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漢”變身致富典範——新州鎮黃村村委會下黃村貧困戶吳海龍脫貧記

據《今日儋州》消息 “吳海龍是我們下黃村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好典範。” “吳海龍不容易呀,他用自己的一雙手支撐起了整個家庭的希望……”

一時間,新州鎮黃村村委會下黃村的貧困戶吳海龍被提名為新州鎮2019年脫貧攻堅先進人物的事兒不脛而走,成為村民茶餘飯後議論的話題。其實,吳海龍一直都是黃村村委會下黃村的“名人”。過去出名,緣於他是遠近聞名的“懶漢”;現在出名,是因為在扶貧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他用自己的雙手成功實現脫貧,並被評為新州鎮2019年脫貧攻堅先進人物。

精準幫扶 浪子回頭

吳海龍加上年邁多病的父親一家就兩口人,父親患有精神病,需要長期吃藥治療。由於他本人要留在家裡照顧老父親,無法外出打工,平時他只能在附近偶爾打打零工,生活一度陷入舉步維艱的境地。“既要給父親尋醫問藥,又要維持家裡的生活,打零工的那點錢哪裡夠呀?”為了給父親治病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積蓄,還欠了親戚鄰居不少的債。儘管沒有人上門討要,但吳海龍總感覺低人一等似的。

面對當時的那般境況,吳海龍一度陷入了消沉絕望,開始不務正業、遊手好閒,抱著得過且過想法,家裡有地也不耕種,偶爾打點零工賺的錢就用來喝酒打牌,久而久之成為村裡一個典型的“懶漢”。

悄然間,精準扶貧政策猶如和煦的春風吹進了吳海龍這個貧困至極的家。2017年12月,吳海龍家庭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扶貧先扶志,在黃村村委會幹部和駐村工作隊的共同幫扶下,重新喚起了吳海龍的內生動力,使他又看到了新的希望,猶如飢渴的路人遇到一泓甘甜的清泉。吳海龍享受到了所有扶貧政策,政府為其家庭代繳了新農合保險、父親住院看病的醫療費用得到報銷,獲得了殘疾人補貼、危房改造資金、產業扶貧資金等。

每當領到一項扶貧資金時,他總是激動地逢人就說,政府的扶貧政策真好呀,總是為窮苦百姓著想。他黝黑的滿是皺紋的臉上又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自強不息 脫貧致富

“政府的精準扶貧政策幫我這個苦難的家庭度過了難關,但當貧困戶畢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我也想像電視夜校裡看到的那些脫貧致富典型一樣,通過自己的努力發展產業,使自己的腰包鼓起來,讓自己擺脫貧困的窘境,早日脫貧致富。”吳海龍一臉堅毅地說道。

“當時吳海龍找到我,說有沒有什麼產業適合他的,貧困戶想發展產業,脫貧致富,這是好事,幫扶責任人必須大力支持。”新州鎮黃村村委會駐村工作隊隊員文琳琦告訴記者。駐村扶貧工作隊經過多方瞭解,最終與吳海龍商定發展庭院經濟,在自家院子裡養蜂和養雞。因為下黃村和附近都有果林,果樹到了花期需要傳花授粉,非常適合養蜂,同時院子裡養雞也充分利用了院子的空間,只需要定時投食就行了,不需要過多的養護。

在找準了路子後,說幹就幹,在駐村工作隊的引導下,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吳海龍掌握了一定的養蜂技術的理論知識。但是他卻缺資金,他不知道上哪裡去找錢,前期給父親治病跟親朋好友借的錢還沒還上,現在要想再借錢也十分不易。這時駐村扶貧工作隊再次施於援手,幫助他申請小額信用貸款解決了發展產業資金難題,吳海龍也保證自己會認真幹並且一定會幹好。

有了堅定的信念,吳海龍把大多時間都花在了鑽研養蜂技術上,效果也非常明顯。養蜂數量由原來的4箱發展成了現在的25箱,養雞數量受院子面積大小限制,只養了50只雞,現在每年養蜂收入至少5000元以上,養雞收入也在5000元左右,平時在附近打零工也比以前更加勤快。終於在2018年底吳海龍成功脫貧摘帽。

“2019年受非洲豬瘟影響,豬肉價格大漲,其他肉類價格也相應上漲,所以他打算再尋找合適的地方擴大養殖規模,爭取明年收入再翻一番……”

如今,甩掉了貧困戶帽子的吳海龍如釋重負,生活得更加坦然和自信,吳海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幸福美好的生活不會從天而降,勤勞就能脫貧,堅持就有希望。”

有志者事竟成。記者也祝願吳海龍在脫貧致富的路上走得更遠、更堅強!(記者羊文彪 編輯李曉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