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地圖:微信、美團、Grab之後,下一個超級App?


谷歌地圖:微信、美團、Grab之後,下一個超級App?

原文來自Skift,作者Dennis Schaal

原文鏈接:https://skift.com/2019/04/16/google-maps-is-ready-to-transform-the-world-of-superapps-a-skift-deep-dive/?utm_source=wanqu.co&utm_campaign=Wanqu+Daily&utm_medium=website


Google Maps非常普及,儘管沒有信息和支付功能,但是西方的消費者使用它就像條件反射一樣。至於它是否會發展成為下一個超級App,結果取決於用戶是否想要一個全能的App,以及監管機構能否容忍它的興起。

——丹尼斯·沙爾(Dennis Schaal)

如果你生活在西方或亞非部分地區,不管去哪兒都用得上Google Maps。Google Maps的實用性有目共睹:無論是上班、駕車、乘公交或步行,打開Google Maps,它會順利地把你帶到目的地。

同樣,如果你經營餐廳、酒吧、水療中心、美容用品商店、旅遊景點、活動場所、酒店,或提供相關服務,就需要Google企業列表(Google business listing),這樣就可以進入Google Maps挖掘商機。

Google母公司Alphabet的首席財務官(下稱CFO)露絲·M·波拉特(Ruth M. Porat)在2018年初的一次投資者會議上說,Google Maps“附近”(near me)的搜索量較上一年增長了150%。

許多人指出,就像騰訊旗下的微信、美團、東南亞的打車租車Grab App一樣,擁有10多億用戶的Google Maps將會成為下一個無處不在、無所不能的超級App。換句話說,超級App不需要啟動其他App執行具體任務,可以獨自完成幾乎所有事情,甚至可以去掉幾乎。

查看火車是否晚點要用Chicago Transit?預約拼車要用Uber?預定週六的餐廳要用Yelp?也不盡然。Google Maps基本覆蓋了這些服務,遠不止於此。

Alphabet每年從Google Maps可獲得數十億美元的收入,然而和Alphabet總業績相比,這一數字只是九牛一毛。

儘管負責人表示他們不會對Google Maps拔苗助長(Google Maps是Alphabet搜索的核心業務),但隨著Google Maps推出本地化廣告功能,其收入節節攀升。Google Maps開始瞄準更多的垂直搜索市場,唯二能阻礙其成為超級App的就是——用戶和監管機構

超級App在亞洲風頭正勁。微信在中國發展成為一個準操作系統,幾乎承包了溝通和文件共享服務。微信小程序目前已超過100萬個,日活用戶超過2億,幾乎每個大品牌都有自己的小程序。

技術和社交媒體代理商Mailman Group的首席執行官(下稱CEO)安德魯·柯林斯(Andrew Collins)在新加坡的Grab出租車上使用微信語音接受採訪時表示,微信對中國消費者的意義可以理解為“沒有微信寸步難行”。起床五分鐘之後,你一定會用到微信。在接下來的一天,每隔五分鐘,你會看一次微信。

谷歌地圖:微信、美團、Grab之後,下一個超級App?

​數據來源:微信、美團、Grab、Expanded Ramblings、DMR。

同樣在中國,提供外賣、酒店預訂、團購、電影票以及其他各種服務的美團App在與競爭對手阿里巴巴對抗的同時,也在爭奪超級App的席位。

美團宣佈,在為期三天的小長假裡,僅4月6日這一天有200萬遊客在美團購買了景點門票。最受歡迎的景點是上海顧村公園,共售出了4萬張門票,遊客通常是在入口處掃描二維碼。

谷歌地圖:微信、美團、Grab之後,下一個超級App?

