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王子文首曝感情史:沒有哪個女性,能徹底擺脫離婚的陰影

32歲的王子文最近在《女兒們的男朋友》裡,表示很羨慕秦沛溫暖的家庭氛圍,談及自己的原生家庭時顯露心酸:

“跟爸媽沒事從來不聯繫”

“獨立都是被逼出來的,因為很少有人關心”

32歲王子文首曝感情史:沒有哪個女性,能徹底擺脫離婚的陰影

這讓很多人都很心疼,大家甚至開始討論“如何消解原生家庭帶來的創傷”。

其實,很多人都以為王子文還是像《歡樂頌》裡的曲筱綃一樣,是個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鬼馬精靈,王子文卻不是。

15歲的時候,王子文一個人從大老遠的成都跑到北京,被歌手黃格帶著參加歌手練習生培訓,進入中韓少女組合:

“第一天,下飛機到住地剛放下行李,就被要求去跑步,我連球鞋都沒帶,韓國教員說就穿你的鞋跑。

於是我們就繞著望京新城的外圈跑,大概有3000米,是那種全速跑,我上學時800米都不及格,但是他說如果你今天落下了,那全體受罰。

必須硬撐,兩個小時前我還在成都過著閒散的生活,都不明白怎麼跑這兒受摧殘來了。”

可以說王子文獨立性很強了。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王子文的父母,在王子文6歲的時候就離婚了。

王子文因此也會更在意周圍人的情緒變化,懂得換位思考,從而變得很敏感。

王子文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王子文5歲那年,因為父母經常吵架,她小小年紀就成了中間的和事佬。

有一次她拉著爸爸媽媽去外婆家,然後把他們關在一間屋子裡,希望他們多交流,時不時還拉開門聽聽有沒有好的結果出現。

6歲那年,有一天母親還是帶著家當離開了,子文看到滿屋的狼藉,開始一個人收拾家裡的殘局。

王子文小小年紀的獨立,讓人心疼。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多多少少地帶上了原生家庭的烙印,不少人甚至帶著童年的創傷,和這個世界打交道:

明明嫁給了一個溫暖體貼的老公,卻時不時還是很焦慮,希望對方能再多給自己一點愛;

明明很希望和老公親密和諧相處,但有時候總是覺得若即若離,很膈應;

明明期待和對方建立深厚的親密關係,卻總是敗在自己的退縮裡……

32歲王子文首曝感情史:沒有哪個女性,能徹底擺脫離婚的陰影

如今,“原生家庭”這個概念已經普及到爛大街的程度,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童年時期父母的教養方式,對一個人性格、三觀乃至人生中的各種關係,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而現實情況是,我幾乎從來沒見過全然成長在幸福氛圍裡的孩子。但當我們過分強調原生家庭對人一生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把成年後的所有境遇(多數是負面的)都歸結於父母的問題。

