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師都5萬6了!連元街才3萬9?為什麼連元街學區房價漲不過錫師?

錫師都5萬6了!連元街才3萬9?為什麼連元街學區房價漲不過錫師?


這兩天錫師附小本部學區房成交價衝破56000元/平的消息傳的沸沸揚揚。


大多數人的反應是震驚。畢竟,從今年4月錫師本部封頂3.3萬/平,到現在的5.6萬/平,不過7月多月的時間。


更多房東放話出來,房價還要漲,“現在不賣了,捂著,等破6萬!


一堆漲聲中,我注意到有人在為另一所名校的學區房價“太低窪”抱不平。


這所學校是連元街小學。


連元街小學和錫師附小本部校區一樣,都是無錫第一梯隊的名小學,甚至,在大部分無錫人心中,連元街的美譽度和認可度要比錫師更好些。


但這種美譽度、認可度、好評度的差別並沒有在房價上有直觀的體現。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連元街小學學區房的掛牌價在1.5-4.4萬元/平,成交均價在3.2-3.3萬元/平,歷史最高成交價約3.9萬元/平


相比,錫師附小本部學區房的掛牌價在2.7-6.19萬/平,絕大多數都在4.4萬/平以上,成交均價超4萬/平,歷史最高成交單價超5.6萬元


對比任意一項數據,差距都不小。於是問題來了,為什麼,更好的學校,房價卻更低?


1


在討論連元街小學的學區房價之前,我們先來看下這7個多月裡錫師附小本部學區房價是怎麼漲起來的。


個人認為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實驗幼兒園的加持。


錫師本部的學區房既有優勢是小學和初中的資源較好,幼兒園相對普通,但今年5月20日實驗幼兒園公告錫師施教區為其服務區之後,等於

可以一步到位享受實驗幼兒園、錫師附小本部、江南中學共計12年的優質教育,含金量頓時提升不少。


二是錫師本部施教區內的房子面積段和物業類型較為單一。



在二手房市場上,同等配置下,物業類型單一或面積段較為集中的小區房價,往往會比其他物業類型複雜、面積段較多的小區漲得快。而在錫師本部校區施教區內的房源同時滿足了這兩個要件。


錫師都5萬6了!連元街才3萬9?為什麼連元街學區房價漲不過錫師?


如你所見,這個範圍內主要以老小區(商住類公寓極少)和40-70平的小戶型為主


買老破小學區房的,往往對居住環境沒有太多要求,就單純要一個學區名額,所以總價越低的房子越好賣。


而控制總價有兩種方向,一是讓單價更低,一是讓面積更小。


本部施教區內的房子有天然的小面積優勢,接下來就是比單價了。同期,無錫市面上有和這一區教學資源差不多、且有60平左右小戶型的,只有陽光城市花園。



陽光城市花園雖然房齡較新,持有成本也較低(可以用高租金衝抵),但戶型最小要60多平起,且掛牌量極少,奇貨可居,今年3月的均價已經超32000元/平,同期本部校區的學區房均價在3萬/平左右。


換言之,在陽光買套小戶型學區房的起步成本要192萬甚至更高,而同期在錫師本部買套學區房只要180萬左右甚至更低——不管是單價、總價、還是人們理解中的總部和分校的資源之差,在陽光和本部老破小之間,買房人都會優先考慮本部。


而以上,還只是錫師本部學區房漲價的先天優勢。真正觸發暴漲的,是跟風的心態。


首先是房東跟風報價。


“瞧,昇平巷那個房子比我家差多了,還是法拍房,居然

3.2萬成交了,我不是法拍房,裝修也好,報35000行不行?”

行,成交了…


“什麼?!你家房齡那麼老都35000了,那我們小區比你新啊,報4萬行不行?

