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天一廣場附近兩家本地品牌,除了滿足蟹奴,還有甲魚和烤菜

寧波:天一廣場附近兩家本地品牌,除了滿足蟹奴,還有甲魚和烤菜


寧波 | 新石浦大酒店(天一廣場)


天一廣場附近食肆頗多,但是要吃寧波菜的話就數石浦飯店規模較大、歷史較久。某大眾app上的預約系統顯示不用排隊,結果五點多抵達卻發現人滿為患...至少人氣旺盛也是好跡象。

玩具帆船、淺藍色格柵、仿舊甲板的木地板木牆板、救生圈與漁網掛飾...極醜的室內設計應該是想表達這城市與大海的淵源吧,但更像是被衝上岸邊的一堆垃圾,希望石浦漁港本身不至如此。

雖然等待區和用餐區的裝潢慘不忍睹,但點菜區卻讓人眼前一亮,亦盡數這城市與大海的淵源。

寧波:天一廣場附近兩家本地品牌,除了滿足蟹奴,還有甲魚和烤菜

寧波:天一廣場附近兩家本地品牌,除了滿足蟹奴,還有甲魚和烤菜

點菜區的核心部分是生鮮區,這裡的菜品展示牆上和梯式玻璃缸裡選擇多得眼花繚亂。

寧波:天一廣場附近兩家本地品牌,除了滿足蟹奴,還有甲魚和烤菜

不過點菜區裡讓我倆最興奮的其實是冷菜區,因為在陳列櫥窗那兒發現了來寧波的首要目標:蟹!石浦鹹蟹和醬青蟹看起來都很誘惑,怎麼辦?都要!

先上桌的正是兩道螃蟹冷菜,能夠並排著做比較,對於愛吃蟹的我實在是一大快事。

寧波:天一廣場附近兩家本地品牌,除了滿足蟹奴,還有甲魚和烤菜

▲紅膏嗆蟹可說是鹹蟹中的高級貨,原材得是活的梭子蟹,成品得有豔紅的膏。這

石浦鹹蟹應算勉強滿足條件。

醃的是否活蟹難說,不過看輪廓和花紋該是梭子蟹,而且適逢年底期待著更肥美的螃蟹,但面前這只不算特別飽滿,尤其是紅膏不多,所以湊合過關。

寧波:天一廣場附近兩家本地品牌,除了滿足蟹奴,還有甲魚和烤菜

醃製所用的鹽滷也很講究,各家配方不同。有的人只用鹽,用鹽量取決於水量或者蟹的重量,還有的要求鹽水鹹度剛好能讓螃蟹浮起。其他方法會加幾滴白酒,或者在蟹肚上放顆花椒。

蟹的大小、當時氣溫等因素也會影響浸醃時長,連鹹鹵的攪拌方向,鹽漬容器的尺寸都有學問。

寧波:天一廣場附近兩家本地品牌,除了滿足蟹奴,還有甲魚和烤菜

雖然心裡清楚這鹹蟹的鹹味並非海水,而是醃漬所用鹽滷,但感覺就是海邊撿到的螃蟹,把蟹蓋翻開就直接動口的原始味道,潤玉般的半透明淺青色蟹肉與活蟹幾乎無異。

輪到上圖背景的醬青蟹了。小啜一口,就想長嘯一聲。

寧波:天一廣場附近兩家本地品牌,除了滿足蟹奴,還有甲魚和烤菜

醬青蟹顧名思義使用的是青蟹,殼色、鉗子等外觀特徵與梭子蟹截然不同,肉與膏所呈現的狀態亦有差異。

寧波:天一廣場附近兩家本地品牌,除了滿足蟹奴,還有甲魚和烤菜

質地來說,石浦鹹蟹要更輕盈滑溜,像是DQ那種裝甜筒裡的軟雪糕,而這醬青蟹則更凝固實質,猶如從桶裡用勺子挖出來的哈根達斯冰淇淋。

味道來說,看樣子以為醬青蟹浸泡在醬滷裡會更鹹,結果卻更體現了水產本身的鮮甜味。或許是蟹品種原因,又或者鹹蟹醃製偏久導致鹽分的滲透程度較深吧。

寧波:天一廣場附近兩家本地品牌,除了滿足蟹奴,還有甲魚和烤菜

▲真美味。高手過招,棋逢對手,不過我們認為醬青蟹還是贏了一招半式。飲下半杯阿拉黃酒,吸上一口紅膏白肉,彷彿就坐在舟山的海邊,忘記了周圍的熙攘。

寧波:天一廣場附近兩家本地品牌,除了滿足蟹奴,還有甲魚和烤菜

▲當我們還陶醉在蟹味之中,熱菜來了。野菌杏仁炒澳帶可直接pass掉,找帶子有如海底撈針,辛辛苦苦撈到的幾顆像橡膠那樣無味又難嚼。

寧波:天一廣場附近兩家本地品牌,除了滿足蟹奴,還有甲魚和烤菜

▲比較驚喜的是啫燜甲魚,可能就是寧波傳統名菜冰糖甲魚,不過冰糖味偏弱,主要是蔥薑蒜和濃油赤醬,少了一分層次,不過也沒有絲毫鱉的泥味腥味。

有幾件看形狀應該屬於甲魚背部軟殼,連著的肉塊充滿膠原蛋白,大坨又黏糯,像是在吃糯米餈,如果冰糖味更濃就更像了。

說到甜甜的糯米...