圖注:Grab出租車

東南亞的Grab專注於為該地區的八個國家提供本地專屬服務,有著明確的超級App發展戰略。Grab覆蓋了你能想象到的所有交通方式:出租車、共享單車、嘟嘟三輪車(僅限菲律賓、柬埔寨和緬甸)。它還提供食品、雜貨和包裹遞送、支付、小額貸款和汽車保險服務。在菲律賓,消費者甚至可以僱用Grab司機為其排隊或購物。

Grab在2018年收購了Uber的東南亞業務,標誌著戰略性的改變。

Grab新加坡的發言人梅勒妮·李(Melanie Lee)說:“我認為,在收購Uber之前,我們把自己視為像打車應用公司Lyft、Uber、滴滴這樣的傳統網約車公司。但之後,我們迅速將注意力轉向超級App叫車服務作為基礎服務,再輻射其他垂直市場:遞送包裹、食物、雜貨。與此同時,廣泛的業務給我們探索新行業的信心和實力,比如東南亞巨大的金融服務市場。”


Google Maps的機遇


那麼Google Maps呢?它是否在努力成為必不可少、無處不在的日常工具?是否朝著超級App的目標前進?

Google在本地搜索Google Maps的實力毋庸置疑,二者又相輔相成,但是Alphabet高層不會公開討論Google Maps的超級App發展策略。有些人認為Google是一家技術公司,對於Google來說,它關注的應該是解決消費者的痛點

Google Maps產品副總裁戴恩·格拉斯哥(Dane Glasgow)接受旅遊業資訊網站Skift採訪時說:“我們依然非常關注核心用戶的需求,儘可能以最佳方式幫助人們到達目的地。”

“去年10月,我們推出了一系列新功能,幫助用戶更好地規劃和準備通勤,但是我們也發現用戶不僅僅使用導航,他們用Google Maps探索周圍的世界。為了滿足這種需求,最近我們修改了‘搜索’(Explore)標籤,並引入了新方法幫助人們更容易地找到吃喝玩樂的地方,無論他們在世界的什麼地方。”

在旅遊及相關領域,有了Google Maps,你可以即時搜索和預訂酒店、查找旅遊團、景點和活動、獲取步行和駕駛路線信息,以及列車延誤通知;可以預訂Uber、用幾十種平臺訂餐訂位;還可以讓DoorDash等外賣公司配送帕爾馬乾酪肉丸。機票預訂是個特例,與“附近”功能提供的服務不同,此功能只能在電腦上打開Google Maps網頁使用。

對於像SLS Las Vegas Hotel & Casino這樣加入企業列表的酒店,用戶可以短信查詢酒店與拉斯維加斯大道的距離,或者獲取預訂房間的最佳方式。在某個週二早晨,我給酒店發了一條類似的短信,第一次在3分鐘內收到回覆,第二次在7分鐘內收到回覆。但是,有一個小瑕疵:這家酒店在回覆信息時,有一次用了荷蘭語而不是我的母語,英語。

除了導航和旅遊之外,Google Maps提供的服務相當全面。點擊“搜索”,就會顯示雜貨、乾洗、健康和保健、汽車經銷商、電子產品以及其他幾十種不同類別服務的信息。

需要預約美甲或水療?Google Maps提供了當地按摩或水療商家概覽,可以閱讀用戶評論和服務評級、打電話諮詢、獲取地址,或收藏至列表。

“為您推薦”(For You)標籤會顯示適合初次約會的浪漫餐廳和酒吧,或者本地汽車經銷商提供的租賃交易。用戶可以瀏覽所在地附近排名最高的電子產品商店進行電腦檢修,並根據相關性或距離排序,還可以標記以前訪問過的商店或篩選只查看當前營業的商店。

簡而言之,除了一些明顯的漏洞,比如缺乏發送消息和支付選項(微信兩個選項都有),Google Maps越來越瞭解消費者的行為,不斷滲透到消費者的日常習慣中,因而有可能成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超級App

可以說,Google憑藉龐大資源,包括計算能力、工程技術實力、對搜索習慣的掌控以及數據分析,在全球市場如魚得水。Google Maps的影響超出監管幹預之外,不斷更新和升級的服務將為其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

說到資源,Google Maps在2018年上半年僅用算法繪製,就增加了1.1億座建築。對於競爭對手來說,這種繪製水平令人難以望其項背。


Google Maps是下一個超級App?


谷歌地圖:微信、美團、Grab之後,下一個超級App?

