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自杀魔咒:经济发达的背后,是千疮百孔的社会


韩国的自杀魔咒:经济发达的背后,是千疮百孔的社会

韩国人在如此大的社会压力下,已经达成了一种共识,一旦自己失败,就会放弃生命。


无相财经出品




仅仅1个多月的时间,3位韩星崔雪莉、具荷拉、车仁河先后自杀身亡,人们不禁追问,韩国娱乐圈到底怎么了?


其实这不单单是韩国娱乐圈的问题,人们都以为韩国是一个经济大国,却忽视了,它也是一个“自杀大国”。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12年的卫生统计数据,韩国的自杀率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立陶宛,每10万人中就有29.1人自杀。


韩国的自杀魔咒:经济发达的背后,是千疮百孔的社会


其中,“年龄别死亡原因”统计,呈现出了更为悲观的一面——韩国中壮青年时代(10-39岁)死亡的主要原因,全以“自杀”独占鳌头!


2016年韩国统计约有13092人死于自杀,平均每40分钟就有一人寻短见,每天有将近36人走上不归路,这比发生交通事故所导致的死亡人数还要高。


韩国怎么了?让我们抛开经济繁荣的假象,一探究竟!


1. “出世”之路异常艰苦


韩语有一个词为“出世”(출세),意指出人头地。


出世,意味着韩国大学生毕业,进入了好的公司上班,或者是在职场升官发财。


然而,韩国人的“出世”之路可谓相当艰辛。


根据韩国2013年针对大学应届生所做的调查——“新进员工聘用统计”资料,韩国的就业市场平均竞争率是1:28.6。


即一个应届生,要和将近29位竞争者来竞争一个工作机会。


再者,100名投简历应职者中,只有11.5人能通过公司初步的书面资料审查与笔试,第一关合格率约为一成,最终通过第二关面试,顺利进入公司的人,100人中也只剩约3.5人,职场就业竞争异常激烈。


韩国的自杀魔咒:经济发达的背后,是千疮百孔的社会


因此,有些应届生为了能顺利通过各大公司的面试,不惜耗费巨资去“整容”,相信大家都知道,韩国的整容产业之盛,是世界第一的。


而不想整容的呢,则是花大笔金钱,来到脍炙人口的“面试补习班”进修,学习面试服装仪容、答题技巧。


还有的人,飞到国外学语言,增进自身外语能力,祈求回到韩国求职,在各大公司面试这一关,能替自己加分。


找工作难,工作后的竞争更难。


2017年的一项调查指出,当韩国15岁至24岁青少年的失业率,竟高达10.7%,为2000年以来最高失业人数纪录,且失业问题仍在持续恶化。


而在如此残酷的竞争下,韩国大部分的公司职工居然没有健全的职场保障和保险,企业喜欢雇佣合同工,方便随时让他们走人……当然,这些又是另一段值得书写的故事了。


2. 苦不堪言的教育费


说完年轻人的故事,再来说小孩。


在韩国孩子的求学阶段,“出世”意味着参加“大学修学能力试验”(即高考),顺利考上国立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延世大学——S.K.Y.三大名校。


因为,在韩国人心目中,家中孩子能考上一所好大学,无疑就能保障毕业后,未来的出路与工作。


韩国人和中国人一样,信奉“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很多父母都省吃俭用为他们投入大量教育费。


要知道他们的教育费,可比中国高多了!


韩国的自杀魔咒:经济发达的背后,是千疮百孔的社会


根据2013年韩国统计处数据显示,保守估计,每位韩国人从呱呱落地到大学毕业,一个家庭平均要负担的养育费,就超过了3.1亿韩元(折合人民币约183万元)。


其中“教育费”占到了家庭总收入比重的33.1%,光是小孩子补习的费用,就超过总教育费的58%以上。


其中,家庭月均收入未达1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901元)的低收入家庭,投资在小孩子身上的补习费,可谓少之又少,只有约6.8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01元),相较于月均收入在7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1311元)以上的高收入家庭投资在小孩子身上的补习费42.6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514),可说是落后一大截,差了六、七倍之多。


如此大的悬殊,就造成了韩国阶层的进一步固化。


在电影《寄生虫》里,就反映了韩国上层家庭和底层家庭教育环境的天壤之别!


