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寧願選擇月薪3000的事業單位,也不要月薪5000的工作?

在就業市場中,有一種比較奇怪的現象,就是很多大學畢業生寧願回老家想盡辦法進入事業單位工作,拿著每個月3000塊錢的工資,也不願意在外面要5000塊甚至更多工資的工作。當然,這些工作肯定是一些私營企業裡面。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可能在很多人看來,公務員和事業單位雖然工資不高,但是工作卻非常穩定,不用擔心隨時可能被老闆炒魷魚;離家比較近,能照顧家庭和父母。而在私營企業裡面工作,每天都在拼命,節奏非常快,工作壓力非常大,而且工作沒有歸宿感,只有不斷的努力,才能保證不掉隊。

私營企業真的有那麼差,事業單位真的有那麼好嗎?

為什麼有人寧願選擇月薪3000的事業單位,也不要月薪5000的工作?

首先,從工資待遇上來看。事業單位就比在外面私營企業裡面工資差了一大截,這可是實實在在的差距。而且由於在老家工作,都是熟人社會,人情交往花費是比較大的,每個月的日子都過得緊緊巴巴的,如果再貸款買上一套房子,那基本上就成了月光族,連朋友聚會都要考慮再三再參加。總體上來看,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就是一個吃不飽也餓不死的工作。

為什麼有人寧願選擇月薪3000的事業單位,也不要月薪5000的工作?

其次,從工作穩定性來看。事業單位確實比外面的企業要穩定,但這也只是個相對的現象。而在私營企業,只要你有技術,有能力,其實是不愁老闆炒魷魚的,甚至可能是你經常炒老闆的魷魚。而且,隨著現在國家相關保障制度的完善,不管是公務員還是事業單位,還是私營企業,都是按照規定跟大家買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到達一定的年齡,退休之後拿的退休工資都是一樣的。所以,從這個層面上來說,在企業工作未必就不穩定。

為什麼有人寧願選擇月薪3000的事業單位,也不要月薪5000的工作?

最後,從發展的前景來看。一旦踏進體制的隊伍,就是踏進圍城,再想出去就非常的難了。在體制內工作幾年,過上了幾年安穩的生活,就會失去進取心,再要出去大家可能就沒有什麼勇氣了。而且在事業單位中學不到什麼東西,對個人的成長也有限,沒有一技之長,在體制內工作一段時間,可能你連辭職的勇氣都沒有。而且在事業單位裡面想要上進,想要升職,那是非常非常困難的,除了能力,運氣人脈更重要。而在外面的企業,可不看關係、不看人脈,只要你有足夠的能為老闆賺到錢,你就是個好員工,就有無限的可能和非常好的前途。

所以,大家的擇業觀真的要做一些改變了,不要只盯著事業單位,雖然看似穩定,但會讓自己的人生失去很多的可能,可能會平平庸庸過一生,還是多選擇到外面拼搏看看,或許會活出不一樣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