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的“海”

北大荒夜读 | 北大荒的“海”


主播 | 张伟


朋友,你到过北大荒,看过北大荒的“海”吗?夏日里,极目远眺,千里沃野,稻浪滚滚,豆波如潮,麦海涌动,万亩碧浪翻滚,奔向天际,令人心旷神怡。这,就是北大荒神奇的“海”。


说起北大荒的海,最火的就是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建三江分公司七星农场万亩大地号的稻海。


北大荒夜读 | 北大荒的“海”

2018年9月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七星农场,他站在高处俯瞰一望无垠的万亩大地号,关切地问道:“水稻什么品种?亩产多少斤?仓储能力如何?机械化率有多高……”随后,他走进稻田,看谷粒、观成色,不禁感慨:北大荒建设到这一步不容易!当年,这里是“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共和国把这里作为战略基地、把农业作为战略产业发展起来。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发生了沧桑巨变,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很了不起,令人感慨。北大荒为中国人真正解决温饱问题发挥了大作用。“今天来到这里,很鼓舞信心,鼓舞斗志。”


从空中俯看,这片稻海还是一幅立意别致的稻田画。多彩水稻勾勒出北大荒集团的标识,它就像在黑土地上升起的一轮绿色太阳;稻海中镶嵌着的“中国粮食、中国饭碗”这几个大字,让人们在感受现代农业独特文化的同时,还高度凝练出新时代北大荒人的担当与使命。


七星农场万亩大地号是国家现代化大农业核心功能区的展示区,也是农业部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中国最先进的水稻生产集成技术就蕴藏在这片智慧的稻海里,这里所有水稻的生长信息由卫星监测,信息全部传送到七星农场信息管理中心,技术人员把信息转化成具有指导意义的数据;地面还设有物联网采集设备,通过传感器采集田间的温度、湿度,光照,甚至包括泥土的温度,然后再将十几种信息实时传输给信息中心。农场信息管理中心汇集各类数据进行分析,以此根据农作物长势,对病虫害和洪涝灾害进行精准防控。


北大荒夜读 | 北大荒的“海”

这片万亩稻海由47个家庭农场组成,户均拥有土地300余亩,张景会就是其中的一个种植户,他至今念念不忘和习总书记握手的情景。他激动地说:“习总书记和蔼可亲,他的话我一直铭记在心,我们一定会不断创新,让现代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2018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的二〇一九年新年贺词中,深情提到,建三江万亩大地号稻浪滚滚……


北大荒夜读 | 北大荒的“海”

如今,这片充满“智慧”的稻海愈加火热,前来参观、学习的种植户络绎不绝,还有很多游客慕名而来拍照留念。“虽然没能亲眼见到习近平总书记,但能站在习近平总书记站过的地方拍照留念也觉得特别激动。”很多游客兴奋地说。稻花正浓的季节,我也慕名来到这里,一望无际的绿色粮田,确如波澜壮阔的大海令人震撼:这样的宽阔!这样的神奇!万亩之余的粮田汇成碧波浩瀚的海洋,极目远眺,“海”天浑然一体。没入这碧海之中,眼前那白白的、细细的、嫩嫩的稻花儿,可爱极了,丝丝淡香沁入心脾……


在我眼里,这平平淡淡稻花儿,这辽阔无际的稻田,这新奇大气的稻田画,绝不普通,它是北大荒人智慧的化身,是北大荒精神的凝练,是北大荒人理想的图腾。


北大荒夜读 | 北大荒的“海”

北大荒还有一片最著名的稻海,那就是二道河农场万亩大地号。这片万亩大地号位于二道河农场第六作业区七号地,开垦于1990年,总面积为12620亩,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粮食种植区,也是集科技研发、旅游观光、农业生产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


多年来,这片万亩地号以其磅礴的自然景观和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吸引着全世界的关注。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江泽民、李鹏等十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亲临视察指导工作,并对这里的空气质量、水土资源、绿色产业乃至生态环境给予了高度评价。


北大荒夜读 | 北大荒的“海”

2000年8月22日,时任党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来到二道河农场万亩地号,被眼前的景象深深感染着。农田里几十台大马力拖拉机隆隆作响,农田上空八架航化作业飞机越飞越近,喷出液态肥如条条飘带飞舞在空中。“好!这才有农业现代化的气势!”江泽民高兴地夸奖道。他信步走进田里,微笑着,留下了珍贵的瞬间。


1996年6月30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来到这里,目睹生机盎然的万亩粮田,不禁发出赞叹:“这才叫现代化大农业,这才叫一望无际!”他兴奋地整理好衣服,笑容可掬地站在田里,先是独自站着照了两张相,然后又把夫人朱琳招呼进来合影……