​數據來源:Google、CapitalQ。

我們採訪了各行各業的專家,對於Google Maps是否已經成為超級App,還是正在成為超級App,還是說這種在中國和東南亞生根發芽的全方位服務App模式能否在西方發揮作用,專家們觀點不一。

不過,大家同意Google Maps提供的服務多種多樣,並且有可能增加更多目前沒有的服務版塊。

攜程旗下的天巡網(Skyscanner,機票航班搜索引擎)產品副總裁特拉維斯·卡茨(Travis Katz)表示,Google Maps正朝著超級App的方向發展,提供包括景點門票預訂、餐館預訂和酒店價格等服務,但目前還沒達到超級App的高度。

卡茨說:“移動領域真正的難點是促進用戶養成使用習慣。”他還表示,Google Maps使用場景很多,正在朝超級App邁進。

Google非常清楚Google Maps的潛在價值

Think With Google(Google通過可靠的資料、大數據分析和創新靈感而創辦的數字化營銷平臺)去年年底發現“84%的美國人在網上購物”,而使用手機購物的消費者中,有90%的人購物時並不確定要選擇什麼品牌

Google CEO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7月份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說:“Google Maps是我們的寶貴財產,我們非常關注用戶,接下來我們會繼續這麼做,因為我們的收入增長非常快,發展空間還很大。我們愈發瞭解用戶,能夠為他們推薦更好的產品。所有這些都是為了朝這個方向邁進,我們會腳踏實地,穩紮穩打。”

本地發現和移動設備的結合非常強大。皮查伊說:“本地移動端搜索的增長速度比移動端整體增長的速度還要快。僅去年一年,本地移動搜索增長速度就將近50%。我們將繼續投資優化本地體驗,為商家、用戶和廣告商帶來更多益處。”

皮查伊指出,Google正在測試新的廣告形式,比如Google Maps中的“推薦地點”(Promoted Places)和“地點頁面”(Place Page)廣告,以此探索Google Maps帶來的商業機會。

儘管Google Maps的商業化進程不緊不慢,但Alphabet很可能已經從這個平臺上賺取了可觀的利潤,對於Alphabet來說不過是錦上添花。

事實上,除了搜索、安卓、在線應用商店Google Play和視頻網站YouTube等平臺之外,Alphabet也將Google Maps描述為核心產品。當你看到第三方公司在自己的網站上使用Google Maps時,你就會意識到,自2005年推出Google Maps應用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以來,Google就已經找到了變現的方法。

根據定價表,在200美元的免費用量額度之後,前10萬次調用中每千次調用,Google便向企業收取7美元;當調用量達到10萬至50萬次時,每千次調用收取5.6美元。對於使用Google Maps的企業來說,這些費用增長很快。

例如,Uber四月初公佈的首次公開募股說明書透露,在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過去三年裡,Uber向Google支付了5,800萬美元的服務費。Google的母公司Alphabet是這家共享出行公司的主要投資者。

Uber寫道:“我們依賴第三方為產品提供軟件,包括用於導航的Google Maps。導航功能對平臺至關重要。我們認為,沒有其他地圖產品能夠為我們在全球市場發展提供所需的功能。”

谷歌地圖:微信、美團、Grab之後,下一個超級App?

​圖注:Google Maps要解決城市地區GPS定位信號在建築間不停反彈的問題。

Google表示在2018年,其70.7%的收入來自Google產品,包括Google.com、Gmail、Google Play、YouTube和Google Maps,但是沒有透露Google Maps到底貢獻了其中的多少。正如皮查伊指出,Google Maps的發展有條不紊,沒有大肆投放更多廣告。儘管出現了本地搜索的廣告,但並沒有因此影響用戶體驗。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分析師推測,2018年,Alphabet從Google Maps獲得的廣告收入(不包括Google Maps API的分銷收入)很可能達到30億至40億美元,而且未來三年,這一數字將以每年25%至30%的速度增長。

這位分析師表示,Google Maps有大量基於位置的本地廣告。到2021年,Google Maps的廣告收入可能達到80億美元左右。

不管有沒有潛在可能成為超級App,新興的Google Maps商業模式與美團和Grab有所不同,它們經營著許多自己的業務。例如,美團依靠大約60萬名騎手提供餐飲服務、雜貨外賣、團購、酒店預訂、電影票和其他當地服務。Google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第三方完成廣告業務,美團則更多地親力親為。

Skyscanner的卡茨說:“我認為,如果Google是由微信或阿里巴巴的管理者運營的話,他們會說:我們要抓住這些服務的創收機會,多多益善。”

谷歌地圖:微信、美團、Grab之後,下一個超級App?

