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大佬獨家解讀,《愛爾蘭人》的主題其實是衰老

時光網特稿某種程度上,《愛爾蘭人》更像是一場盛大的謝幕。

馬丁·斯科塞斯、羅伯特·德尼羅、阿爾·帕西諾、喬·佩西、四位加起來已經300多歲的大佬,到了這個年齡和江湖地位,很明顯已經不需要再去證明什麼。幾位通力合作的這部電影更像是他們對過往的一次致敬和留念。

演員大佬獨家解讀,《愛爾蘭人》的主題其實是衰老

對於和馬丁合作次數最多的的羅伯特德尼羅來說,這次時隔25年的再次聚首更顯滄海桑田。

50年前的聖誕節前夕、兩個同在美國的意大利裔通過朋友介紹認識了。彼時,20多歲的馬丁剛剛拍完了處女作《誰在敲我的門》,而德尼羅還是一個作品未有曝光的小演員,兩人相見恨晚,馬丁邀請了德尼羅出演自己的籌備下一部電影《窮街陋巷》。

演員大佬獨家解讀,《愛爾蘭人》的主題其實是衰老

《窮街陋巷》(1973)

影片中的喬尼為德尼羅贏得了紐約影評家協會的最佳男主角獎。也就是這部電影讓大導演科波拉注意到了德尼羅,並邀請其出演了《教父2》(1974)。

插播一句:《教父2》原本要找馬丁·斯科塞斯當導演,但時任派拉蒙負責人看完《窮街陋巷》後不太喜歡,否決了這個提議,讓阿爾帕西諾、羅伯特·德尼羅和馬丁的聚首推遲了40多年。

相比阿爾帕西諾角色的廣闊發揮空間,德尼羅卻因要出演年輕的維多克里昂被限制住,不得不去模仿馬龍白蘭度。為了找到其口音和狀態,德尼羅甚至乾脆定居在了西西里。動作神情拿捏都驚人到位的德尼羅徹底征服了學院,拿下了奧斯卡最佳男配的德尼羅一躍成為好萊塢的頂級演員,他的電影“黑幫江湖”正式開啟。

演員大佬獨家解讀,《愛爾蘭人》的主題其實是衰老

也正是因為這部影片,德尼羅和阿爾帕西諾相知相惜,成為摯交。二人在後來合作《盜火線》中亦敵亦友互相成就的角色關係,彷彿也成了他們在現實世界中的映射。德尼羅在形容兩人關係時總結到,“我們不會特別想念對方,但時不時總會想到。”

半個世紀後,阿爾·帕西諾被好友德尼羅拉著,在《愛爾蘭人》達成了和馬丁斯科塞斯的首次合作。

《教父2》後的1976年,德尼羅開啟了與老搭檔馬丁·斯科塞斯的第二次合作——《出租車司機》,德尼羅演活了那個憤怒又迷茫的平民英雄,崔維斯的朋克髮型也受到了影迷熱捧風靡一時,這個角色也可以說是德尼羅演繹生涯中最有影響力的角色之一,德尼羅憑此片首次提名奧斯卡最佳男主。

演員大佬獨家解讀,《愛爾蘭人》的主題其實是衰老

《出租車司機》劇照

不同於德尼羅的平步青雲,馬丁在此後的事業急轉直下,1977年《紐約,紐約》的票房慘敗讓馬丁墜入人生谷底甚至染上了毒癮。在德尼羅的幫助和建議下,馬丁執導了傳記片《憤怒的公牛》,也就是在這部影片裡,喬·佩西和馬丁、德尼羅展開了首次合作。後來三位還在《好傢伙》《賭城風雲》等影片中頻頻聚首。

在《憤怒的公牛》中,德尼羅為了角色在40天內增重了60磅,僅從影片表面看根本無法想象他究竟經歷了多少辛酸。然而付出的努力終究贏得了回報,影片不僅幫助好友重回人生正軌,也為自己贏得了首個奧斯卡影帝獎盃。

