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主义思潮再现加拿大

分离主义运动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存在。其提出的主要理论依据通常是民族自决,既一个民族有权建立属于本民族的国家。这个概念的提出,对于殖民主义时代各被殖民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提供了法理基础,做出过改变世界格局的重要贡献。但是随着现代国际秩序在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后逐渐成型稳定,在区域化和民族融合慢慢成为主流的时候,民族自决日益成为排外主义和恐怖主义的温床,为已经建立的国际秩序带来空前挑战。


分离主义思潮再现加拿大

加拿大最近也再次受到分离主义的困扰。今年的联邦选举,自由党的小胜,让加西的阿省和萨省选民极度失望。一直对自由党不满的阿省人民甚至没让自由党在该省拿到一个席位。选举后,不满的选民开始打出要独立的口号,加西独立第一次进入加拿大人的视野。这也重新引起了加拿大人对此前魁北克独立所带来的各种痛苦回忆。

众所周知,加拿大是英法双语国家。形成这个鲜明特色的原因来自加拿大的历史。

当初加拿大所在的北美是当地原住民的家园。当西欧的殖民者发现这片富饶辽阔的土地后,便纷至沓来开疆辟土,驱逐当地土著。其中,当时国力强大的大英帝国和法兰西在北美占据了大片的土地。

法国最先在北美建立永久的殖民地。随着殖民地的不断扩张,法国占据了北美大片的土地,建立了从今天魁北克一直到墨西哥湾的大片领土,并将之命名为「新法兰西」。

与此同时,英国也开始在北美建立殖民地,包括著名的最终独立为美国的北美13块殖民地。随着两国殖民地的扩张,两国间的一战在所难免。

英国和法国本来在欧洲就有百年情仇。两国不同的语言文化,不同的宗教传统,最终在北美殖民地的争斗中兵戎相见。

这场开始于1754年的战争最终引发英法北美战争。1756年,战争扩大至欧洲乃至全球,成为七年战争的一部分。最终在1763年,法国与英国签署巴黎合约,法国失去大部分的法属加拿大,法属路易斯安那。居住在此的法国人或返回欧洲,或迁移至魁北克。英国也确立了北美霸主的地位。

但是骄傲的高卢人怎么会轻易言败。虽然被迫接受了英国的管制,但是身居英国控制地区的法国人依然坚守自己的语言文化和宗教信仰传统。在加拿大建国后,法国人更是积极争取更大的自治权。

1960年代,魁北克爆发寂静革命。魁北克政府从教会手中接管了各种公共服务体系,整个社会也从宗教占主要控制权的社会开始向世俗化社会转变。在整个社会转型的时期,魁北克人的身份认同也开始发生变化,从原来自认为法裔加拿大人转变成魁北克人,并认为魁北克不同于法国也不同于加拿大,应该成为独立的国家。

在这个方面,法国也没有少耍小心眼。正如同英国经常鼓动其他国家的分离主义运动,法国也明里暗里地鼓动魁北克的独立分裂思潮。1967年,时任法国总统戴高乐在访问满地可出席世博会的时候,在市政厅出人意料地发表魁北克自由万岁的演讲。他当时高喊「满地可万岁!魁北克万岁!」(”Vive Montréal ! Vive le Québec !”),「自由魁北克万岁!法国人的加拿大万岁!万岁!万岁!法国万岁!」(”Vive le Québec… libre! Vive, vive, vive le Canada français! Et vive la France!”)。这激起了当地魁北克人对自己文化语言的强烈自豪感。这股被成功撩起的独立思潮运动,大大激励了魁北克的分离主义力量。

但当时的加拿大政府对此强烈反应,时任总理莱斯特·皮尔逊当即谴责这一言论,并宣称:「加拿大人不需要被解放。」戴高乐也因此提前结束访问加拿大,返回巴黎。而他本人也被加拿大政府列为不受欢迎人士。加法关系也因此降到低点。

被撩起的独立思潮开始在魁北克暗潮汹涌。1970年,以独立为目标的魁北克人党成立,并于1976年成为省议会的绝对多数党。该党通过101法案,使得法语成为魁北克的唯一官方语言,并限制英语在该省的使用。

同年10月爆发十月危机。独立组织魁北克解放阵线在10月5日绑架了魁北克省劳工部长皮埃尔·拉波特和英国驻满地可贸易代表詹姆斯·克罗斯并对政府提出6大诉求。对此,时任总理皮埃尔·杜鲁多可没对他们谈民主人权,而是用强硬的态度宣布戒严。最终该事件以拉波特被杀而克罗斯被释放而解决。魁北克解放阵线则因为这次危机过于暴力而失去支持。和平独立渐成主流。

1976年,魁人党再次赢得多数席位,开始再接再厉开始向独立方向迈进。该党通过《主权-结合(sovereignty-association)》方案组织了1980年的魁北克独立公投,但最终以60%反对遭到否决。

1994年魁人党再次赢得多数席次之后,又开始推动1995年独立公投。最终结果是赞成独立的以49.42%比反对50.58%落败。这个1%的差距让当时的加拿大联邦政府吓出了一身冷汗,国家分裂的威胁已经近在眼前。1996年9月,时任总理让·克雷蒂安委派政治学家斯特凡·狄安向最高法院提交三个问题,以厘清最高法院魁独案裁决的所引发的宪法争议,并希望从根本上根除独立公投的法理依据。

这三个问题包括:一、以加拿大宪法为本,魁北克国民大会,立法机关或政府是否有权单方面的在法理上脱离加拿大?二、国际法是否赋予魁北克的国民大会,立法机关或政府可以有权单方面进行魁北克脱离加拿大的行为?关于此,在国际法上是否赋予魁北克的国民大会,立法机关或政府自决权力以法理上单方面的从加拿大独立?三、魁北克的国民大会,立法机关或政府法理上独立的权力在民主与国际法冲突的情况下,在加拿大何者应优先考量?

最终最高法院作出结论表示魁北克没有权力单方面独立。之后下议院提出《清晰法案》,指出一个省在办理独立公投时,必须有「清晰」的意愿(是否清晰则依照下议院的裁决),而且结果必须是绝对多数,而不能只是50%多一人的相对多数。这就从根本上断绝了魁北克仅凭单方面举行公投,并根据相对多数就可以脱离联邦的可能。

魁北克的分离势力虽然得到了控制,但是分离主义的伤痛仍然一直悬在加拿大人的心中。因此这次加西几个省份又提出独立口号的时候,其他省份加拿大人的心里估计也是五味杂陈。

此次提出独立口号的是阿省。众所周知,加拿大是个产油国,而阿省则是加拿大石油产业的输出省,也因此,阿省一直是加拿大下金鸡蛋的鸡——阿省人每年上缴联邦大量的税收用以志愿其他省份。正所谓同富贵易,共患难难。在全球油价低迷的今天,收入大减的阿省仍然要承担援助其他省份的重任,阿省人的不满也不足为奇了。在加之联邦政府不断以环保为由威胁要减少阿省的石油产量,阿省对独立的支持也在选举后大幅飙升。他们甚至认为加入美国成为第51个州可能都比留在加拿大更好。

虽然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阿省和萨省人民支持独立的意愿只有33%和27%,均为历史新高。但联邦政府要面对的难题,估计会持续一段时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