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山罰百萬!瀘沽湖保護全面升級,建立雲南四川跨省協商機制

近日,《麗江市瀘沽湖保護條例》獲雲南省人大常委會批准通過,將於2020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意味著,對瀘沽湖的保護將由《雲南省寧蒗彝族自治縣瀘沽湖風景區保護管理條例》的縣級法規,上升為市級法規。

開山罰百萬!瀘沽湖保護全面升級,建立雲南四川跨省協商機制

眾所周知,瀘沽湖一半在雲南寧蒗縣,一半在四川鹽源縣,絕美的自然風光與多彩的民族風情吸引著大量海內外遊客。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省級自然保護區、省級旅遊區、省級重要溼地,等等,它擁有多重耀眼的桂冠。

隨著時代發展,實施20多年的《雲南省寧蒗彝族自治縣瀘沽湖風景區保護管理條例》,早已難以適應保護工作的需求。

開山罰百萬!瀘沽湖保護全面升級,建立雲南四川跨省協商機制

因此,《麗江市瀘沽湖保護條例》應運而生。但由於"一湖跨兩省"、"一湖兩標準"、多重身份交織等複雜原因,該《條例》草案委託雲南省法學會作為第三方機構起草,是雲南省首次在地方立法中實踐了全國人大關於區域協同立法的要求。

開山罰百萬!瀘沽湖保護全面升級,建立雲南四川跨省協商機制

按Ⅰ類水標準保護 一級保護區禁止游泳洗車燒烤

《條例》明確,瀘沽湖水質按照Ⅰ類水標準保護。瀘沽湖保護實行河(湖)長制,保護範圍內的水資源、風景名勝資源等實行有償使用制度。

開山罰百萬!瀘沽湖保護全面升級,建立雲南四川跨省協商機制

按照功能和保護要求,《條例》將瀘沽湖保護範圍劃分為一級保護區和二級保護區。

其中,一級保護區為瀘沽湖水體及其最高運行水位水平外延80米內的範圍;二級保護區為一級保護區以外瀘沽湖徑流區的範圍。一級保護區內禁止新建、改建、擴建建築物、構築物;填湖、圍湖、建魚塘,網箱、圍欄(網)養殖等;電魚、毒魚、炸魚,放生外來入侵物種;在瀘沽湖水體清洗生產生活用具、車輛和其他可能汙染水體的物品;搭棚、擺攤、燒烤、野炊、露營;在湖內游泳;以及二級保護區內明確禁止的12項行為。

開山罰百萬!瀘沽湖保護全面升級,建立雲南四川跨省協商機制

二級保護區內則明確了12項禁止行為。

包括:砍伐、放牧、狩獵、捕撈、採藥、開墾、燒荒、開礦、採石、挖沙、取土、打井、修墳立碑等活動,開山破壞景觀、植被、地形地貌;建設嚴重汙染環境、破壞資源或者自然景觀的項目;修建儲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的設施;生產、銷售、使用國家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劇毒、高毒農藥和含磷洗滌用品;在入湖河道、溝渠傾倒糞便、汙水,丟棄農藥、農藥包裝物;向入湖河道、溝渠、河道岸坡及湖泊灘地排放、傾倒和填埋油類、酸液、鹼液、劇毒廢液廢渣;亂扔、傾倒、填埋垃圾以及丟棄畜禽屍體等廢棄物;規模化畜禽養殖;投放或者丟棄外來物種,種植不符合生態要求的生物物種;損毀、移動界樁,損毀防汛、水文、水利、氣象、環境監測等設施;酒吧、歌舞娛樂、音像店、棋牌室等經營場所產生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噪聲排放標準的邊界噪聲;其他汙染水體和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

開山罰百萬!瀘沽湖保護全面升級,建立雲南四川跨省協商機制

洗車最高罰千元 開山破壞面臨百萬罰單

在一級保護區填湖、圍湖、建魚塘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恢復原狀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可以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既不恢復原狀也不採取其他補救措施的,代為恢復原狀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承擔。