圖注:黑龍江省的美團外賣送餐員。

但是,在廣告和自營模式之間依然需要權衡。廣告是一個高利潤的業務。和電商不同,廣告不要求基礎設施和客戶支持,也不用為之負責。Google經營酒店搜索業務,但它不經營任何酒店,也不僱傭司機提供拼車服務。另一方面,雖然交易模式可能導致更高的成本,但它能夠控制整個客戶體驗,也會達成更大的交易量以及市場份額。

毫無疑問,這些現有的超級App將發展形成混合的商業模式。

尤其是旅遊業的一些人擔心, Google的機票和酒店比價業務會對行業造成致命傷害,而且業內有許多Google的大型廣告合作伙伴。

旅遊和活動公司Viator的創始人羅德·卡斯伯特(Rod Cuthbert)表示:“我認為Google Maps將成為一個超級旅遊App。令人恐懼的是,這是不可避免的。Google Maps的航班和酒店,以及交通選擇搜索都非常棒。”

卡斯伯特是旅行路線搜索服務公司Rome2Rio的前CEO,專門幫助消費者計劃如何結合飛機、火車和渡輪等多種交通方式到達目的地。有趣的是,Google去年開始在Google Maps添加了類似的“混合通勤模式”。

雖然Google Maps在關鍵領域發展得很好,比如導航,但這不代表它在其他領域能同樣表現出色。Foursquare(基於用戶地理位置信息的手機服務網站)、Yelp、SeatGuru(教人如何選擇飛機座位的網站)或者本地交通App在內容或者功能上可能比Google Maps更適合。

“專家們要求可能更全面,但是大眾無法辨別其中的差別。”卡斯伯特說。

Zingle是一家為Hyatt等高端酒店提供短信服務的公司,其高級銷售副總裁埃利斯·康諾利(Ellis Connolly)認為,Google Maps已經是“西方世界的超級App”。他承認,如果能提供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溝通工具,Google Maps會更加強大。通過Zingle的軟件,當Google企業列表中開啟信息功能時,酒店客戶就能夠在Zingle平臺上處理消息。

康諾利說:“我認為Google多年來在旅遊方面發展緩慢。他們擁有成為超級App的所有條件,能夠把酒店與導航和零售聯繫起來。”

並非所有人都認為Google Maps會成為超級App,甚至還有人懷疑這些在亞洲表現如此出色的“萬能平臺”無法在西方如法炮製。

Grab的梅勒妮·李(Melanie Lee)解釋說,超級App最初在中國和東南亞興起,是因為大多數人沒有智能手機,使用的手機內存較小,無法流暢地處理多個應用。她還補充道,正是因為這樣,微信和Grab才橫空出世。

李說:“東南亞和中國的區別在於,東南亞是11個不同的國家,Grab目前在其中八個國家開展業務。

由於語言不同,文化不同,所以我們必須進行本地化適應,真正為每個市場提供定製的服務。

“因此,Grab在菲律賓、柬埔寨和緬甸提供三輪嘟嘟車(tuk-tuk three-wheeler)預訂服務;在新加坡,用戶可以預訂40座巴士;印尼和泰國的Grab提供按需送貨服務。此外,在菲律賓,客戶可以利用GrabAssistant服務僱人排隊。”

“GrabBike服務已經在越南和印尼上線運營,但在新加坡、泰國或菲律賓是找不到這項服務的。所以說我們的軟件因地制宜,我們自稱區域性的超級App。”

李還表示,Grab計劃明年推出醫療健康服務。此前,該公司與一家中國供應商成立了合資企業。

李認為,超級App不一定適合推廣到西方。

中國人有個特點,他們喜歡把網站頁面排得滿滿的。任何一箇中國網站,比如新聞網站上面全是文字。但對西方用戶來說,這樣的佈局很難看。但情況依舊如此,沒有變化,所以我認為用戶行為是根深蒂固的,很難改變。”

“同樣的道理,在澳大利亞,信用卡隨處可用,所以那裡的金融科技一直沒有發展起來。因此,我認為在手機上安裝多個功能不同的App,比如吃東西用外賣軟件DoorDash,配送用送餐軟件Uber Eats,這一習慣已經深入人心。”