我離婚3次了,大概是因為我父母的婚姻不幸。

父母皆禍害……

也許,你也會把自己的不幸歸結於原生家庭的創傷,但看過訪談節目《不可說》關於丁克的這期,你也許會有不同的看法。

01幸福,不問出身

32歲王子文首曝感情史:沒有哪個女性,能徹底擺脫離婚的陰影

這是三對陌生人之間的對談,對談的爭議點在“是否丁克”。

三個人始終堅持丁克,另外三個人則持不同觀點,但這6個人有一個共同點:都來自各自不幸的原生家庭。

簡單粗暴的家庭教育,不合格的父母,痛徹心扉的傷害,但是長大以後的他們,卻走向了相反的人生。

先看看因為原生家庭的不幸福,而選擇丁克的3個人。

▍李座峰,39歲,丁克,曾有人對他說:丁克是反人類罪。

之所以不要孩子,來自父親給自己的陰影。父親在他心中,一直是一個恐怖的存在,很小的時候就給他立各種規矩,不聽話就挨耳光,一個接一個。

32歲王子文首曝感情史:沒有哪個女性,能徹底擺脫離婚的陰影

你會害怕自己做父親的時候,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李座峰說:對。

完全沒有共同語言的父母,以及粗暴的父親,讓他對婚姻和孩子失去了信心。

32歲王子文首曝感情史:沒有哪個女性,能徹底擺脫離婚的陰影

▍方曉,已婚,丁克。

因為小時候的經歷,早熟,明白一個孩子對自己來說是很大的負擔。

父母吵架會說:因為你,我們不能去追求更好的生活。

我不知道我當父母之後,能不能給孩子這麼多東西。

32歲王子文首曝感情史:沒有哪個女性,能徹底擺脫離婚的陰影

▍楚忱,單身,丁克。

她成長在父母嚴厲的家庭,“你不能有要求,給你什麼就吃什麼。他們給我買的一副乒乓球拍,我考試得雙百買的,現在還在我家。”

你跟媽媽不談心嗎?

不談。

32歲王子文首曝感情史:沒有哪個女性,能徹底擺脫離婚的陰影

在原生家庭中感受到的氛圍,和後來的人生經歷,導致他們決定不在這個世界上留下自己的子嗣,這個決定無疑帶著原生家庭的烙印。

但是,節目中的另外3位嘉賓,同樣成長在不幸的家庭中,卻活出了另一番模樣。


▍李娜,現在是3個孩子的媽媽,曾經為做試管嬰兒,花了700萬。“我就是要生。”

32歲王子文首曝感情史:沒有哪個女性,能徹底擺脫離婚的陰影

她從小成長在父母的打罵聲中,最惡劣的一次是被刀架在脖子上,不准她哭。因為成長在不幸的家庭,所以她格外認真地要靠近幸福——

“我小時偶家庭是離異的,家庭生活很不幸福,很早出來打拼,當然是希望早一點有一個溫暖的家會比較好。”

所以就算冒著生命危險,她也要生孩子。

32歲王子文首曝感情史:沒有哪個女性,能徹底擺脫離婚的陰影

▍嚴旭,31歲,兩個孩子的媽媽。

小時候父母離異,但不影響她成年後的幸福。

32歲王子文首曝感情史:沒有哪個女性,能徹底擺脫離婚的陰影

▍王嫣雲,26歲,一個孩子的媽媽。

她也是父母離異,只能被動地順從父母分離帶來的後果,而孩子的到來,讓她意識到,做父母是一件有主動權的事,她要成為媽媽,告訴她原生家庭的父母,什麼才是真正的好父母。

有了孩子,像撿了彩票一樣。

32歲王子文首曝感情史:沒有哪個女性,能徹底擺脫離婚的陰影

類似的不幸,卻導致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生觀:一種是,我相信我能創造自己的幸福;另一種是,我再努力也只會重複不幸。

這些,都是原生家庭刻在我們身上的烙印,沒有人可以避免。幼時的你,只是一張白紙,只能任別人在上面塗塗畫畫而沒有反抗的餘地。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視頻下面的一條評論:

“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亦會變成惡龍,餘生我將傾盡全力避免成為像他們一樣的人。”


我經歷過它,但我未來可以選擇不成為它,這就是原生家庭交給我們的功課。


02如何讓自己活得更輕鬆一些

32歲王子文首曝感情史:沒有哪個女性,能徹底擺脫離婚的陰影

當我們不幸的成長於負面能量的原生家庭,與其把所有矛頭都指向父母,抱怨和指責父母的不是,活在父母的陰影之中,不如主動掌控自己的生活。

就像王嫣雲一樣,你的每一天都可以像中彩票一樣,掌握主動權,把幸福活給自己看。

  • 1.重新認識自己

武志紅在《身體知道答案》一書中提到:

“假若父母喜歡否定自己的孩子,結果這個孩子進入學校後,就會有‘我是一個失敗者’的自我意象,而他為了捍衛這個自我意象,成績會一塌糊塗,這反過來又成了支持‘我是一個失敗者’的自我意象的證據。

所以,要想改變一個人的一生,關鍵不是去做積極的暗示,而是重塑自我意象。”