演員大佬獨家解讀,《愛爾蘭人》的主題其實是衰老

自此,“戲王之王”、“演技之神”等標籤放在德尼羅身上看起來都極為妥帖恰當;也因此,德尼羅幾乎成為了所有演員的偶像,好萊塢自然不用說,在中國範圍,姜文算得上是頭號迷弟。

26歲的姜文在拍攝《本命年》時,就從導演謝飛那借來了《憤怒的公牛》錄像帶,反覆觀看學習其“硬漢表演”,後來在其導演的《陽光燦爛的日子》中,也能看到多個對《憤怒的公牛》致敬場景。

演員大佬獨家解讀,《愛爾蘭人》的主題其實是衰老

2010年德尼羅來華時,姜文在長城烽火臺為德尼羅提前慶祝生日,期間放起《教父》音樂,姜文送上手書卷軸,上面寫著“無雙”二字,令德尼羅感動不已。

1984年德尼羅出演的《美國往事》被影迷視作可與《教父》系列比肩的黑幫片經典。到了90年代,德尼羅、馬丁、喬·佩西合作的《好傢伙》再次被影迷奉上神壇,黑幫片的三大巔峰均為德尼羅所演,穩穩地奠定了其“黑幫教父”的江湖地位。

演員大佬獨家解讀,《愛爾蘭人》的主題其實是衰老

《美國往事》

黑幫當然也是《愛爾蘭人》的主題之一,但《愛爾蘭人》卻不同於《賭城風雲》那般血性,也沒有《好傢伙》那般癲狂,暴力場面處理的幽暗簡潔,似乎那些黑幫往事也被蒙上了一層溫柔的色彩。

而在這層底色之上,衰老與孤獨才是影片想要表達出的另外一層主題。儘管,這些讓人看起來有些感傷——似乎,戲外已經年逾75歲的四位主創也由此形成了某種呼應:息影9年的喬佩西被馬丁邀請了至少50次才同意出山,幾乎可以肯定的是,這是四位電影屆”黑幫大佬”的最後一次聚首了。

演員大佬獨家解讀,《愛爾蘭人》的主題其實是衰老

德尼羅接受時光網獨家專訪時聊到了影片的哀傷基調:“我們都面臨變老的問題,我,馬丁,喬·佩西,阿爾帕西諾,我們都是同一代人,都在變老。衰老也是本片主題之一,這也是我和馬丁喜歡這部小說原作的原因,它凸顯了我們的年齡問題,我看過《洛杉磯時報》對馬丁的一篇報道,他在文章裡說他正在'學習如何死亡',這就是接受宿命,這是我們都要面對的。”

或許有天,那首歌也可以這麼唱:雖然總有人正年輕,但一代人終將老去。

願為馬丁斯科塞斯付出最大努力

終與阿爾帕西諾完成當年心願

Mtime:原小說《聽說你刷房子了》中寫的核心事實是有爭議的。在製作一部有真實原型的電影時,嚴格意義上,這些事是否真實對你們來說重要嗎?

羅伯特·德尼羅:不重要。我認為可能還有其他的推論等等,說到底我也不知道真相到底是怎樣的。從我們的角度而言,這就是一個故事——但也是相當令人信服的。在找到更好的真相之前,這樣就挺好。

這個故事本身也是成立的,它也是馬丁作為導演想要講的,喬·佩西、阿爾·帕西諾還有我自己以及其他人也一樣。我個人認為真相很可能就是這樣的,讀那本書的時候很多東西在我看來都是對的。

演員大佬獨家解讀,《愛爾蘭人》的主題其實是衰老

Mtime:你跟馬丁是否探討過你飾演的弗蘭克·謝蘭這個角色所信奉的道德準則是什麼?或者說他不在意什麼?你覺得他在二戰中的經歷是否對他的道德觀產生了影響?

