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行15年,從VCD到MP3再到手機總能躋身前三,這家公司做對了什麼

潛行15年,從VCD到MP3再到手機總能躋身前三,這家公司做對了什麼

談到 OPPO,你會想到什麼?

是鋪天蓋地的小鮮肉廣告牌,還是無孔不入的線下門店,亦或是下沉三四線城市的渠道戰略,或是成功俘獲女性用戶的拍照美顏和外觀設計。

如果這些營銷、市場、產品層面的單點特質還不足以構成 OPPO 的內核,那麼誰能解釋 OPPO 從「廠妹機」逆襲成為全國前三的關鍵?

無論是早先做 VCD/DVD,繼而做 MP3/MP4,還是現在做手機,OPPO 皆非最早入局者,卻最終總能躋身前三。成功一次也許是偶然,但連續成功就肯定有其方法論,才能一以貫之。

在前後兩年裡我近距離接觸過這家公司後,得出的關鍵詞是「技術」和「本分」。

「技術」是現在結出的果,成為其產品創新源源不斷的活水;「本分」則是過去種下的因,也是 OPPO 上自創始人下至渠道商口口相傳的「價值觀」。

1 技術底色

第一次實地拜訪 OPPO 是在去年八月。

兩個月前,OPPO Find X 推出,很難想象這是 iPhone X 之後首款真正意義上的國產 3D 結構光人臉手機,不是來自華為,也並非小米。

潛行15年,從VCD到MP3再到手機總能躋身前三,這家公司做對了什麼

OPPO 開創性地採用了雙軌潛望結構以實現全隱藏式 3D 攝像頭,並且成功穩定量產,而半年之後友商們的產品仍然懸而未落,不得不對 OPPO 的技術沉澱和執行力刮目相看。

我來到 OPPO 東莞工廠,採訪了當時負責 Find X 的技術項目研發負責人(所屬 OPPO 研究院),從滿世界飛為高精密儀器選型到凌晨兩三點還在協調應用廠商的接口開放……在有限的項目週期裡讓 Find X 落地,打出頭陣,整個落地過程侷促而艱難。

讓人欣慰的是,Find X 一經推出便驚豔四方,成為 OPPO 近年來最具科技感的機型。

奪目的產品背後,堅實有力的技術支柱不可或缺。

2017 年中國發明專利授權榜單前十強公佈,華為第二、中興第五、OPPO 第八。2018 年,OPPO 躍居第三,華為第一,中興第九。截止今年 10 月底,OPPO 全球專利申請量達 4 萬件,專利授權數量超過 1.4 萬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佔比 88%。

楊冪、楊紫、迪麗熱巴、周杰倫……很多人眼裡,OPPO 是靠明星代言陣容來博得關注度,殊不知其背後深厚的科技佈局,包括 5G、AI、SuperVOOC 超級閃充、3D 結構光、屏下攝像頭……

談到構建專利和佈局技術的邏輯時,OPPO 首席 5G 科學家唐海表示,基於 OPPO 的產業鏈位置和產品需求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類首先是基礎性技術,比如 5G 技術;另一類是競爭性技術,包括交互技術,快充技術,攝像技術,AI、AR 等。

5G 方面,目前 OPPO 在全球 20 多個國家和地區佈局 5G 通信標準專利,當前已完成超過 2500 族全球專利申請。此外,OPPO 還積極參與了 5G 標準的制定工作,並向標準組織 3GPP 提交了超過 3000 篇文檔,是 3GPP 中貢獻最大、最有影響力的廠商之一。

人工智能技術方面,OPPO 全球申請超過 1100 件專利,超過 200 件 PCT 專利。無論是 OPPO 推出的 Breeno 語音助手,還是影像與視頻優化,都加入了人工智能技術輔助產品的功能性。

與 B 端做法不同,人工智能在 C 端的商業化落地,更側重於用戶體驗,即功能好不好用。而 B 端考慮是有沒有用,需要的是效率和性價比的提升。

在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中國手機的制勝之道正是比任何人都更加關注消費者的需求及其變化,這恰好成為 AI2C 最好的試驗田,通過手機硬件配置和軟件開發來滿足其需求提供更加良好的體驗。

2015 年,OPPO 便啟動了 Hyper Boost 自研加速引擎計劃,針對系統 System Boost、遊戲 Game Boost 以及應用 APP Boost 三個層面進行優化。在手機遊戲的體驗上,OPPO 針對觸控問題進行優化,通過調整 Android 源碼、渲染輸出邏輯、CPU 調度等方式,最高提升 63% 的觸控靈敏度。