行,成交了…


就這樣一次又一次的試探性的漲價,都被市場認可了。包括到這次5.6萬的出現,市場也是認可的。


漲到一定程度之後,市場就有點不受控制了,買家開始跟風搶房。


我有一次打出租遇到一個住在南市橋巷的師傅,他告訴我,中介說房子不夠賣,三天兩頭上門問我們房子賣不賣,甚至有買房人

捧著錢上門求賣房


幾乎是水到渠成的,就有了如今我們看到的5.6萬/平成交和最高6.19萬的掛牌價。





2


說完錫師本部學區房價的瘋漲史,我們一起思考一個問題:基於上述原因漲起來的錫師房價,正常嗎?


我比較認同一個資深學區房中介的看法:從總價看,很正常


不管是之前刷新房價天花板的4.3萬元/平、4.8萬元/平和最近的5.6萬/平,因為面積小,總價都控制在了250萬、甚至是230萬以內


而對比全市,想要在250萬內買一個幼兒園、小學、中學排名都拔尖的學區房,很難;

再對比連元街學區房,雖然小學可能略有差別,但多花這1萬多/平可以上到更好的幼兒園和初中,也讓很多人覺得值。


所以有人開玩笑說這次花5.6萬/平買一套錫師學區房的人是個“衝頭”(無錫話,和“冤大頭”意思接近),我並不是很認同。因為從總價看,這套房,這個總價,並不“冤”。


但這樣的高價,讓連元街小學學區房的房東們連連喊“冤”:憑什麼連元街連4萬都賣不起來?!



3


根據中介提供的成交數據信息,連元街小學學區房目前成交單價最高為39000元/平,成交時間大約在半個月前,為一套50多平的老房子,總價195萬。


同期,施教區內老破小的成交均價在3.2-3.3萬/平左右(公寓類成交價差太大,這裡先不說),對比錫師本部房價,差距過於明顯,低價的原因在哪裡?


按照剛剛分析錫師房價高企的三點原因(教學資源、物業類型及主流面積段、買賣心態),我們來看下連元街小學施教區內的情況。


第一,教育資源:錫師對應的實驗幼兒園和江南中學,連元街是東林中學;


第二,物業類型和主流面積段:不僅有老破小、還有老破大、商住公寓、次新房,從掛牌房源看,老破小的房源量遠少於老破大、商住公寓、次新房的掛牌量,而後者又是不太好賣的物業類型和麵積段,直接拉低了整個板塊的均價;


第三,在均價不高的情況下,老破小房東也不是很有信心抬高房價,甚至還有主動接受議價的。


總體來看,漲價支撐點只有兩個:連元街小學本身的吸引力和無錫學區房整體市場的熱度。其他的,基本上都是在拖後腿。


縱觀這大半年的漲價幅度,基本上是踩著無錫整體房價、錫師三個校區的房價、以及不如連元街學區的其他二梯隊學校的房價上漲節奏上漲。



4


分析完兩個學校的學區房價情況,再來看本文的標題:錫師都5萬6了!連元街才3萬9?!為什麼連元街學區房價漲不過錫師?!


個人認為,不是漲不過,是連元街學區房的先天太不足,缺失快速漲價的土壤。


你也可以理解為,連元街小學的學區房價值被嚴重低估了。


撇開那些“搗糨糊”的老破大、商住公寓、次新房,連元街老破小的價格足足比錫師本部的老破小低了1萬多。


不是嚴重低估是什麼?



5


最後再說一個問題,也是很多粉絲經常會問我的問題:


同樣是第一梯隊的學區房,目前,錫師本部學區房和連元街學區房相比,誰更值得投資?


我的觀點是:在目前這樣大的價差下,連元街小學施教區內的中小戶型值得買入


其中,純為了學區、不住的話,可以挑面積更小的小戶型;

如果要住,可以選70-100平區間的中等戶型,單價目前也不高,對比其他學校的學區房價格和未來無錫學區房價的趨勢,依然是划算且有升值空間的;

儘量不要選公寓,哪怕總價再低。


錫師都5萬6了!連元街才3萬9?為什麼連元街學區房價漲不過錫師?

點在看,告訴我你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