2018年7月,Google透露,Google Maps增長最快的市場是印尼、印度和尼日利亞,年增長率均超過50%。

李表示,Grab沒有感受到Google Maps在東南亞有多火,事實上這兩家公司是合作伙伴,所以用戶可以在Google Maps上預約Grab出行。

李說:“Google Maps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概念。Google是很好的合作伙伴,我們並不認為Google Maps是我們的競爭對手。人們打開Google Maps和Grab的目的截然不同。”

Mailman Group的柯林斯也不看好將超級App推廣到西方。他指出,以中國和美國為例,消費者期望有很大差異。

柯林斯說,“在中國,人人都冒險加入了更大的產品生態系統。中美兩國消費者對產品的期望非常不同。”

柯林斯認為,

在巨大的消費市場面前,趨同融合是中國市場的主流趨勢。他說:“與西方相反,中國市場有趨同融合的趨勢。這就是它的進化過程。中國有占主導地位的互聯網三巨頭BAT:百度(Baidu)、阿里巴巴(Alibaba)和騰訊(Tencent),這三大生態主導市場環境。如今大眾消費中使用的所有產品都屬於這三家公司之一。”

谷歌地圖:微信、美團、Grab之後,下一個超級App?

​圖注:顧客使用微信錢包掃描二維碼付款。

談到微信的實力和影響力時,柯林斯提到了中國共享單車公司摩拜單車。摩拜推出了一款頗受歡迎的獨立應用,而後成為微信小程序的早期使用者。

柯林斯說:“摩拜單車有獨立的App,非常受歡迎,用戶人數上億。但是,他們在微信系統中啟動摩拜單車的小程序代替該App,或者說提供另一種選擇時,小程序成了人們使用共享單車的主要方式。實際上,人們不再用摩拜單車的獨立App了,而是通過小程序租用自行車。”


全方位服務平臺


無論在旅遊還是其他領域,成為一個全方位服務的平臺或App,即使不是大勢所趨,也一定是部分品牌的志向和野心所在。

總部位於馬來西亞的AirAsia是這種做法的最新倡導者之一。該公司提供航班、活動、簽證、旅遊保險和其他服務,並宣稱要成為一家提供全方位服務的在線旅行中介。在它的App上,航空公司提供其對手公司的航班信息,與在線旅遊公司Expedia合作提供酒店信息,還能負責物流服務。

AirAsia能否實現其目標就是另一回事了。AirAsia CEO託尼·費爾南德斯(Tony Fernandes)承認,最終結果如何將取決於執行質量。

提供海量社交分享、新聞和廣告服務的Facebook正計劃加強整合旗下的通訊軟件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Instagram和Facebook平臺,成為一個點對點(peer-to-peer)的私人信息平臺。Facebook與微信難分軒輊,但改造後的Facebook會走向何方還是個未知數。

然而,在Mailman Group的柯林斯看來,與微信比較沒什麼意義。他說:“我經常和人爭論,特別是對WhatsApp的看法。他們對WhatsApp讚不絕口,但我覺得WhatsApp真的很糟糕。反應慢,不可靠,而且功能有限。而微信上有更豐富的元素,用戶可做的事情多得多。”

此外,還有一些老牌的在線旅行社,如中國的攜程和總部位於華盛頓州貝爾維尤的Expedia,它們提供全方位的旅遊服務,包括機票、住宿、火車、租車、跟團遊、觀光活動、郵輪和旅遊保險等。攜程、旅遊網站TripAdvisor和Booking還提供餐飲和預訂服務,並有可能進一步擴大業務範圍。


Google的看法


雖然一些App,比如東南亞的Grab,開誠佈公地談論其超級App戰略,但Google並沒有這樣界定自己的使命。相反,Google專注於為用戶解決龐大而複雜的問題。

儘管Alphabet市值約8,330億美元,也知道如何商業化每一張網頁的犄角旮旯,但公司在許多方面仍是以技術為主的。Alphabet部署其龐大而複雜的科技資源“整合全球範圍的信息,使人人皆可訪問並從中受益”,Alphabet的CFO波拉特去年這樣描述公司的使命。

在解決問題方面,Google Maps去年推出了一系列計劃。

使用Google Maps或其他導航軟件指示路線時,最棘手的問題之一是確定用戶的確切位置和行走的方向。在城市地區尤其如此,因為建築物反射的信號會影響GPS數據的準確性。

谷歌地圖:微信、美團、Grab之後,下一個超級App?