在瀘沽湖水體清洗生產生活用具、車輛和其他可能汙染水體的物品的,責令改正,可以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或者拒不改正的,處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搭棚、擺攤、燒烤、野炊、露營的處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或者拒不改正的,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湖內游泳則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

《條例》還規定,在二級保護區內,開山破壞景觀、植被、地形地貌的,將被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恢復原狀或者限期拆除,沒收違法所得,並處5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款;修墳立碑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開山罰百萬!瀘沽湖保護全面升級,建立雲南四川跨省協商機制

修建儲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設施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恢復原狀或者限期拆除,沒收違法所得,並處5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款;規模化畜禽養殖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拒不停止違法行為的,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並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責令拆除或者關閉;投放或者丟棄外來物種,種植不符合生態要求的生物物種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此外,《條例》還明確建立湖泊保護協商機制。

麗江市、寧蒗縣政府應與四川省涼山州、鹽源縣政府協商建立瀘沽湖保護協調機制,構建瀘沽湖共同保護治理工作格局,維護瀘沽湖生態環境。兩地還要加強協調聯動,按照統一法定水位、統一水質保護標準、統一監測等要求,開展水汙染聯防聯治,落實湖泊汙染防治目標責任。並建立聯席會議、聯合巡查督察、考核評價、水質分析研判、環境准入負面清單、信息共享、生態補償、公眾參與等制度,開展聯合執法、環保會商、聯合科研,協調解決跨界水事、漁事、水汙染糾紛。

開山罰百萬!瀘沽湖保護全面升級,建立雲南四川跨省協商機制

雲南九大高原湖泊治理頗有成效

在中國地圖西南部紅土高原上,雲南省境內面積超過30平方千米的湖泊有9個,被稱為"九大高原湖泊",亦稱“九大高原明珠”。

其中,撫仙湖、杞麓湖和星雲湖位於玉溪,滇池、陽宗海位於昆明,程海、瀘沽湖位於麗江,異龍湖位於紅河,洱海位於大理。九湖流域是雲南省人口最稠密、經濟最發達的區域,而且發揮著提供調蓄水資源、防洪澇和農業灌溉、旅遊觀光等多種功能。

無論是生態還是經濟,九湖對雲南而言都舉足輕重。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九湖水環境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汙染。

20世紀90年代以來,每年排入九大高原湖泊的汙水量達2.5億噸左右,佔雲南全省汙水排放總量的35.1%,九湖水體汙染加劇,水質急劇惡化,璀璨的"珍珠鏈"日漸黯淡。

開山罰百萬!瀘沽湖保護全面升級,建立雲南四川跨省協商機制

據云南省環境保護廳湖泊處負責人介紹,多年來,雲南省結合實際因湖施策,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科學治理的原則治理九湖。對水質優良的撫仙湖和瀘沽湖,堅持生態優先、保護優先原則,通過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施分區管理,實行源頭嚴控、過程嚴管、違法嚴懲和湖泊保護一票否決,確保了撫仙湖、瀘沽湖水質穩定保持Ⅰ類。

同時生態文明建設離不開生態制度建設,也離不開法律制度建設。

在雲南省現行的九大高原湖泊保護條例中,均突出了水環境和生態保護。其中,6個湖泊保護條例由省人大制定,為省級地方法規,而《洱海保護管理條例》《異龍湖保護管理條例》為州市級法規,《麗江市瀘沽湖保護條例》的確立,也上升為州市級法規。

而由於瀘沽湖的特殊性,也將由雲南、四川兩省建立的跨省湖泊湖長高層次議事協調平臺共同保護治理。

開山罰百萬!瀘沽湖保護全面升級,建立雲南四川跨省協商機制

截至目前,九大高原湖泊治理都頗見成效,水質總體保持穩定。

其中,撫仙湖水質符合Ⅰ類標準;洱海符合Ⅱ類標準;瀘沽湖符合Ⅰ類標準;陽宗海符合Ⅲ類標準;滇池草海符合Ⅳ類標準、外海符合Ⅴ類標準;程海符合Ⅳ類標準(不含氟化物、pH值);杞麓湖符合Ⅴ類標準;異龍湖符合Ⅴ類標準;星雲湖為劣Ⅴ類。(文/劉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