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最特別"中山裝":耗時60餘年精心打造

立新圖志求復興,一改舊貌換新顏。20世紀初期,孫中山先生參照中國原有的衣褲特點,吸收南洋華僑的企領文裝和西裝樣式,設計出一種立翻領有袋蓋的四貼袋服裝,被世人稱為中山裝。20世紀50年代,從國家領導人到普通老百姓,中山裝成為了出席重大活動的最正式服裝。時光荏苒,百年已過,中山裝雖然不再流行,但其中所蘊含的中山精神從未消失。在湖北武漢,有一所特別的高校,它以紡織立校開天地,正是武漢最美的一件"中山裝",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

武漢紡織大學的"中山內涵"。

武漢最特別

中山衣領——紡織立校,60餘年不改初心

武漢最特別

和中山裝一樣,武漢紡織大學也是在新中國振興民族輕工業的呼聲中應運而生的,它的前身是始建於1958年的武漢紡織工學院,1999年更名為武漢科技學院。原湖北省對外貿易學校、湖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先後併入,2010年更名為武漢紡織大學。

學校秉承"崇真尚美"的校訓,弘揚"自強不息、經天緯地"的大學精神,堅持特色發展,實行開放辦學,主動服務紡織行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歷經六十餘載,已成為理、工、文、經、管、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普通高等院校,是國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建設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全國十大時裝名校。

武漢最特別

經過60餘年的發展,武漢紡織大學的發展特色更加鮮明。紡織科學與工程學科入選湖北省優勢重點學科,2017年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排名全國第6位,2018年入選湖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學科";紡織工程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和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011年入選第二批"國家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和"湖北省拔尖創新人才培育計劃";非織造材料與工程專業是學校未來發展的重點專業,2018年獲批湖北省"荊楚卓越工程師協同育人計劃"項目。

中山門襟——實力雄厚,學科眾多融合發展

武漢紡織大學位於湖北省武漢市,佔地2000多畝,擁有四個校區,設有21個教學院部,各級各類全日制在校生20000餘人。

武漢最特別

學校現有本科專業64個,其中國家特色專業4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8個、湖北省品牌專業7個;擁有14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覆蓋工學、藝術學、管理學、法學、理學、經濟學等六大學科門類;獲批8個湖北省一級重點學科、5個省優勢和特色學科,"現代紡織技術"和"時尚創意文化"2個學科群列入湖北省"十三五"省屬高校優勢特色學科群重點建設,紡織科學與工程入選湖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學科"。

武漢最特別

4個國家特色專業

藝術設計、紡織工程、輕化工程(紡織化學與染整工程方向)、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8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輕化工程、紡織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工業設計、高分子材料與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環境工程

7個湖北省品牌專業

藝術設計(服裝藝術設計)、紡織工程、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輕化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會計學

武漢最特別

近年來,學校獲得國家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省部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1項,國家精品開放課程6門。學校大力實施創新創業教育,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等不斷提高,在各類國家級、省級學科競賽中取得豐碩成果。

中山袖口——重視交流,不斷提升國際化水平

開放是與時俱進的智慧,近年來,武漢紡織大學大力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注重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積極發展留學生教育,不斷提升國際化水平。學校是"歐洲紡織大學聯盟"第一個中國大陸成員、"英國紡織學會""美國纖維學會"理事成員、"一帶一路"紡織高等教育聯盟發起單位、"一帶一路"世界紡織大學聯盟理事單位,同時也是中國政府獎學金委託培養院校。

武漢最特別

學校與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於2019年6月簽署紡織行業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共建協議,啟動全國首箇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建設。武漢紡織大學擁有湖北省第一個本科層次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武漢紡織大學伯明翰時尚創意學院,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日本文化學園大學開展了本科層次的合作辦學項目,與澳大利亞迪肯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生,並與英國、美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俄羅斯、日本、韓國等國家近200所大學簽署了國際交流合作協議。

學校長期承辦由中國商務部和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聯合主辦的"發展中國家服務貿易"國際研修班,獲批多項"世界著名科學家來鄂講學計劃"項目,連續多年主辦和承辦各類大型國際學術會議,學校國際化進程穩步推進。