今年,Hyper Boost 技術上線 OPPO 開放平臺,提供全場景、系統級資源調度優化方案,截至 2019 年 11 月,已有超過 60 家遊戲和應用接入平臺。

潛行15年,從VCD到MP3再到手機總能躋身前三,這家公司做對了什麼

2 改革潛行

「三年,500 億」。

很少站到聚光燈前的陳明永向外界發聲,表明 OPPO 未來迎接 IoT 和 5G 時代機遇的決心與魄力。

這也是我第二次來到 OPPO,在其深圳總部召開的首屆未來科技峰會——OPPO 首場不談手機的科技發佈會,創始人陳明永、副總裁劉暢、首席 5G 科學家唐海等 OPPO 高管和研發負責人悉數到場,勾勒出這家公司更長遠的藍圖。

過去一年,OPPO 已經投入近 100 億在 5G 的技術佈局上,主要用於研發人才引進。「僅今年 1 年時間,OPPO 研發人員數量就翻番,接近萬人」,副總裁、研究院院長劉暢說道。

按照 OPPO 官方超 3.5 萬的員工數量計算,目前研發人員佔到總員工的 35% 左右。這對於發家於三四五六線市場,以營銷和渠道見長的公司而言意義重大。

今年,這個數字於擴大至 3 年 500 億元。陳明永談到,未來三年 OPPO 將持續投入 500 億元人民幣進行 5G/6G 、人工智能、大數據、以及雲計算等前沿技術研發,特別是核心技術,包括底層硬件核心技術以及軟件工程和系統能力。

事實上,一家公司砸錢多少與研發能力還不能劃上等號。

錢是基本保障,但技術方向、機制、組織、文化的綜合,才是決定研發的效率和產出的保障。組織架構調整與研發團隊建設需要先行。

2015 年,OPPO 把原先分散在產品研發團隊裡的閃充技術預演團隊打包成了一個達芬奇實驗室,分設影像、閃充、新材料和結構等小團隊,做前沿技術的探索和研究。

「技術未來如何演進,老闆也沒有看得十分清楚,但是知道要創新。」當時的一位 OPPO 老員工這樣說道。

2018 年,該實驗室進一步升級為 OPPO 研究院,並在深圳設立 OPPO 研究院總部。原來還只是停留在深圳、東莞的研發隊伍,很快擴充到全球 4 個研發中心、6 個研究所。在全球範圍內下設研究所,實則看重引入更多前瞻性人才。

OPPO 研究院聚焦在軟件、硬件和標準三個領域,圍繞 5G、人工智能、影像處理和新材料新工藝等研究方向開展前端研究。

不止於研發團隊,組織架構的變化也在進行中。

2019 年 1 月,OPPO 成立「新興移動終端事業部」,佈局 5G 和 IoT 平臺,重點聚焦在入口級的設備。

劉波被任命為 OPPO 副總裁、新興移動終端事業部總裁,他表示:「在 5G+ 時代,手機仍將會是萬物互聯的核心,新興移動終端將與手機共同構成多入口的智能硬件網絡,為用戶帶來跨場景的融合體驗。

在這次的活動上,陳明永談到,目前在 OPPO 的內部,有一半的事業是和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相關的。新進員工中有超過一半都是負責互聯網業務。

潛行15年,從VCD到MP3再到手機總能躋身前三,這家公司做對了什麼

3 從AR眼鏡到自研芯片

手機依舊是一門大生意,但 5G 時代手機已經不再是唯一的生意。新的設備形態早已經在不斷地孕育過程之中,等待著合適的時候呈現爆發之勢。

站在 5G 的大門前,OPPO 展示了其極具前瞻性的判斷力,OPPO 劇透了智能手錶和智能耳機、智慧屏等產品,還展出了 5G CPE(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AR 眼鏡等多種設備。預計在 2020 年第一季度商用推出智能手錶、智能無線耳機等多個產品。

潛行15年,從VCD到MP3再到手機總能躋身前三,這家公司做對了什麼

OPPO 5G CPE 搭載了高通驍龍 X55 基帶,支持全球 5G 全網通,支持 NSA+SA 及毫米波,2.2Gbps 峰值速度,可支持多達 1000 臺終端同時接入。