​Google Maps App結合視覺定位、街景技術(Street View,提供世界上的許多街道上不同位置的全景展現)、機器學習和增強現實技術,在定位的藍點疊加大箭頭,繪製前往目的地的步行路線。箭頭會清楚地告訴用戶應該往哪個方向走。

公共交通信息是Google Maps的重中之重。去年10月,“通勤”(Commute)選項開始為用戶提供可選路線,用推送通知關於上下班的延誤和堵車等路況信息。用戶可以個性化“通勤”選項,指定交通方式、通勤時間以及是否希望收到有關信息的通知。

從Google Maps的歷史數據可以發現,北美上班族的每月平均通勤時間相當於一整天;北美25個城市的上班族表示,有時候在高峰時間的通勤時間會比預期長60%。因此,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是Google Maps開發者的首要任務。

在上下班途中,無論是開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還是步行,用戶現在可以從Google Maps直接訪問Spotify、Apple Music和Google Play Music等音樂軟件,而不必打開另一個App來聽歌或播客。

Google Maps更新後的“發現”(Explore)選項不僅會標註附近的就餐地點、景點和活動,有時還會彈出一個網紅餐廳列表(Foodie list),突出顯示老饕們最愛光顧的餐廳。

谷歌地圖:微信、美團、Grab之後,下一個超級App?

當然,用戶喜好是關鍵。在餐廳排名旁邊會有一個“喜好匹配度”(See your match)的百分比,根據之前評價過的餐廳記錄,計算你喜歡這家餐廳的可能性是有70%還是隻有30%。

當然,你也可以在Google Maps上點外賣,種類豐富,甚至還能在到餐廳之前通過Google Maps先點菜。

曼哈頓公園南大道的Big Daddy’s是一家漢堡店,顧客可以在Google Maps上通過OpenTable預訂座位,也可以選擇先點餐,打包帶走或店內用餐都可以。據訂餐應用Allset的CEO斯塔斯·米謝日尼科夫(Stas Matviyenko)說,這項服務來自與Google Maps合併的Allset。

米謝日尼科夫表示,使用該功能的顧客會提前付款,餐廳工作人員通常會在他們預定到達的五分鐘前開始準備。客戶可以使用信用卡、Google Pay或Apple Pay完成支付,但需要退出Google Maps導航才能完成。

這項服務在美國11個城市的約2,000家餐館都可以使用。


歸根結底是地

Google Maps當然具備成為超級App的所有條件,而且其廣泛的服務範圍,包括導航、餐館、酒店、購物等等,用戶可以每天從早到晚一刻不停地消費。

毫無疑問,Google Maps是Google穩定的資金來源。Google Maps與第三方合作,並且逐漸開始通過收藏、定位、服務等實現盈利。

但是,Google Maps有一個天生的缺陷,就是基於地圖和位置。這一點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其主要功能是發現“附近”有什麼場所和服務,或者引導用戶從當前位置到目的地。

例如,Google Maps不包括航班搜索並非偶然。除非在機場,否則如果你想知道從紐約飛往倫敦有哪些航班的話,可能並不需要查閱地圖。然而,如果用戶不熟悉位置的話,地圖有時確實很有用。

這樣一想,有很多的服務放在地圖上不合適。Google Maps會像Grab一樣支持小額借貸嗎?會提供房屋保險嗎?除非用戶正位於一個提供此類商業服務的零售專營店附近,否則他們不會想到在Google Maps上使用這些服務。

雖然中國和菲律賓的消費者會期待和享受一個萬能App,但是在西方,尤其是在某些強烈抵制大型科技公司的地區,消費者也不確定是否需要這樣一個全能型App。超級App必然會“雜”而不“精”,未來用途專一的App可能功能更加強大,再加上手機屏幕相對較小,所以超級App並不一定會在全球範圍內廣受歡迎。