羅伯特·德尼羅:這是個好問題,也是個好觀點。我覺得這跟他的本性有關係,在殺人這個問題上,跟他(在戰爭期間)見過很多打仗的情形也有關係。馬丁不想過多強調這個部分,因為他覺得還有其他原因(影響了他的道德觀)。

不過在電影裡,他多少也提到了這個部分,就是我這個角色年輕的時候殺了兩個德國戰俘的那一段。從一個非常實際的角度來看,我覺得這跟他每一天的生活有關係,如果他沒有那種經歷,殺人對他來說會很難。

演員大佬獨家解讀,《愛爾蘭人》的主題其實是衰老

但我相信即便這樣,殺人對他來說也並沒有很容易。他還成長自一個天主教家庭,受到過家中的教導,從我對他經歷的瞭解而言,這種負罪感後來還是成為了他的一個心結。

Mtime:影片講述的是一個男人受社會環境所迫走上犯罪道路,他的負罪感也越來越重,你在現實中是否有什麼後悔的事情?

羅伯特·德尼羅:我一生都很幸運,不管是在職業上還是個人生活中,我也有後悔的事情,但也有不後悔的事情,這很公平,你只能面對生活迎頭前進。

演員大佬獨家解讀,《愛爾蘭人》的主題其實是衰老

Mtime:你和阿爾·帕西諾在很年輕的時候就認識。你們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一起合作的感覺又是怎樣呢?

羅伯特·德尼羅:我跟阿爾二十多歲的時候就認識了,我們時常會小聚一下聊聊天什麼的——特別是在我們的境況發生了變化之後。我們總覺得有些話很難對別的人說,只能跟與你處在相同境況的人聊聊。所以這對我們倆來說都是好事。

至於《愛爾蘭人》這部電影,我們花了很長時間才走到這一步。但是阿爾跟我在大概12年前,出席了倫敦或者是巴黎,也可能是西班牙的一次電影首映式,我倆當時就約定要拍一部真正能讓我們感到驕傲的作品回饋給粉絲們。我都不記得我當時知不知道《聽說你刷房子了》這本書。

演員大佬獨家解讀,《愛爾蘭人》的主題其實是衰老

英雄惜英雄

不過,在他殺青的那一天,可能是一年或者一年半之前了,我說,“嘿,你還記得那次咱倆說好要拍一部(像)這樣的作品嗎?”我們很享受這部電影的拍攝,這是我們認為值得做的事。

Mtime:你跟馬丁之間有怎樣奇特的化學反應呢?

羅伯特·德尼羅:我跟馬丁相識多年,也有幸合作過很多次。我真的非常幸運。我總說,他不是隻對我這樣,他對每個人都一樣,他就是一個很開放,能接受各種觀點的人。如果你說的話他聽進去了,他就會真的嘗試去執行,除非你說的東西本身就很離譜,那就沒用了。

演員大佬獨家解讀,《愛爾蘭人》的主題其實是衰老

片場照兩位工作狀態讓人欽佩

他的態度真的非常開放,這是一種很棒的感覺,因為你越信任導演,就越願意付出努力,即便你知道這些事到最後可能沒有用,你懂嗎?如果沒有真正理解並且願意跟你一起前進的人,那你是無法創造出有意義的東西的。馬丁就是這樣的人。所以我還想說一遍,我真的非常幸運能跟他合作這麼多年,希望以後我們能一起做更多事。

衰老是影片主題我們必須面對

數字減齡特效未影響表演

Mtime:你從開發階段就參與到《愛爾蘭人》當中。你現在會尋求儘可能多的機會嗎,還是有合適的機會就接?

