀史明智,我們每天研究歷史,就是希望從那些歷史故事或者人物中學到一些東西,讓他們的經驗教訓引導我們過好自己生活,從而避免我們走一些錯誤的路。

人一生都需要不斷學習,只有不斷學習,不斷總結經驗,才會更加成熟,更加能夠體會到生活的幸福。其實我們的生活原本就是很美好的,只是每個人內心慾望不同,導致心中世界不一樣,只要看透看懂了,人生也就那麼一回事。

之前說了太多古人的事情,今天我打算講一個稍微年代近一點的人物,那就是杜月笙,也許大家對杜月笙已經十分熟悉,這個當時上海的土皇帝,留下太多經典故事,不過我今天不說他的傳奇故事,而是說說他生命最後的無奈,也許對我們現實生活會有更多啟發。

上海“土皇帝”杜月笙借錢給別人:不幫你是本分,幫你是情分

杜月笙劇照


一、富得流油的杜月笙

杜月笙,1888年出生於江蘇省川沙廳(今天上海市浦東新區),他在四歲左右,父母就已經去世,後來由繼母和舅父商慶國養育,可以說算是一個絕對的社會底層人民。

後來杜月笙去到上海,開始在一些鐘錶店或者娛樂場所打工,掙著一點辛苦錢,遠遠無法養活自己,吃飯還得節約才行。那個時候上海特別混亂,時局動盪,杜月笙無奈只能拜青幫陳世昌為老頭子,讓陳世昌關照他一些。

在陳世昌門下,一個偶然的機會,杜月笙遇到黃金榮的老婆林桂生,林桂生覺得杜月笙必定能成大事,就向黃金榮大力推薦杜月笙,後來杜月笙輾轉來到黃金榮門下,跟隨黃金榮一起闖蕩江湖。

一次,黃金榮因為搶露蘭春而對軍閥盧永祥的大兒子盧莜嘉大打出手,將盧莜嘉打得差點他老爸都認不出來,盧永祥知道是黃金榮所為,當然不會就此罷休,直接將黃金榮抓起來,要對其進行處罰。

上海“土皇帝”杜月笙借錢給別人:不幫你是本分,幫你是情分

露蘭春劇照

這時候林桂生找到杜月笙,希望杜月笙出面去幫助黃金榮解脫,經過杜月笙的多方操作,終於盧永祥把黃金榮放出來。此事讓黃金榮有些尷尬,杜月笙卻因此更加名聲大噪,與黃金榮、張嘯林並稱上海三大亨。

到了這個地步,杜月笙可以說已經實現人生逆襲,從此以後,他就是榮華富貴,開設各種娛樂場所,還在1925年7月成立“三鑫公司”,從事一些非法行業,賺得盆滿缽滿。

不過,杜月笙這個人存不住錢,有錢之後,不僅追女人大手大腳,買豪車、建豪宅、對朋友更是慷慨大方。比如1947年,杜月笙追求孟小冬,直接派專機接孟小冬到上海,並且給孟小冬送了很多藝術品,堪稱富豪典範。

上海“土皇帝”杜月笙借錢給別人:不幫你是本分,幫你是情分

林桂生劇照

<strong>當時上海總共也就一千多輛車,結果杜月笙一個人就擁有9輛,你說這種富裕豈是一般人可以相提並論的。杜月笙的豪宅杜公館更是專門從法國高價請設計師去設計,耗費三十多萬美元進行打造,每年還要繼續花二百多萬大洋當做杜公館開銷。

要是放在現在,杜月笙簡直就是數一數二的富豪,可是即使是這樣的杜月笙,到最後他去世之前,手裡也僅僅只有11萬美金和一大摞借條,再無其它,在杜月笙最悲慘的那些日子,也沒有多少人能夠幫助他,借出去的錢更是沒人歸還,這究竟是為什麼會這樣呢?


二、杜月笙的借錢生涯

1937年,杜月笙從上海輾轉經過香港,最後回到重慶生活,當時杜月笙自己已經比較窮困,有一天他出門準備辦事,發現自己的別克車居然不見了,正在他左顧右盼之時,兩個壯漢突然出現,一左一右將杜月笙帶到一輛黑色車子上。

這就是綁架,杜月笙自己心裡清楚,他沒有掙扎,此時保命最要緊。結果杜月笙沒有開口,綁匪倒是急不可耐連忙提出自己的要求“給出40萬大洋就放過杜月笙”。聽完綁匪的要求,杜月笙明白原來只是要錢,那就沒什麼大事。

於是杜月笙跟綁匪說:“我給你們雙倍再加上10萬辛苦費,總共90萬,只要你們不傷害我就行,要錢小事”。說完,杜月笙帶著兩個人前往四川財務廳廳長劉航琛那裡去借錢,因為當時杜月笙也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

劉航琛堪稱四川首富,與杜月笙交情不錯,杜月笙提出要求後,劉航琛就將玖拾萬借給他,轉身杜月笙再把錢給綁匪,綁匪還算守信用,放過杜月笙高興離開,臨行之際,杜月笙仔細記下車牌號,回家命人進行查詢落實。

上海“土皇帝”杜月笙借錢給別人:不幫你是本分,幫你是情分

黃金榮劇照

經過查詢之後,杜月笙發現這個車主是金九林,乃黃金榮手下。此時杜月笙有些納悶,黃金榮在上海混的好好的,當初叫他一起離開上海前往香港,黃金榮打死都不願意,如今怎麼突然就找人來綁架自己,這究竟唱的哪一齣?

