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市人民醫院」成功救治濱州市胎齡最小、體重最輕早產兒


「濱州市人民醫院」成功救治濱州市胎齡最小、體重最輕早產兒

人的生存極限是?

2017年11月,濱州市人民醫院“巴掌女孩”的故事曾經刷爆朋友圈。

胎齡26+2周,出生時體重僅650克的“巴掌女孩”倩兒,在濱州市人民醫院康復出院,她一直保持著濱州市最低出生體重兒的救治記錄。

直到2019年12月4日,胎齡24+3周,體重600克的皓然打敗“巴掌”姐姐在濱州市人民醫院創下的記錄。胎齡最低成活兒,最低出生體重兒,小傢伙刷新了濱州市兩項記錄。

事情還要從2019年9月11日說起,孩子母親因不規律下腹痛來院檢查,醫生診斷為難免性流產,立即安排住院。考慮到胎兒體重和胎齡過小,醫院產科和新生兒、小兒重症病區聯合成立了專門的救治小組,一場需要創造醫學奇蹟的搶救正式拉開帷幕。當天,皓然來到了這個陌生的世界,馬上進入新生兒、小兒重症病區。

9月12日0時09分,出生15分鐘後緊急入住新生兒、小兒重症病區。新生兒窒息、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徵、早產兒、超低出生體重兒……段皓然的入院診斷上赫然羅列著許多急危重的字眼。由於孕周小、體重低,各器官功能發育極其不成熟,併發症多,病情危急,皓然隨時有生命危險。

胎齡24周多,體重僅僅有600g,救治這樣的寶寶對醫護人員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談起小皓然的救治過程,參與救治的醫護人員至今心有餘悸。這樣的孩子生存條件要求很高,必須要恆溫、恆溼、安靜、清潔無菌的環境,因為短期內不能通過進食滿足營養需求,還需要臍靜脈置管和PICC輸注靜脈營養……從孩子出生到醫院這一路上要遇到許多的艱難險阻,孩子要闖很多的關口,首先是呼吸的問題,再就是預防出血,還有就是營養的問題,預防感染的問題,還有關閉孩子動脈導管穩定循環的問題,在治療過程中還要預防代謝性骨病和早產兒的視網膜病,以及支氣管肺發育不良的問題。其中任何一個問題一旦發生都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康復甚至威脅生命,何況這麼多的問題交織在一起,稍有差池,就會導致前功盡棄……

無數次危重搶救,24小時不間斷照看,“私人訂製”的治療方案。暖箱保暖、心電監護、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通氣、無創輔助通氣、低流量吸氧……呼吸關、感染關、營養關……生死之間,小皓然闖過了一道道難關自主呼吸,正常進食,體重長到2350克,各項生命體徵平穩。

“這麼小的孩子成活率肯定不高,當時特別害怕。但經過醫護人員的努力孩子要出院了,孩子也很努力,度過了這個難關,特別感謝這裡的醫護人員。”孩子父親段先生說。12月4日,小皓然出院了。這是生命奇蹟,這也是“愛”的接力。孩子的堅強,家人的堅持,醫護人員的堅守,一起賦予了弱小生命得以延續的力量。

在醫學上,懷孕24至28周之間出生的叫做“超早產兒”,出生體重小於1000克的,又稱為超低出生體重兒(ELBW))。此例超早產兒是濱州市人民醫院也是全市成功救治的最小孕周胎齡的早產兒,也是體重最輕的早產兒。從發育的角度,小皓然已經逼近了人類早產胎兒能夠存活的極限。這也標誌著濱州市人民醫院新生兒救治實現了新跨越。

「濱州市人民醫院」成功救治濱州市胎齡最小、體重最輕早產兒

【山東衛生與健康智庫】

「濱州市人民醫院」成功救治濱州市胎齡最小、體重最輕早產兒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衛生健康委原副主任陳嘯宏為山東省區域衛生髮展研究中心題詞

「濱州市人民醫院」成功救治濱州市胎齡最小、體重最輕早產兒

全國人大常委、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隴德為我省衛生健康行業權威刊物《健康》雜誌題寫刊名

供稿:郭慶花 編輯 :趙秋濛 發佈:趙倩 審核:李嘉舜 主任:戴文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