羅伯特·德尼羅:嗯,如果我很幸運,有跟《愛爾蘭人》不一樣的優秀的喜劇或其他類型作品找到我也很好,但這種事難遇到。我總是能在《愛爾蘭人》和其他跟馬丁一起合作的電影裡感覺到一種非常特別的東西,沒有人能把這種感覺從我或者我們身上帶走。

我拍其他必須拍的電影以保持活力,掙錢的時候我儘可能讓自己的狀態好一點。今天早上我還在跟一個人聊項目,我在其中參與得不多,但那個項目很有可能會發展得很不錯。

我沒想過自己會參與到這個程度,但這要取決於你遇到的是誰,跟誰一起合作,對著誰說,“我們很有潛力,可以把這個項目做得很好。”就像當時阿爾和我的對話一樣,因為觀眾們(對《盜火線》》)的喜愛太強烈了,我們不想辜負。人們喜歡我們,我們也想回報大家。

Mtime:《愛爾蘭人》用到了數字減齡技術。這對你們的表演產生影響了嗎?是怎樣的影響呢?

羅伯特·德尼羅:是馬丁決定這樣做的,方案是工業光魔公司帕布羅·海爾曼提出來的,這樣才能有最好的效果。我們也覺得很興奮——因為這樣一來,整部影片,連年輕時候都是我們自己演的。

演員大佬獨家解讀,《愛爾蘭人》的主題其實是衰老

於是我們做了測試,並且做出了想要的效果。我們之所以覺得很興奮也是因為終於能完全展現出我們所做的努力了。

演員大佬獨家解讀,《愛爾蘭人》的主題其實是衰老

《愛爾蘭人》德尼羅特輯

Mtime:但在你看來,這樣的技術是否影響到了你們的表演?

羅伯特·德尼羅

:嗯,有些時候,阿爾、喬或者我自己要做些動作時會有影響。我們有一個儀態教練加里·塔肯,如果我們太駝背,或者下樓梯不夠靈活,他就會敲我們的背。比如有一場戲裡,我要下樓見雷·羅馬諾,我下樓梯的時候他指出我有點太小心翼翼。

他說,“你要知道,你現在很年輕,你(在這場戲裡)才39歲。所以你得讓自己下樓下得自然一點。”然後我說,“哦,對,我記起來了,我以前是這麼下樓的。”於是我就輕快地,有點顛著步子下了樓梯,那種感覺就對了。當然,那場戲被馬丁剪掉了。(大笑)

Mtime:你第一次在銀幕上看見自己變成年輕的弗蘭克·謝蘭時是什麼感覺?你覺得未來這種技術會如何發展?

羅伯特·德尼羅:我覺得效果挺好的。我很開心。我總開玩笑說這樣我的職業生涯就又多出來30年了。(這個技術)以後會發展成怎樣的東西只有上帝知道了吧——你得保護自己的身份信息,你的圖像。這個技術,你自己完全沒做任何事的情況下就可能會被別人利用了,他們會用技術把這些東西湊起來,還開發出了一種表演。

演員大佬獨家解讀,《愛爾蘭人》的主題其實是衰老

他們用那種技術處理卡通類的東西,但它還會發展的,所以即便只是未來十年,恐怕也只有上帝知道會怎樣。可能有些人會找到我說,“我們想做一個跟你很相似的形象,但你什麼都不用做。”

這種情況下你就要想清楚,這要怎麼實現,他們要做的是個什麼東西,可能還要想想它跟你的聲音(或者信仰)是否相符。我也不清楚。也許再發展一段時間,四五十年之後,如果你不懂得保護自己的版權,你會被奪走一些東西,而且情況可能越來越嚴重。我們只是現在還不知道而已。

Mtime:衰老是本片的一大主題,本片花了十五年才終於搬上銀幕,這是否讓你對這個主題有了不一樣的理解?

