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到了這個地步,真的已經無所謂了嗎?

如果你有一個兒子呀,這個兒子啊就負擔很重,如果有兩個兒子呢,這兩個兒子會推來推去。各有各的苦惱,各有各的麻煩,臺灣就有一個人,養了4個兒子夠多了吧,他老了以後呢,4個兒子商量每個人住兩天。兩天到了就搬家。他是輪著照顧才算公平,弄的這個老人呢,整天都在搬家,最後說這樣不行了,一個月輪一次吧,兩天就輪的什麼意思?好一個月老大家住滿了,老大跟爸爸商量,這是這個月最後一天,我正好今天有事情,所以你提前一天到老二那裡去,一大早的就叫了個計程車把他送到老二那去,爸爸坐了出租汽車,到了老二那,老二一看怎麼這麼早來了。老大直接說我有事,我要走了,再見。老二說,爸,今天我一天都不在家,你看要不然你先上老三那待一天。結果是老二推給老三,然後老三又推給老四,老四呢,又說,這個月沒有輪到我呀,他還不收留,後來這個老爸忍無可忍。他就向報社投訴,然後把他兒子做的這些事情,通通的給列出來了,把他的這些事實都寫出來了,他親口還說。要請人教他幾個兒子怎麼做人。所以說如果是父子關係啊,到了這種程度還算什麼親子關係。

親情到了這個地步,真的已經無所謂了嗎?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就很容易地看出,親情,有的時候,在利益面前,已經什麼都不是了,這個也是人的一種本性。

中華民族的傳統是以孝子為先,在傳統的觀念裡養兒防老,養兒防老,其實到最後啊,兒子或者是女兒真的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在計劃生女兒或者是生兒子的時候,不要有過多的想法,只要有就是好的,而且我們從小一定要力爭我們的孩子的三觀,讓他從小就知道什麼是親情,在親情面前一切利益為零,而並不是在利益面前親情一切為零。

親情到了這個地步,真的已經無所謂了嗎?

現在很多,就思想的影響下,有很多一部分家庭還是有這種重男輕女的這種想法,他們認為女兒早晚會嫁出去的,如果在女兒身上投資過多,得不到相應的回報,但是兒子是自己家的,所以如果你有這種思想的話,那麼你會帶給你的子女,也會有這種利益為先,親情為後這種思想,所以說我們要做的事情是從小就要給我們的孩子灌輸一種正確的三觀正確的理念。

任何一個結果都是必然的,只要有結果,它都是有原因的,並不是無緣無故就出現了這個結果,所以說,一般的情況下,我們當下所呈現出來的都是我們整個10年所累積出來的結果,一切的一切都可以看出,人首先是要向內看,一切的因素起因只有自己。一切所呈現出來的結果,其也是自己。

親情到了這個地步,真的已經無所謂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