杜月笙心裡犯嘀咕,卻也沒有追究聯繫黃金榮,過一段時間,黃金榮自己覺得理虧主動寫信聯繫杜月笙,跟杜月笙傾訴自己的悲慘境遇,說自己在上海實在混不下去,才出此下策,希望杜月笙不要在意。

杜月笙當然不在意,黃金榮說完後杜月笙就慷慨表態,要是借錢直接說就行,不管多少隻要開口,一定竭盡全力。這麼幾句話,把黃金榮感動得不要不要的,可以說杜月笙確實不一般。

他一生借出去的錢實在太多,可是基本沒有人還他,江湖傳言當時王新衡沒錢找到杜月笙,一次性借了200根金條(有說500根),後來也絕口不提,沒有再還杜月笙。杜月笙最後去世之前,當著家人的面,將所有借條燒掉,並且跟家人說明以後不要去找人要錢,這是為什麼呢?

有人說這是因為杜月笙慷慨仗義,但我覺得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而已,真正的原因還是實在迫不得已,為何這麼說呢?我繼續為你分析。

上海“土皇帝”杜月笙借錢給別人:不幫你是本分,幫你是情分


三、杜月笙為何將借條撕掉

從古至今,借錢容易要錢難,俗話說談錢傷感情就是如此,杜月笙雖然有錢,但是晚年也淪為老蔣的一個工具。他以前在上海有多風光,如今在現實面前就顯得有多憔悴,為了生活,杜月笙只能靠自己的能力去幫助老蔣籌集軍費,可悲可嘆。

他借出去的那些錢,怎麼可能還要得回來呢?當時社會如此動亂,倘若杜月笙尚且在世,可能還有希望要回一些錢,如今杜月笙已經離開人世,想要讓他的後代去要錢,那就是天方夜譚。

<strong>自古朋友之間,借錢的時候一口一個兄弟,等到還錢之時,很多人搞消失或者耍賴皮,多要幾次直接和你斷絕關係,反正對於那些人而言,什麼道義都是假話,只有不還錢才是真事。

這個現象別說杜月笙那個時代通訊不發達,就算如今手機各種功能已經十分成熟,借錢出去想要要錢,也是無稽之談,經常有人拉黑你電話,刪除你微信,從此再也無法找到其人,更有甚者,你找他要錢他還會去朋友堆裡說你壞話,各種造謠,聲稱自己靠本事借的錢,為什麼要還呢?

上海“土皇帝”杜月笙借錢給別人:不幫你是本分,幫你是情分

杜月笙與孟小冬

想必杜月笙一個聰明人,一定早就看透了這些東西,所以自己去世之前,將所有借條撕掉,讓後代不再奢求靠這些債務生活,也從另外一種程度保護了自己子孫後代,要是留下那些借條,讓子孫後代去討債,也許就是一種送命的行為,畢竟有些人,要是逼急了就可能與人拼命。

時代在變化發展,可是很多東西一直還是那個樣子,人們的慾望、貪婪、自私一如既往,對於那些失去道義,忘恩負義之人,跟他談什麼道德素質,似乎都顯得有些可笑。

從杜月笙的最後舉動中,我們看到的除了這個上海土皇帝的智慧之外,還有無數時代以及人生的無奈,曾經多麼風光,如今多麼落魄,中間經歷的整個過程,到最後恰似浮生若夢一般,留給自己的,最真實的也就是自己子孫後代的陪伴,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呢?


結語

每個人一生總會遇到一些困難,原本借錢這種事情是在所難免的,可是一定要慎重,因為有的人,一旦借出去,就不要想著有還回來的一天。當然,如果在你最困難的時候,還有人不是噓寒問暖,而是遞給你一摞錢,告訴你要堅強,這樣的人毫無疑問是值得記住的朋友,千萬不要因為後來瑣事而忘記恩情。

上海“土皇帝”杜月笙借錢給別人:不幫你是本分,幫你是情分

<strong>記住那些在苦難時候還願意借錢給你的人吧,因為在借錢給你之前,他們也曾思緒萬千,並不是誰有義務要去幫誰,有一句話說得好,不幫你是本分,幫你是情分,有情之事,切莫因為私慾忘記恩情,因為有的東西,失去就再也找不到了!


備註: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歡迎<strong>直接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杜月笙借錢給別人”

得到相關知識一起討論。

上海“土皇帝”杜月笙借錢給別人:不幫你是本分,幫你是情分

搜索示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