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晋城人口走势把握城市发展脉搏


城市的基础在人口,读懂人口的大趋势和变化,对于把握一座城市的发展走势至关重要,对于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们来说也十分重要。此次,我们从两张图来看清晋城人口的大趋势。

之前在各个群里传的某重大调整改革文件里有一句话“城区、泽州县共有88万人。”当时就一直有人在疑问,因为根据市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年末,城区人口50.08万,泽州县人口49.60万,合起来应该是99.68万人,怎么少了11万人呢?

这就是本文的重点:户籍人口数量和常住人口数量的差距,就是晋城这座城市的人口流动趋势。

从晋城人口走势把握城市发展脉搏

(晋城各区县户籍人口)


从晋城人口走势把握城市发展脉搏

(晋城各区县常住人口)

这两张图可以把晋城的各区县分为三个级别:

第一梯队就是城区,城区的常住人口远远多于其户籍人口,数据显示常住人口足足多出户籍人口11万人!

第二梯队是大部分县该梯队特征是户籍人口仍多于常住人口,但多的幅度大部分在1万左右。数据显示泽州县常住人口多出户籍人口0.49万人;高平市常住人口多出户籍人口1.23万人;阳城县常住人口多出户籍人口1.11万人;沁水县常住人口多出户籍人口1.5万人。

第三梯队则是陵川县,目前是晋城唯一的常住人口少于户籍人口的县,数据显示陵川县常住人口少于户籍人口1.56万人。

有意思的是,三个梯队,基本对应了晋城各区县经济的三个层次。第一梯队的城区2018年GDP达325亿,以全国最小市辖区的面积创造了大量GDP;接下来第二梯队的泽州279.5亿,高平240亿,阳城237.5亿,沁水228.7亿,这四个县(市)均位列山西县级经济体前十,星光璀璨。第三梯队的陵川2018年GDP为41.5亿,但陵川县在精准扶贫和不断改善的交通环境帮助下,从去年到今年已经表现出非常有力的经济增速。

我们应当看到,市区、县城在承载人口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即使是陵川,其县城人口也是在不断增长之中,所以我们看人口数据时,不能只看总人口数据,还要看核心建成区的人口增长程度。而历史上长期有县无城的泽州,其经济实力如此之雄厚的前提下,人口吸引力却如此之弱,更加凸显丹河新城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另外也就是说在现阶段,整个晋城市还有13.83万人的外来常住人口首先这个数据就已经回击了一些拍脑袋瞎想的观点,包括但不限于“晋城没有外来人口”、“晋城人口在净流出”等等谬论。晋城作为一座新兴城市,其包容性比其他一些同类城市都好得多,比如晋城河南商会就有会员企业460余家,涉及20多个行业;再比如晋城陕西商会也有会员企业120余家,涉及10多个行业,产值50余亿;晋城的山东商会拥有100余家企业;尤其像温州商会,官媒曾以《万名温商改变晋城商业结构》为题报道温州人在晋城投资兴业,互利双赢的事迹,如温州人的圣亚广场就改变了晋城传统的新市街商圈。事实证明,晋城包容的文化传统氛围,是晋城持续吸引人口的重要保障。

2019年,对于晋城极不平凡,晋城以超乎预期的力度加入了抢人大战。不仅有堪称完美的引人配套政策,也有承载人口的新城建设,还有引人利器的教育园区,最后配合包容的文化底蕴,晋城的翅膀已经扇动起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