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一般?這些刺激汽車消費政策為什麼難落地?

效果一般?這些刺激汽車消費政策為什麼難落地?| 中國汽車報

效果一般?這些刺激汽車消費政策為什麼難落地?| 中國汽車報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最新產銷數據,1—10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為2044.4萬輛和2065.2萬輛,同比分別下滑10.4%和9.7%。車市的表現可謂“寒氣逼人”,行業人士對今年車市總體的銷量預期很難樂觀。我國汽車市場已經由增量市場轉變為存量市場,汽車消費低迷,市場亟需鼓勵消費政策。“汽車消費在整個經濟中所佔的比重比較高。但現在看來,汽車消費依舊處於很差的局面,啟動起來也比較困難。”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19年出臺的刺激消費政策沒有完全落地。”

效果一般?这些刺激汽车消费政策为什么难落地?| 中国汽车报

全年出臺多項政策促成汽車消費

1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商務部等十部委聯合印發了《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針對促進汽車消費提出了六個方面具體要求,涉及汽車下鄉、皮卡進城、二手車銷售、購車指標盤活、老舊汽車報廢更新、新能源貨車通行管理等多個層面。

6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商務部聯合發佈《關於印發〈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年)〉的通知》,該政策完善了二手車流通管理政策,支持條件成熟地區開展二手車出口。

8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明確了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推進農村車輛消費升級、培育汽車特色消費市場、加快二手車流通等幾方面實施措施,更明確提出實施汽車限購的地區要

結合實際情況,探索推行逐步放寬或取消限購的具體措施。

10月份,國務院對外印發了《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後調整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推進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了保持增值稅“五五分享”比例穩定,調整完善增值稅留抵退稅分擔機制,後移消費稅徵收環節並穩步下劃地方三項改革措施。

11月份,在國家發改委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發改委新聞發言人提出了“穩住汽車等消費大頭,破除汽車消費限制,調整汽車限購政策”等內容。

因地制宜實施政策 需平衡好多方利益

效果一般?这些刺激汽车消费政策为什么难落地?| 中国汽车报

可以發現,刺激汽車消費的多項舉措大都集中在汽車下鄉、二手車市場、放開限購等方面。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顧問杜芳慈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採訪時提到,“現在要推動二三四線城市,甚至是農村地區的汽車消費。”不過,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逐步成熟,汽車下鄉政策很難再取得當初的效果。“政策的指導性比較強,但實際操作性比較差。”崔東樹告訴記者,“地方政府或者各方面推動起來並不積極,這些都是政策落實需要解決的難題。”

另外,放開限購作為外界期盼的刺激汽車消費的“利器”,2019年,不少城市積極響應了"放寬汽車限購"政策,例如貴陽、廣州、深圳等地,分別以取消搖號購車、增加普通車增量指標以及新增額外指標等方式,來刺激當地汽車消費。對於放開限購這項舉措,杜芳慈則認為需要根據具體城市情況分析。“像北京這樣的大城市,決定市場走向的最大因素是交通擁堵和環境汙染,而不是刺激消費。這也導致了無法達到效果。”杜芳慈表示:“要從多個維度和角度去看待刺激汽車消費和放開限行限購這兩件事。”對此,崔東樹表示:“地方

政府因一定利益的推動,對汽車消費鼓勵的態度會越來越清晰,可能會推動限行限購的解除。不過,車輛越多,汙染越嚴重,地方政府的責任就越大。地方政府需要理順消費邏輯,讓促進汽車消費和其得到的利益相匹配。”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究報告認為,持續的稅收結構改革,能夠從根本上解決消費問題。在10月份實施的第三次稅制改革中,涉及到消費稅改革的重要方面是:將部分在生產(進口)環節徵收的現行消費稅品目逐步後移至批發或零售環節徵收。行業人士表示,這將使汽車銷售成為地方政府的重要增收項目,有利於拓展地方收入來源,促進地方改善消費環境,對汽車市場是利好的消息。不過,未來隨著消費稅改革範圍逐步擴大,才會涉及到汽車行業,短期內還無法看到成效。

對於明年的情況,崔東樹表示:“政策出臺之後能不能達到相應的效果應另當別論。根據目前的情況,明年肯定還會繼續出臺政策。如何確保政策落地,需要考慮政策和地方

政府利益之間的平衡關係。”另外,崔東樹建議,“刺激汽車消費需要給老百姓一些實際的利益,比如購車可以抵個人所得稅。雖然沒有佔很大的比重,但能夠給消費者一些實質性的支持。”

爆料熱線

010-56002742;qcb010@163.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