但這並不能阻止Google從這個精巧的產品中日進斗金,其吸引力和便利性導致用戶形成習慣,很難割捨。

地圖繪製公司Rand McNally前數字戰略和業務開發總經理約翰·彼得斯(John Peters)認為,Google Maps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彼得斯說:“我認為它已經是一個超級App。”Rand McNally的地圖主要針對卡車司機、房車以及危險區域等。“如果Google Maps明天消失了,世界會陷入一片混亂的。”

彼得斯說,Google Maps提醒用戶當心交通路況,或是顯示商店正在營業還是已經關門,讓生活更輕鬆、更方便。

彼得斯認為,超級App的另一個標準是人們使用它的頻率。“如果你每天需要用到這個東西兩次甚至更多,那它就和牙刷一樣重要。”

就第三方公司使用Google Maps的廣泛程度而言,彼得斯稱其為“行業潛標準”。他對“Google Maps能夠兼容前端的簡單易用與後端難以置信的複雜”感到既驚訝又佩服。

Alphabet認為Google Maps是公司的核心產品,儘管公司官方人員強調,在測試各種新廣告形式時,他們正在慎重考慮額外的盈利方式。

彼得斯說:“這可是Google,不要以為他們還沒有從這些數據中受益。”

谷歌地圖:微信、美團、Grab之後,下一個超級App?

谷歌地圖:微信、美團、Grab之後,下一個超級App?

谷歌地圖:微信、美團、Grab之後,下一個超級App?

與Google Maps產品副總裁戴恩·格拉斯哥的問答


問:您能告訴我建立Google Maps的理念嗎?您打算讓它成為一個超級App、讓用戶可以做任何事情,還是您的願景僅限於人們該在地圖App上做的事情呢?在您看來,Google Maps的重點領域是什麼?

戴恩·格拉斯哥:我們在開發新產品時總會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這個產品如何幫助人們呢?”無論是在用戶體驗、社交媒體,還是在我們熱火朝天的“Local Guides”社區中,我們經常聽到用戶的反饋。從這些對話中,我們能夠確定Google Maps在什麼方面最能發揮作用,幫助人們解決日常問題。

我們仍然非常重視核心用戶的需求,即幫助用戶儘量以最優方式達到目的地。

去年10月,我們推出了一套新功能,幫助人們更好地規劃、準備和日常通勤。但我們也看到,我們的用戶點開Google Maps不只是為了導航,還用它來探索周圍的世界。為了滿足這一需求,我們最近修改了“Explore”標籤頁,並引入了一些新方法,幫助人們更容易地找到可做的事情和吃飯的地方,無論他們身處何地。

問:您如何看待Google Maps上用戶和商家的聯繫?

戴恩·格拉斯哥:這個問題好。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我們致力於幫助人們更快、更明智地決定訪問哪些商家,並最終幫助他們完成任何旅程或任務。我們的商戶資料會顯示各種有用的信息,不僅有消費者期望看到的基本信息:商家名稱、地址、網站、電話號碼,還有一些至關重要的細節信息,如一個地點什麼時候最擁擠,在指定時間需要排隊等候多久等等。

另一個很好的例子是“喜好匹配度”(Your Match),這是一個數學計算出的分數,根據你自己獨特的口味和偏好,顯示你喜歡某家餐廳的可能性,這樣你就可以很快決定去哪裡用餐。

為了幫助商家接觸更多的客戶,他們可以使用Google My Business。這是一個免費的工具,商家可通過Search和Maps來管理他們的在線資料。他們可以編輯企業信息、發佈帖子來推廣特別活動或優惠、回覆顧客評論,甚至可以在Google My Business的App上直接與客戶發信息交流。

問:看來你已經深入考慮了在Google Maps裡插廣告。但是,你有沒有用其他不為人知的方法來利用Google Maps賺錢呢?

戴恩·格拉斯哥:自從我們推出了Google Maps APIs(現已更名為Google Maps Platform),並在Maps中引入了本地搜索廣告以來,Google Maps已經是一個盈利的產品。我們一直在尋找提高用戶整體體驗的方法,從而展示我們大企業、大品牌的形象。


谷歌地圖:微信、美團、Grab之後,下一個超級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