韩国的自杀魔咒:经济发达的背后,是千疮百孔的社会

(电影《寄生虫》剧照)


而且,顺利地把小孩子送上大学,大人们就可以松口气了吗?不!


他们的大学学费负担比例是世界第一。


韩国的大学学费相较于中国,可以说贵上好几倍,更麻烦的是,学费每年还在持续上涨。


根据韩国近十年的资料,2011年韩国196间四年制大学,私立大学一年平均学费是768.6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5359元),公立大学学费为443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6144元)。


而且无论公立还是私立大学,这些年的学费还在上涨,平均每年涨1000元以上。


2013年首尔内的普通家庭,月平均收入是444.7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6244元)。


换句话说,一个家庭得不吃不喝一个月,才有能力帮小孩子缴上公立大学一年的学费,两个月不吃不喝,才能供应出小孩上私立大学的学费。


因此,2012年的数据显示,韩国整年度GDP有将近2.6%是用在大学教育费上的,同时韩国的个人负担学费比率是1.9%,压倒性地成为世界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若是家中条件无法正常负担孩子学费的,这些家庭的学生只能背上高额的“学贷”。


3. 不得不说的社会霸凌


说起韩国的社会霸凌,受害者主要分两个对象:学生,成人。


先说学生,韩国的学校霸凌情况可谓触目惊心!


2017年9月,韩国SNS社交群内疯传一张不堪入目的血腥照片,这就是引发社会大众关注的“釜山女子中学集团霸凌事件”。


事件起因是五位国中生,主嫌疑人为郑有美,殴打年仅14岁女学生,被害者后脑勺头发被撕掉将近一大半,耳朵被烟烫,脸颊也被巴掌打到不成人形。


更让人愤怒的是,加害者在犯案后还兴高采烈地传送照片给友人看,事后还与三五好友,一同逛街购物,放松心情。


恶行引起了韩国社会众怒,各地兴起了“废止青少年法运动”,表示要降低刑事责任年龄。


其实类似的现象,在韩国十分常见,韩国许多导演也拍摄过相关题材的电影,如2017年的《蚯蚓》,片中描述身心残障的父亲,替在学校内惨遭同学戏弄、轮奸的女儿复仇。


韩国的自杀魔咒:经济发达的背后,是千疮百孔的社会

(电影《蚯蚓》剧照)


