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毛坯別墅被售6700萬,背後藏著這個愛好,讓企業大佬甘拜下風


金庸先生21年前在杭州買下的700平方米別墅掛牌出售,售價6700萬元,每平方米單價近15萬元。事實上,這並不是金庸在內地唯一的一套房產。正如他筆下的武俠江湖裡,各路豪傑怪俠頻出,其本身的“財商”也不容小覷。字裡行間展現的經商頭腦和理念,更是影響了眾多企業家。

6800萬,考慮到名人溢價效應和其中的中介費用,網絡評論中仍不乏有稱是“賤賣”的聲音。

除了九溪玫瑰園,金庸在西湖畔還有一套元華公寓,毗鄰西湖風景區,目前均價在8-12萬元/平方米,建築面積250㎡左右,按市場價格至少在2000萬以上。

另外,金庸在浙江還有兩處書院。其中,雲松書舍建造耗資1400餘萬元,內有金庸捐贈的近萬冊藏書,多為大部頭文史類書籍。位居查家老宅的金庸書院佔地面積4385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1900平方米,園林綠化面積2900平方米。

買房置業對於部分普通人來說幾乎是前半生的目標,可在金庸那裡只能算是愛好。稍微近一點的包括香港北角明報寫字樓和他曾居住的山頂道1號獨立屋。山頂道1號原本由外國領事持有,金庸在1985年以1250萬港元購入,居住至1996年,以1.9億港元出售。

因為喜歡四處遊玩又不喜歡住酒店,金庸的友人曾透露其物業遍佈全球,包括澳洲和巴黎等,“在倫敦時住在自置的豪宅,僱有外籍管家打理;劍橋大學附近也有寓所,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因此,友人還曾封他為“環球物業收藏家”,金庸囑咐“你切勿讓人知道啊!”。

作為中國武俠第一IP,金庸小說滋養了數家影視和網遊公司。今年,在業界普遍資本寒冬時,還有不少文章在分析為什麼這時投資金庸劇是一門划算的生意。2018年,全球範圍內,金庸單小說發行量已超過3億冊。2010年,這些於上世紀70年代前完成的小說們在內地重新結集出版,版稅收入達350萬,金庸再度名列當年作家財富榜第12位。


現如今只要提到與金庸相關的企業家,馬雲無疑是相關搜索第一位。連阿里巴巴的公司會議室都叫光明頂、桃花島、達摩院,聚賢莊、俠客島等,不少主將還都有來自金庸小說的“花名”,可以說,金庸小說一度搭起阿里文化的骨架。

“微信之父”張小龍稱當年開發的 foxmail 郵件系統其名字便源於“令狐沖”這一小說角色。2015年,雷軍在回應關於對小米的爭議問題時,引用了金庸小說裡的:“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網易創始人丁磊曾坦言最喜歡《天龍八部》,諸多人物中又最喜歡段譽和王語嫣。李開復早年學中文更是把金庸小說當做最好的“教材”。

正如金庸友人在其去世後回憶,“環球物業收藏家”金庸真正遍佈全球的,首要的不是物業,而是粉絲,“顯然金庸小說是他們隨身的精神食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