北大荒夜读 | 北大荒的“海”

说起北大荒的海,最有底气的当属北大荒集团九三分公司的豆海。


位于北大荒西部的九三分公司,是中国最重要的非转基因大豆产区,素有“中国绿色大豆之都”的美誉,以盛产绿色、生态的非转基因大豆闻名。“九三大豆”荣获了“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殊荣,也因此成为中国好大豆的代名词。


北大荒夜读 | 北大荒的“海”

九三分公司有十几片豆海,多达130万亩,全部实现了订单种植,全部以互联网+有机绿色的方式种植。盛夏时节,成片的豆田茂盛成海,不时荡起层层涟漪;金秋时节,金黄的豆海风过铃摇,唱起欢乐的丰收之歌。这里的高蛋白、无腥味大豆专品种植面积达到了100万亩。这种大豆不仅蛋白含量高,而且水溶性好,用它做出的豆浆,豆香浓郁,入口丝滑。由于采取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网络系统,这里的大豆生产记录可存储、质量全程可监控、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这是北大荒人奉献给世人的“放心田”。


说起北大荒的海,最让人欣喜的就是建边农场的“幸福麦田”。


在嫩江上游100公里处向南俯瞰,有一片镶嵌在满目青翠中的麦海,这就是建边农场25000亩的“幸福麦田”。小麦是旱作农作物,且效益偏低,如果年景不好的话就会亏损,但它是高寒地区的建边农场最适合种植的主栽作物。当地决策者以绿色种植为依托,靠众筹农业和私人定制等手段,使得这片麦海变得身价倍增。早在春播前,这里的小麦就以每亩880元的价格被订购一空,价格比常规种植的小麦每亩高出158元。


不仅如此,当地人还把麦海周边漫山遍野的山野菜,打碎、榨汁,再和石磨磨出的有机面粉相融合,生产出药源挂面,又增加了一道营养价值极高的绿色主食。“幸福麦田”给当地种植户带来了幸福,也成为当地成功的种植营销模式。我也来到这片麦海里感受幸福,建边农场党委书记邵学杰兴奋地对我说:“建边农场要用3年时间,把以私人定制模式种植的有机小麦面积扩大到1万亩,订单种植麦类扩大到8万亩。”我似乎感觉到,身处的麦海不断延伸向天际,一条以小麦为基地,以特色麦类食品加工为龙头的产业链越做越大。幸福生活离不开幸福餐桌,中国人的幸福餐桌上一定要有一份来自北大荒“幸福麦田”的健康食品,这“幸福麦田”就是北大荒人心中的艳阳天。


当然,说到北大荒的海,人们不能忘记的是,北大荒最早开发建设的万亩标准粮田。这片万亩标准粮田位于“天下第一场”友谊农场第五管理区第二作业站。


这片海比较特殊,道路一侧是稻海,另一侧是豆海。这里是我国第一个由苏联专家援建且最先开垦耕耘的地方,这块地号也是北大荒第一块接受邓小平视察指导的地方,被称为“中国现代化大农业的起点和窗口”。如今这块有着特别意义的地号,已经成为友谊农场农业观光游中的历史名片,北大荒对外展示现代大农业的窗口,每年有8万多人来这里参观、学习、旅游。


其实,北大荒随处可见这样的“海景”。目前,北大荒的稻海、豆海、麦海等面积高达4300多万亩,这里是智慧之海、放心之海、幸福之海!


朋友,请你到北大荒来看海吧!和北大荒人一起,以海一样的胸怀、海一样的气魄、海一样的情怀,驾驭现代农业航母,一往无前地航行在这片神奇的碧海之上吧!

北大荒夜读的小伙伴们,如果你喜欢写作,喜欢朗读,非常欢迎你的原创稿件和音频作品,稿件可以是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小故事分享、或人生感悟的总结,稿件应符合积极、健康、阳光的价值观,展现正能量。

收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作者:高 峰,黑龙江农垦广播电视台副台长,高级编辑。在北大荒日报及全国各级报刊上发表作品近3000篇,一百余件作品在省级以上获奖,多次荣获黑龙江省优秀新闻工作者等称号。出版专著《荒恋》《新闻写作实践》《高原唱响大荒歌》。

主播:张 伟,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教师,播音指导。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从事播音与教学工作二十余年,朗诵作品多次在国家级优秀节目评选中获奖。走在时光的岁月里,用真诚温暖的声音伴随你。

音频制作:兰 博

审核:卞雪霜

监制:韩志营


北大荒夜读 | 北大荒的“海”

北大荒夜读 | 北大荒的“海”

北大荒夜读 | 北大荒的“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