中山口袋——群英薈萃,校友皆是英才

六十甲子,深耕教育。長期以來,武漢紡織大學實施培養模式創新工程。以"本科教學工程"為抓手,以"人才培養改革試點班"為切入點,大力推行學分制,實行個性化管理,著力培養"知識、能力、品格"協調發展的應用型創新人才。武漢紡織大學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和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驗區,多年來,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學子,他們在服裝紡織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武漢最特別

魏其芳 ,1992年畢業於湖北省對外貿易學校。現任盛勢資本董事長,曾先後擔任中興通訊全球風險總監,國信證券投資銀行事業部董事總經理。魏其芳先生是中國投行界持金融牌照最多的保薦代表人,法國普瓦提埃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擁有美國特許金融分析師(CFA)、中國註冊會計師、律師以及國際商務師資格。魏其芳先生理論造詣高,是深交所董秘班、獨董班金牌講師,深圳市地方級領軍人才。魏其芳實戰經驗豐富,實戰案例包括:科士達、齊心集團、中新科技、山鼎設計IPO、怡亞通重大資產重組財務顧問、金地集團、廣發證券、京東方非公開發行、金安橋水電站結構化融資等項目。

武漢最特別

李建全,武漢紡織大學78級校友,穩健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深圳全棉時代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醫用敷料分會會長。

武漢最特別

李明國,原武漢紡織工學院涉外會計951班校友。2016年8月創辦北京數起科技有限公司,任董事長兼CEO,2017年3月得到中科院下屬基金天使輪的投資,2018年公司A輪融資,估值4億。

此外,煙臺明遠家用紡織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義忠、湖南中科賽維工程有限公司及長沙百鳳堂食品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陽柏林、中博農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張定宏等也同樣從武漢紡織大學走出。

中山後背——名師雲集,科研教學兩不誤

武漢最特別

如果說校友是學校最靚的名片,那麼教師就是擦拭名片的辛勤園丁。武漢紡織大學實施人才高地匯聚工程。堅持引育並重,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教風嚴謹、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

學校現有教職員工近2000人,專任教師1000餘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600餘人,博士500餘人。學校是首批"湖北省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擁有雙聘院士、外籍院士7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36人,"全國十佳服裝設計師"6人,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2人,第二層次人選10人,湖北省"百人計劃"人選12人,"楚天學者"人選118人,產業教授5人,名師工作室主持人2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9人,享受省政府專項津貼人員12人,以及一批具有海外學習背景的"陽光學者"。

武漢最特別

徐衛林,教授、博導、長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國家傑青項目獲得者,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師德先進個人"、"湖北省五四青年獎章"、"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及"湖北省十大傑出青年"等榮譽稱號。主持研發的"高效短流程嵌入式複合紡紗技術"獲得2009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和美國纖維學會傑出成就獎,"優質天然高分子材料的超細粉體化及其再利用"獲得2008年國家科技發明二等獎,此外還獲得過湖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及多項省部級科技獎勵。先後主持和參與國家科技支撐計劃、973國家高新技術基礎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教育部、省市科委及澳大利亞國際羊毛局等科研項目20餘項。主持"適應紡織產業轉型的應用型創新人才協同培養機制與實踐"教學成果獲2013年湖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主持"紡織材料學"獲批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得天才英才而教之,延四海名師以育之。強大的師資力量為武漢紡織大學的科技實力攀登工程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學校注重技術創新,培育重大科研成果,加速成果轉化,不斷提升科技競爭力。

武漢紡織大學擁有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各1個,還有一批省級重點研究基地。相繼承擔國家基金項目、"973"、"863"項目和重點支撐計劃等國家和省部級重大科研課題100餘項,一批科研成果達到國際國內先進水平,在紡織、印染、服裝和藝術等方面的研究居於領先地位。

武漢最特別

近年來,學校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學校深入開展"一省一示範"、"一市一項目"以及"百名企業家進校園"、"百名博士進企業"等活動,不斷加強產學研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轉化,服務社會能力明顯增強。

……

製作一件中山裝,要講究面料、色彩和做工,其考究的是織工的手法與耐心,而武漢紡織大學所蘊含的"中山內涵",花費了幾代紡大人無數的心血。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相信隨著歲月推移,武漢紡織大學將紡出更亮麗的"中山裝"!

(本文部分圖文素材來自武漢紡織大學官網、武漢紡織大學校友辦公室官網、武漢紡織大學官微、武漢紡織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