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出資產收購計劃,35.95億元債券違約的東旭光電仍復牌跌停,閃崩時刻開始?

因中期票據違約於11月19日早間緊急停牌22天后,12月10日,東旭光電(000413.SZ)宣佈復牌,收穫一字跌停,截至發稿報4.32元/股。

兩個月前,這家液晶玻璃基板行業龍頭未能如期兌付三個中期票據(“16東旭光電MTN001A”、“16東旭光電MTN001B”、“16東旭光電MTN002”)的應付利息及相關回售款項,合計金額35.95億元,身陷債券違約風波。

令人詫異的是,截至2019年三季報,東旭光電賬面上躺著183億貨幣資金,卻還不出35.95億元的債務。

復牌的同時,東旭光電拋出了一份資產收購方案,試圖恢復市場信心。

東旭光電稱,擬向控股股東東旭集團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743項專利及專利申請的所有權,發行股份的價格為4.75元/股,具體交易金額待定。

然而,機構卻更多表明瞭態度,目前已有11家基金公司下調東旭光電估值至1.65元,相當於其停牌前收盤價4.8元的10個跌停。

那麼,收下一個跌停的東旭光電,是否將繼續面對閃崩時刻?

擬購買大股東的743項專利資產

早在11月25日晚間,東旭光電公告稱,目前正在籌劃向控股股東東旭集團發行股份購買其資產的資產重組事項。

12月10日的公告進一步披露,東旭光電擬購買控股股東的743項專利,均是公司目前正在使用的與光電顯示材料業務相關的專利,大部分已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專利局授權,部分正在申請中。

東旭光電強調,由於此次交易標的資產的資產總額、資產淨額將不高於上市公司2018年合併財務報表資產總額、資產淨額的50%,不構成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也不構成重組上市。

一度被市場視為光電顯示材料行業龍頭的東旭光電,擁有中國第一、全球第四的液晶玻璃基板生產能力,同時橫向佈局蓋板玻璃原片、曲面蓋板玻璃、車載蓋板玻璃、光學膜片、彩色濾光片等其他核心光電顯示材料,卻因債務危機閃了腰。

東旭光電錶示,此次收購系列專利,為公司主營業務液晶玻璃基板及其裝備專用專利,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資產與業務完整性將進一步增強,持續盈利能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35.95億元債務壓身,機構下調估值至10個跌停

東旭光電在收購的公告中也提到,2019年11月、12月,公司因資金暫時出現短期流動性困難,未能如期兌付三個中期票據應付利息及相關回售款項,合計35.95億元。

回溯11月18日深夜,上清所連發兩份公告稱,未收到東旭光電發行的中期票據付息兌付資金,涉及債券分別為“16東旭光電MTN001A”以及“16東旭光電MTN001B”。

第二天早上,東旭光電宣佈緊急停牌,並公告稱,由於公司資金暫時出現短期流動性困難,致使上述兩個品種未能如期兌付應付利息及相關回售款項。合計應付本息20.1億元。

11月25日,東旭光電旗下的“16東旭光電MTN002”也被曝出無法按期兌付,與此同時,東旭光電公告稱,鑑於公司旗下子公司達120多家,銀行賬戶多達千餘戶,涉及銀行多,地域廣,短期內無法完成對全部銀行的資金存儲情況核查,向深交所申請延期回覆。

令人不解的是,陷入債券違約風波的東旭光電,截至2019年三季報,賬面上躺著183億貨幣資金。

儘管東旭光電稱,“目前,公司正在與債權人協商,力爭儘快支付相關本金和利息”,但還是遭遇了多米諾骨牌效應。

截至12月9日,廣發基金、諾安基金、工銀瑞信基金等11家基金公司下調東旭光電估值至1.65元,相當於公司停牌前收盤價4.8元/股的10個跌停。按此估值,東旭光電的總市值將從停牌前的275億元驟降,至94.55億元。

此外,天弘基金下調東旭光電估值至3.5元,相當於3個跌停。

與此同時,東旭光電的部分債券評級也遭下調。

11月20日,聯合信用評級將公司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由AA+下調至C,將“15東旭債”債項信用等級由AA+下調至CC。另外,中誠信國際將“16東旭光電MTN002”的債項信用等級由AA+下調至CC。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