那麼,你需要做的,也許是把父母的那些評判和詛咒放到一邊,靜下心來和自己做聯結,

認真想一想你究竟是誰,你究竟想成為怎樣的人,你究竟想過怎樣的生活。

32歲王子文首曝感情史:沒有哪個女性,能徹底擺脫離婚的陰影

  • 2.對父母不含敵意但堅決

每次當我們探討原生家庭的時候,我發現很多童年經受過心理創傷的孩子,成年以後對父母帶有極大的怨念。

有人會習慣性和父母對著幹,似乎是在以叛逆的方式去爭奪自己的主權;

有人極力想要扭轉父母的觀點和想法,希望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有人乾脆逃得遠遠的,不願再和父母有任何的溝通甚至瓜葛。

我有一個朋友,多年前早已考取了二級心理諮詢師,但是至今和我聊到自己那個強勢的媽媽,重複最多的一句話依然是:

“我真搞不懂,我跟她講了那麼多道理,她為什麼就是不能改變呢。”

然而,當我們提及原生家庭的課題,也許首先需要認識到,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無法真正改變一個人,我們能做的只能是調整自己的心態和應對方式

事實上,如果你真的相信自己,真正能夠看到自己的價值,那麼,你不會再去刻意強求父母的認同,不會再那麼在意父母的想法。

心理學家科胡特提過一個說法:“

不含敵意的堅決”。在對待自己的父母時,你也許可以嘗試這個態度。

32歲王子文首曝感情史:沒有哪個女性,能徹底擺脫離婚的陰影

3.你可以讓自己活得輕鬆一些

坦白講,我自己其實也揹負著典型的原生家庭課題。《不可說》中提到的,父母的嚴苛與強勢,習慣性的批判與指責,

那些類似的痛苦場景,如今依然歷歷在目。

很多年前剛接觸心理學時,每次看到涉及原生家庭的深刻影響,我都感同身受,恨不得把書捧到父母面前,痛訴他們當年的教養方式給我造成的心理陰影。

那些委屈和不甘都是真實存在的,那些無奈和悲傷都無從遁形,我一度為自己感到絕望,覺得為什麼會遇到這樣不通情理的父母,甚至會自憐自艾的覺得自己活得毫無意義。

直到後來,我看到一句話:別人以你不喜歡的方式對待你,那一定是你允許的。

我很認真地反思:

為什麼父母總是否定我的價值,其實我自己內心也沒有真正認可過我自己;

為什麼父母總是強勢安排我的一切,其實我自己也沒有真正讓他們放手的資本。

當我開始看到自己內心的怯懦和卑微,我開始能夠理解父母的強勢和霸權,看到他們在錯誤的表達方式下,隱藏的那些擔憂和無力。

同時,那麼多年以來,我突然意識到,在我對他們的怨恨之下,原來也掩藏著愛與期待。

我開始試著去接納這樣的事實,包括我們彼此對對方的傷害,我們都在以錯誤的方式處理這段親子關係。

當你能夠理解事情的癥結,一些心結哪怕暫時不會那麼容易化解,至少你會讓自己釋然和豁達一些。

32歲王子文首曝感情史:沒有哪個女性,能徹底擺脫離婚的陰影

電影《我殺了我媽媽》講述了十六歲的兒子和媽媽“相愛相殺”的糾葛。青春期碰撞更年期的狀態,兩代人的隔閡,在最敏感的年紀遭遇最難體諒的境地。

片中,兒子雖然從始至終無數次對媽媽咆哮“我恨你”,但每一句狠話的後面都掩藏著難以割捨的深愛與無助。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在內心對媽媽的一段表白:

親愛的母親,我只信任你

這個迷惑人的世界上到處都是陷阱和漩渦

把我脆弱的小舟傾覆

我多想一直躲在你溫柔的懷抱裡

永遠都幸福快樂

愛,最偉大,也最容易帶給我們困惑與痛苦,卻終究是化解這種痛苦的唯一解藥。

原生家庭必然會是伴隨我們一生的課題,需要在漫長的歲月裡慢慢地和自己磨合。不幸的原生家庭也許會讓我們走得蜿蜒而艱難,但不妨礙殊途同歸的幸福。

幸福是一種選擇,更是一種能力。能量都是相互的,仇恨只會吸引仇恨,敵意只會招致對抗,唯有愛,才能吸引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