它定位是未來家庭、辦公等場景中的連接中樞,擁有智能智能密鑰管理、網絡自修復、智能網絡切換、多重安全防護等功能。

在 OPPO 看來,CPE 會成為固定場景中 5G 互聯的核心,在其網絡覆蓋半徑之內,所有 5G 設備都將併入「高速公路」,串聯起來發揮安全且便捷的效用。

而在重點佈局的底層核心技術方面,芯片自然是無法繞過的話題。

當前手機的定義和發展決定了,手機廠商對芯片層面的理解能力非常關鍵。「否則手機廠商是無法跟芯片廠商對話的,你甚至都沒辦法準確描述自己的需求。這一點很重要,隔行如隔山。」OPPO 副總裁、研究院院長劉暢在採訪中談到。

他表示,OPPO 已具備芯片級能力,比如 VOOC 閃充的芯片就是 OPPO 自主研發。而傳聞的 M1 芯片,也確實在計劃之中,未來可能會在 OPPO 產品上商用。

「芯片企業離用戶很遙遠,但芯片定義和設計又離不開用戶需求,這中間就需要手機廠商發揮作用,把上游的技術能力和下游的用戶需求串聯起來,才能夠最終產出滿足需求的產品」。

據瞭解 OPPO M1 是一款在研的協處理器,即輔助運算芯片,用於減輕系統微處理器的負擔,執行特定處理任務。

前不久,vivo 也與三星聯合推出了共同研發的 SoC 芯片,三星電子中國研究院院長表示,未來終端廠商向上遊參與到預研芯片管理環節,將成為一種主流趨勢。

4 邊界與商道

這一次,陳明永還罕見地談到了 OPPO 的「商道」,即對 OPPO 的核心價值觀「本分」的理解——抵制外力的能力和以利他為出發點。

「本分」雖是 OPPO 首次對公眾提及,但聽說,在 OPPO 內部,上至 CEO 陳明永、下至保安小哥,都知道公司核心價值觀有四條,擺在首位即為「本分」;在外部,大到省區渠道代理商、小到夫妻店主,也言必稱「本分」。

說起來,「本分」最早可以溯源到段永平。

而他正是 OPPO 和 vivo 兩大國產手機品牌幕後的共同老闆。21 世紀初,段永平從「小霸王」辭職創立了「步步高」,陳明永(後來的 OPPO 老闆)和沈煒(後來的 VIVO 老闆)等一眾前公司兄弟,也一併離職,成了「步步高」的創業骨幹。

2001 年,段永平對步步高進行股份制改造,開始讓旗下事業部獨立運作,出資 3000 萬元成立 OPPO,由陳明永負責,「步步高」旗下原通信事業部則獨立為 VIVO,由沈煒負責。

段永平積極鼓勵操盤手和骨幹員工入股,甚至借錢給大家作為股金,還承諾可以等公司掙錢了從紅利裡面扣還,如果虧損,則不必償還。這就是段永平的格局和氣魄,繼而也傳承為 OPPO 價值中的「利他主義」。

「OPPO 一定不會做全場景、全業務。」陳明永強調,這不符合 OPPO 的價值觀。「讓世界更加多元,更加美好,這是 OPPO 的商道」陳明永說道。

作為一家手機公司,邊界和領域十分清晰。但這一次,陳明永試圖把這個定義打散掉,說不僅僅是一家手機公司,他宣佈了「萬物互融」的企業戰略,「萬物互融時代,將不會再有純粹意義上的手機公司」。劉暢則展示了從耳機到音像到 AR 眼鏡,未來還可能做機器人。

那麼,OPPO 未來的邊界與核心分別將會是什麼?

「不管 OPPO 做什麼,核心理念是服務好用戶,給用戶帶來更好的價值」。唐海表示,正是因為手機已經很難完整地滿足用戶需求,所以 OPPO 才會以此為出發點嘗試更多。

想起段永平早年給步步高做企業培訓時的演講,或許能進一步窺見 OPPO 的早年基因。「樹立用戶導向思想」,被段永平視為企業使命的其中之一。

而在採訪間,劉暢面對相比友商,OPPO 入局 IoT 是否過晚的問題時,回答道公司很早就已經具備相關能力,當下選擇是出於商業決策。

對於三年後 OPPO 將會是一傢什麼公司?

陳明永給出的定義是「科技公司」。

對於手機公司而言,5G 不再是一場簡單的換機潮,還意味著更好服務用戶的機會。當單一的手機產品無法再完全滿足用戶需求,就是求變之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