而她的女儿,明明没有过错,但总是被要求道歉,被要求检讨。


女孩嘴里呼喊着“难道,贫贱就是一种罪吗”“没有钱,难道我们就不可以抬头挺胸地生活着吗”等话语,深沉地控诉着社会。


韩国的自杀魔咒:经济发达的背后,是千疮百孔的社会


电影里还有一幕,犯案的男学生们,面无悔意表情狰狞地对女孩说,反正他们这种未成年犯了案,被抓到也大不了是转学罢了,肆无忌惮地继续践踏女孩的肉体与心灵。


最终,女孩受不了凌辱,自杀了。


根据韩国暴力防制基金会2014年的调查,超过56%的学生,曾因为校园暴力、霸凌,饱受身心摧残。


再说成人。


韩国社会自古以来非常重视长幼、阶级之分,在校园如此,在社会更是如此。


我们就以韩国娱乐圈为例。


在韩国,新人看到前辈要远远地90度鞠躬。


明星周震南在韩国当练习生的时候,就因为无意识把手机摔在桌上,让老板听见,直接被扇耳光。


所以这些看似光鲜亮丽的明星,其实都是大佬们的打工仔,而且一旦过气,就基本没什么收入可言,生活压力巨大。


于是我们几乎每年都看到了艺人自杀的新闻,崔真实、张紫妍、朴龙夏等数十位韩国艺人都是自杀身亡的。


韩国的自杀魔咒:经济发达的背后,是千疮百孔的社会


其实,不仅仅是娱乐圈,整个韩国都是这样的情况,甚至国家元首自杀事件也曾发生过。


比如素有“人权总统”之称的卢武铉,就是为了表明自身清白而自杀,韩国的总统也一直是高危职业。


4. 孤独与贫穷,韩国老人没法安度晚年


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韩国,老人自杀率也占据着世界第一。


统计显示,在韩国,每10万名65岁至74岁老人的自杀人数为81.8人,比日本的17.9人、美国的14.5人高出5倍之多。而75岁以上韩国老人的自杀人数每10万人之中高达160人。


究其原因,自杀者之中独居或无可依靠亲人的老人比率较高。在步入老年之后,他们在心态上感觉被社会遗弃,非常失落。


韩国的自杀魔咒:经济发达的背后,是千疮百孔的社会


在韩国,65岁以上老人居住的家庭之中,三代同堂的仅有27.3%,老夫妻或独居老人的家庭高达68.1%。


还有的老人,是因为经济上的困顿,觉得走投无路最终选择自杀。


例如,2012年,有一位自杀身亡的78岁老太太,在遗书上表明她是因为被取消领取基本生活补助金资格而死。


此外,韩国独居老人的贫困率为76.6%,是经合组织会员国平均值的3倍。


2018年,韩国独居老人达137万人,而其中接受政府补助者才20万人左右。


5. “自杀大国”的自嘲


其实说起韩国的自杀,最让无相君印象深刻的,还是2012年,韩国把汉江上的麻浦大桥更名为充满希望的“生命大桥”。


韩国的自杀魔咒:经济发达的背后,是千疮百孔的社会

(“生命大桥”)


根据统计,在2007年到2012年的6年期间,来到麻浦大桥跳江的人数就高达上百人,这让麻浦“自杀大桥”的恶名不胫而走。


然而,才改名不到一年的时间,来到“生命大桥”处跳江自杀的就有93人,比改名前每年的自杀人数还高出6倍之多!


而韩国的民众也早就开始自嘲,韩国是“自杀国”。


这样的自嘲,让无相君不禁想起,杜尔凯姆《自杀论》的一句话:


“一个社会内的群体自杀,并非仅仅起源于一件或两件个人事件,这些事件更像起源于群体决心,一种纯粹的社会共识。”


显然,韩国人在如此大的社会压力下,已经达成了一种共识,一旦自己失败,就会放弃生命。


这样的习以为常,形成寂静的自杀回响,才是造成韩国人自杀的最主要原因。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有一项调研表明,韩国20到30多岁的群体,有移民意愿的人占比高达80%,40到50岁的群体,有移民意愿的人占比也高达72.4%,而50岁以上的人这个数字也接近五成。


为什么韩国明星喜欢来中国发展,也就解释得通了。


2015年,韩国有一本书大卖,名叫《因为讨厌韩国》。


韩国的自杀魔咒:经济发达的背后,是千疮百孔的社会


书中描写一位名叫季娜的韩国年轻女孩,离开韩国去澳洲度假打工的故事,其中有这样的对话:


“为什么离开韩国?”


“因为讨厌韩国、因为没有办法继续在这里生活下去。”


“为什么你不爱自己的国家?”


“因为国家也不爱我啊!坦白说,国家根本不关心我这种人吧。国家总说自己供我吃、供我穿、保卫我生命安全,可是我也同样遵守法律、接受教育、诚实缴税啦……国家只会疼惜能够让自己发光发热的份子,像金妍儿、三星电子之类的!”


我想,这就是世界自杀率第二的韩国民众,最真实的心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