羅伯特·德尼羅:我們都面臨變老的問題,我,馬丁,喬·佩西,阿爾帕西諾,我們都是同一代人,都在變老。衰老也是本片主題之一,這也是我和馬丁喜歡這部小說原作的原因。

演員大佬獨家解讀,《愛爾蘭人》的主題其實是衰老

聽弗蘭克這個角色講述他一生的經歷,這就是查爾斯·布蘭特的小說《聽說你刷房子了》,所以小說中就有這個主題,斯蒂文·澤裡安的劇本改編得很好,它凸顯了我們的年齡問題,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我看過《洛杉磯時報》對馬丁的一篇報道,他在文章裡說他正在“學習如何死亡”,這就是接受宿命,這是我們都要面對的問題。

年逾75,初心未改

若力有餘,將一直演下去

Mtime:今年你還有一部作品,《小丑》,受到了很多關注。大家會把這部電影跟《出租車司機》以及《喜劇之王》兩部電影進行比較,這兩部電影你也都有出演。你會覺得很開心嗎?

羅伯特·德尼羅:我跟託德·菲利普斯談《小丑》這個項目的時候就發現,這部片本身跟《出租車司機》有主題上的連接——它擁有《出租車司機》和《喜劇之王》的精神內核。

我很喜歡《小丑》,這部電影對我來說也很有趣。我喜歡那個角色,拍攝過程也很有意思。這部電影很巧妙,我覺得它其實用自己的方式展現了當下這個時代的問題,而《出租車司機》也是這樣反映了它所處的那個時代。

演員大佬獨家解讀,《愛爾蘭人》的主題其實是衰老

但你拍電影時,(即便你自己很喜歡)那些電影,也無法預知它是否能引起觀眾們的共鳴或喜愛。不過我覺得我看出來了,《出租車司機》裡的某些東西和這部電影裡的某些東西都做到了這一點。

Mtime:你對流媒體平臺的崛起有什麼感受(因為Netflix是《愛爾蘭人》的發行方之一)?這對院線的未來會有什麼影響?

羅伯特·德尼羅:我認為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你要趁勢而動,要想清楚怎樣才能用最好的方式講出你的故事,要用什麼形式,是小屏幕,還是手機或者智能手錶。現在的情況是,你在家也可以有大屏,跟(我年輕的時候)以前的電視機不太一樣。

《愛爾蘭人》在某些地方的電影院也會上映,這事件好事。有些人願意用那種方式去看。我覺得我也願意去電影院看,但時代在改變,我們甚至不知道未來十年世界會發展成什麼樣子,所以誰知道呢?

Mtime:你是在什麼時候發現自己可以從事演員這個行業並以此為生的?

羅伯特·德尼羅:呃,我小時候就意識到這一點,當時我還在青春期,我看到某些電視節目,我說,“天啊,如果這些人都能當演員,那我也行。”當時只是隨便打開了一部西部片或者其他類型的片子,沒什麼特點。

演員大佬獨家解讀,《愛爾蘭人》的主題其實是衰老

《烏雲背後的幸福線》中的德尼羅

Mtime:你現在似乎還是很活躍。不知道這樣說是否合適,你會一直演戲演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嗎?

羅伯特·德尼羅:我還能做什麼?(大笑)是啊,我想說的是,如果你享受退休生活——不過這也取決於退休究竟意味著什麼,因為慢下來其實是你由於身體原因而被迫做出的改變。但我個人很喜歡保持前進,保持忙碌的狀態。

但有時候你還是要慢下來,這樣你才能專注於那些需要花時間的東西。所以,這是一種平衡。這種類型是我的最愛,我跟以前馬丁也拍過一些關於這種世界的電影。我們很清楚它講的是什麼,也知道該怎麼拍,我覺得只要你明白自己在做什麼,只要你有真的想要表達的東西,就能做到這一點,就能拍出足夠獨特的作品。

其他事業是我想要做的,就像馬丁有其他想拍的電影一樣,那些電影講的就不是這種世界了。我有想要跟大衛·O·拉塞爾合作的電影(倆人曾合作《烏雲背後的幸福線》),我不想說太多,因為這個角色真的很偉大,跟弗蘭克·謝蘭一點都不一樣。這是我想做的不一樣的事,也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但我願意為之一搏,希望在我死之前能有機會拍出這部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