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股市策略:不投醫藥,玩遊戲,開新車

12月股市策略:不投醫藥,玩遊戲,開新車

白天,沒怎麼幹活,忙著與人聊。

話題一,流感季來了,娃班上今天請假的人數超過了上課的。不過,病原好像都不是甲流,只是普通的病毒性感冒。上海這幾天,氣溫開始回暖,但空氣有點差。這樣的天氣,病毒容易滋生。想想:在一個裝滿人的室內,比如教室、網吧、咖啡館等,裡邊的人呼吸著一樣的空氣,一旦有人中標,便是互相傷害。

依據今天醫藥股萎靡的表現,甲流的情況應該不嚴重。截至收盤,醫藥製造板塊跌了0.5%,漲幅第一的莎普愛思也只上漲了4.84%。而行業龍頭恆瑞醫藥大跌4%,長春高新跌3.81%,愛爾眼科跌3.17%。

最近跟一些機構進行了交流。他們近期普遍看淡醫藥,說辭是“貴”。個人對“貴”的理解存疑:到底是行業整體貴,還是龍頭股貴?

中證醫藥指數在6月中旬到11月上旬這段時間,反彈幅度還是挺大的。資管君此前在天天基金構建的曉資管組合大V組合一度3個月、6個月業績排名第一,後面3個月業績很快就被一個醫藥組合超越了。資管君對此印象還是蠻深的。看到今天的跌勢,個人想:所謂的貴,大抵是指行業龍頭吧,它們過去一年上漲幅度都翻倍了。


不過,話說回來。好公司一段時間漲多了,就難免會衝高回落;問題的重點是回調幅度。試想下:如果你是基金經理,在基本面沒有發生大的、變化的前提下,如果行業龍頭回調20%、30%,你會接回來還是乾脆離開?

12月股市策略:不投醫藥,玩遊戲,開新車

好的公司雖然一年上漲翻倍有餘,但依然有機會在震盪中不斷走高。而中間的每一次調整,或是上車的好機會。當然,邏輯變了,就意味著它已經跌落神壇,後面等待它的則是漫長的苦日子。

1、資金換倉?

跟醫藥走勢相反,軟件和傳媒股最近強勢。

中午有朋友抱怨說,雖然買到了好股票,但是拋的時機不對。好幾個票,都是軟件和傳媒股。他一拋,股就漲。

另一個朋友最近輾轉於多個題材之間,收益很不錯。之前,個人一直不看好他的操作模式,總覺得換來換去,還不如買入並堅定持有的策略,很辛苦,也賺不到錢。但是,當前個人對他這種短線操作策略已經“空翻多”。

年末,股市震盪,大資金換手率也在提高。強勢股中的一些公司遭遇減倉,部分資金轉戰低估值標的,比如地產、週期。另一些還在震盪走高,當然一旦調整,可能會嚇跑膽小者。

地產股最近走勢向上。上漲邏輯可能有低估值、滯漲的原因,也有資金換倉以及部分城市放鬆限購的因素。週期股的上漲大概率也是低估值、滯漲和換倉的因素。

2、新車基金值得關注

新能源車今天普遍下跌。但板塊後勢應該不錯。

它未來的前景,或許會跟當前的手機有點相似。手機產業鏈,2018年暴跌,2019年以來大幅反彈。2019年大跌的汽車產業鏈到2020年會有大的改觀?

國內整車市場,一年半載機會不大。一方面,國內車企與國際巨頭相比,沒有品牌和技術優勢,經濟一降溫,人家銷量還在同比增長,但是我們的銷售數據已經很難看;短期,它們的銷量和業績似乎也很難快速回暖。雖然,新能源車是增量,未來一年行業銷售數據將放量,但攤到國內車企頭上的蛋糕相對有限。

跟車企際遇不同的是,新能源車中上游業績有望回升。比如,鋰電池產業鏈將擴張,無論是資源股,還是生產電解液、正負極、膜或者代工的,它們的景氣度都有可能受到提振。

當然,行業雖有上漲機會,但是選股難。個人投資者不妨可以關注下相關的基金產品。說起新能源車,眼下主動管理的基金比被動複製指數的好。被動型基金按照指數配置成分股,一配就是整個產業鏈都買了;而主動管理的基金,當前可能重點配置上中游。

從創金合信新能源車三季報披露的信息來看,這隻基金即是如此。前兩大重倉股都是鋰電池板塊的。

12月股市策略:不投醫藥,玩遊戲,開新車

另外,印象中,海富通股票的基金經理呂越超對於鋰電池產業鏈研究得十分透徹。從三季報信息來看,他倉位裡邊一堆科技股,但是最近基金淨值的走勢又與鋰電池板塊的走勢貼近了。這隻產品,後面個人跟蹤將重點關注。

雖然新車今天跌了,但是對於中上游領域,資管君相對樂觀,調整或許是上車機會。

資管君最近看重的另一個板塊是文化傳媒。曉資管在且慢和天天為投資者定製的基金組合,由於配置了文化傳媒基金,最近幾個交易日淨值輕鬆跑贏了大盤。文化傳媒是中線看好的板塊,資管君不會因為一時的波動,便獲利了結。基金的投資思路和股票不一樣。過分頻繁操作,一進一出,全是費用。

總之,A股市場2019年最令人恐慌的時候過去了。絕大部分機構過去一兩月進行了倉位的再平衡操作,剩下的還沒完成年度業績考核的公司,也掀不起什麼大風浪了。

年末,不虧就是賺,謹慎為上,莫隨意追高,也不要盲目殺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