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州區:摘帽不懈怠 鉚勁奔小康

一個合適的產業,就是脫貧攻堅的“神器”。雲州區是聞名全國的“黃花之鄉”,富鋅富硒的火山土,孕育出五瓣七蕊的“大同黃花”,品相、品質位居全國四大產區之冠。

幾年來,該區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通過合作社+農戶、公司+農戶等運作模式,推動黃花產業向規模化種植、集約化加工、品牌化銷售的現代農業發展。目前,全區黃花總面積達到16萬畝,盛產期的黃花7萬畝,總收入達7億元,帶動全區農民人均增收3600多元,其中3.1萬貧困人口種植4.2萬畝,除社保兜底外的貧困人口每人一畝黃花,已有7403人因此脫貧,黃花產業已成為該區的支柱產業、富民產業。

穩定的增收產業是長久脫貧的根本出路。今年,該區繼續加大對黃花等特色產業的扶持力度,對種植黃花每畝給予1000元的補貼,種植萬壽菊、向日葵、油菜花等農作物,每畝給予150元至250元的補貼,扶持全區44個鄉(村)社一體黃花扶貧合作社712萬元,補貼2萬畝新栽和預栽黃花。

與此同時,對規模特色種植項目實施改善水利設施工程、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治、雁門關生態畜牧交錯帶建設等12個重大項目,新增恢復灌溉面積22.68萬畝,節水灌溉6.21萬畝,從根本上改善了特色種植業的水利條件;為特色產業戶解決病蟲防治、機械化作業等問題,並利用節水旱作工程項目對小雜糧種植給予支持。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雲州區有序推進以易地扶貧移民搬遷、農村危房改造為主的安居富民工程,改造危房6868戶,整體搬遷22個村,新建中心村8個,6040戶住上了易地扶貧移民搬遷新居,實現了所有貧困人口住房安全。

鄉村振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關鍵。2018年以來,雲州區大力實施鄉村環境提質工程,鄉村環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年,該區以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為契機,加大鄉村環境衛生整治力度,統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村莊綠化美化、農村旱廁改造、鄉村環境提質等基礎工程。

雲州區脫貧攻堅鞏固提升的各項事業能幹得如此風風火火,背後靠的是一支全力運轉的幹部隊伍。3000多名幫扶責任人帶著感情、帶著責任、帶著使命,深入貧困戶家中,發放2019年扶貧明白卡,測算貧困戶收入,與貧困戶一起謀劃鞏固提升措施,積極開展就業幫扶、消費扶貧,讓群眾切身感受到脫貧不脫政策、不脫幫扶。截至目前,有60多家幫扶單位幫助貧困戶、專業合作社銷售黃花、綠豆、大蔥等農特產品1374噸,共計176萬餘元。

眼下,雲州區正進一步激勵全區上下乘勝追擊,向著“建設宜居宜業宜遊新雲州”的目標奮勇前進。(魏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