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未到,農村出現“返鄉潮”,打工一天500為啥不掙了?

歡迎大家閱讀,冬至未到,農村出現“返鄉潮”,打工一天500為啥不掙了?更歡迎各行業的朋友對作者提出寶貴建議,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每天將為大家最新三農資訊。

喜歡武俠小說的朋友都有這樣的體會,絕世高手都是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只有自己默默的付出才會笑傲江湖,同樣,對於過去的農民工來說,從未畏懼夏日的汗流浹背,從未畏懼冬風刺骨的考驗。當天和尚撞天鍾,只為增加些家庭收入。然而在北方的許多農村出現了返鄉潮。

冬至未到,農村出現“返鄉潮”,打工一天500為啥不掙了?

筆者愣是想不通,這麼早農村出現“返鄉潮”,村中兒童常常會唱到“要嫁就嫁農民工”,確實農民工中有許多是手藝人,無論是高樓大廈,還是精美裝修裝飾,還是流水線生產,都離不開農民工高等的技藝。“三千元你可以僱傭大學生,而僱傭不了農民工”更是農村另一番議論,而農民工的工資,一天300一天500早已成為一種常態。

通過筆者的走訪閒聊才明白,三大因素形成“返鄉潮”

第一點,工廠流水線作業,限產,限量!

冬至未到,農村出現“返鄉潮”,打工一天500為啥不掙了?


在工廠作業的農民工,為多增加收入,都以計件作業,做工多,收入多。有些工廠處於淡季,而有些工廠環保不達標,造成停產,限產,限量都措施。導致農民工的收入減低,高消費的生活使許多農民工放棄了工廠工作,離年近了,不賺錢不如回家。

第二點,工地作業的農民工迎來停過,限產

在北方打工的農民工都有這樣的體會,每逢冬季工作特別難做。揚塵汙染,霧霾天氣,限車輛單雙號,工地停工,限產更為在工地的一種常態,而市面中出現了“農民工突擊隊”,工資日結,人員豐富,多為本地人。在外打工的農民工工作量日益減少,即使一天500都難以維持開銷,乾脆回家不幹了。

冬至未到,農村出現“返鄉潮”,打工一天500為啥不掙了?

最後,城市的高消費,惡劣天氣,促進“返鄉潮”

眾所周知。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民工的消費水平也日益增高,看過古裝劇的都有這樣的體會,身在異地征戰,部隊的糧草往往決定戰爭的勝與敗,農民工結算工資日期並不統一與明確。更有許多農民工,為了多省些錢,不捨得吃喝。而捨得吃喝的農民工,工資比預想的低很多。

當然,南方的農民工很難適應北方的惡劣天氣,一些工地為了省電,空調設備,只允許黑夜使用,所以促進了農村“返鄉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