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縣級市常與貴州一城市混淆,屬朔州管轄,卻與大同聯繫最密

中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總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如果範圍擴大到城市與縣區,那就更是數不勝數了,當然了這麼多的城市,能夠沒有重名的已屬於很厲害了,但是總會有一些城市的名稱相近,在山西省朔州市又有一座縣級市,它叫做懷仁市,可能大家對它感覺沒有印象,但是如果小編告訴你這裡就是北宋時期楊家將金沙灘浴血奮戰的地方,大家應該就都明白了。

山西一縣級市常與貴州一城市混淆,屬朔州管轄,卻與大同聯繫最密

金沙灘漢墓群

常在外提起懷仁市時,總會有外省的人來一句“奧,我知道,它在貴州,是茅臺酒的故鄉,被稱為‘中國酒都’”,那麼為什麼山西一個個地地道道的縣級市會讓人誤解為是貴州省的呢?原來在貴州省有一個城市叫做仁懷市。懷仁市,仁懷市,只是前後顛倒了一下順序,有時候真的容易把人搞糊了。

山西一縣級市常與貴州一城市混淆,屬朔州管轄,卻與大同聯繫最密

仁懷市國酒文化城

懷仁市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時期,著名的雲中郡就包含懷仁市大部分,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後,將雲中、雁門和代郡納入趙國的勢力範圍,而懷仁市就屬於雲中郡的管轄範圍。關於懷仁市名稱的由來要追溯到五代十國時期,當時唐節度使李克用在朱溫篡唐後聯合耶律阿保機會盟與懷仁,以圖復興大唐,取懷德里人之意,故名懷仁。

山西一縣級市常與貴州一城市混淆,屬朔州管轄,卻與大同聯繫最密

懷仁位於雁門關外、大同盆地中部,是關外第一市,自古以來就是中原與少數民族的分界線,歷史上漢族與匈奴的對戰大部分都發生在這裡,所以這裡歷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到了明清時期,各民族文化大融合,再加上商品貿易與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懷仁成為了連接關內外貿易的通商口岸,非常的繁榮。正如它的名字一樣,懷仁當地的商人謹遵“心懷仁義”做買賣,把晉商精神發揮的淋漓盡致,而且懷仁市有著數千年的製陶史,當地人秉承著做仁義買賣的宗旨使得“懷仁窯”成為當時我國的名窯。

山西一縣級市常與貴州一城市混淆,屬朔州管轄,卻與大同聯繫最密

如今的懷仁由於位於朔州與大同的交界處,而且境內交通發達,人文與自然景觀眾多,清涼山山勢陡峭,峰巒疊嶂,灌木鬱鬱蔥蔥,野花遍地開放,與山上的遼建清涼寺交相掩映,是那麼的優雅清淨。旅遊業的發展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再加上當地農業也比較發達,是全國聞名的“中國綠豆之鄉”,所以懷仁的經濟在山西的所有縣級單位裡面都可以排到前列,同時它還是“2019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

山西一縣級市常與貴州一城市混淆,屬朔州管轄,卻與大同聯繫最密

雖然如今的懷仁市是屬於朔州管轄,但在浩然壯闊的歷史長河中,人們似乎更願意把它歸到大同,它與大同的聯繫要比朔州緊密的多,首先趙武靈王建立的雲中郡除了懷仁是在如今朔州境內,其它都屬於大同,而且歷史上懷仁也是歸大同所管,直到1958年,懷仁和大同縣合併的懷仁被併入大同市,後改為大同市懷仁區,之後設懷仁縣,歸雁北管轄,直到1993年,懷仁縣才歸到朔州,而到2018年撤縣立市,成為一座正在復興的新興工業化城市。

山西一縣級市常與貴州一城市混淆,屬朔州管轄,卻與大同聯繫最密

不管懷仁市歸哪裡管轄吧,只要它能夠在新時代的浪潮中把握住機會,大踏步前行,屬於哪裡有那麼重要嗎?他們哪裡都不屬於,他們屬於最富裕,最幸福的懷仁市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