寧波:天一廣場附近兩家本地品牌,除了滿足蟹奴,還有甲魚和烤菜

寧波:天一廣場附近兩家本地品牌,除了滿足蟹奴,還有甲魚和烤菜

▲最後當然要來份寧波湯圓。不知道麵糰的糯米粉或者餡兒裡的豬油和芝麻有多麼講究,但確實蠻好吃的,撒上桂花再多層芬芳,真是錦上添花。

寧波之旅就這一頓晚飯,不是完美但頗為滿意。一鍋甲魚一碗湯圓下肚,渾身熱火不怕冷,步行去老外灘,看看三江口年底的夜景。


地址:開明街298號,天一廣場

電話:0574-87281818

人均:RMB 235






寧波:天一廣場附近兩家本地品牌,除了滿足蟹奴,還有甲魚和烤菜


寧波 | 貼閣碧(多店)


這是到達寧波後的第一頓飯。有人會下意識地誤讀為貼碧閣嗎,還是隻是我?

從酒店去天一閣的路上,在天一廣場附近順道找了此寧幫菜連鎖。忘了具體是哪分店,不過這本土品牌在市內有十幾二十多個營業點,估計相差無幾。

寧波:天一廣場附近兩家本地品牌,除了滿足蟹奴,還有甲魚和烤菜

▲先上來一盤寧波烤菜。容易誤導人的菜名其實跟路邊攤羊肉串那種燒烤沒啥關係,而是重糖重油慢烹出來的甜鹹味蔬菜。原本翠綠的小青菜被染成醬油的烏黑和焦化白糖的深褐,杆兒也被“烤”得綿綿的。

說實話賣相不大有美饌的顏值,但是嚐了幾根就越來越想吃,非常下飯。傳說中這是蔣介石的安慰食物。

寧波:天一廣場附近兩家本地品牌,除了滿足蟹奴,還有甲魚和烤菜

▲寧波十大名菜之一的腐皮包黃魚猶如碗裡的一條條黃魚小苗,可惜入口卻沒感覺吃到黃魚的肉本身。

或許是魚肉沒裹上足夠的蛋液、切得太小或者油溫過高,以至於肉塊瓦解成肉漿了,把“瑣碎金鱗軟玉膏”的“軟”體現得太極端,因此少了點口感上的層次,但黃魚的味道挺明顯的。

內涵略微失望但外面的腐皮炸得不錯,十分酥脆而且一直保持酥脆並且每塊都是同等的酥脆,沒有那件炸焦或炸裂了。相當適合下酒,不過中午沒點酒,所以吃到後面反而覺得太鹹了。

寧波:天一廣場附近兩家本地品牌,除了滿足蟹奴,還有甲魚和烤菜

筍乾烤肉的“烤”如同上述的烤菜,與燒烤不沾邊,而更多是像紅燒肉的慢“燒”慢炆。其實筍乾烤肉就類似鹹鮮版的紅燒肉,但沒什麼花椒八角之類的香料,主要是江南一帶的濃油赤醬風格。

瘦肉煮軟了而肥肉沒煮爛,筍燜的很嫩很入味又不失自身的微酸,總體也是一道米飯消滅者。

寧波:天一廣場附近兩家本地品牌,除了滿足蟹奴,還有甲魚和烤菜

湯爆花蛤。固然好吃但湯才是亮點,前面幾道相對重口味的菜也掩蓋不了湯的鮮甜味,尤其是放了一丟辣椒更是襯托出貝殼的精華。

寧波:天一廣場附近兩家本地品牌,除了滿足蟹奴,還有甲魚和烤菜

▲最後終於盼到白蟹炒年糕上桌了。算不上驚豔因為主要是這梭子蟹是隻瘦子蟹,快到元旦了居然還沒幾兩肉,更甭說膏或黃了。不過蟹味還是頗為濃郁,全數體現在年糕裡。

寧波這水磨年糕果然非同凡響,感覺密度和硬度相對其他品種來說偏高,所以口感屬於筋道多過於軟糯,彈牙而不黏牙,吸收性卻比較強,蟹肉的鮮美連同蔥香都炒進去了,所以哪怕已經吃了很多米飯,年糕仍然沒有一片剩餘。

雖然在寧波“無嗆蟹不成宴”,不過這壓軸完全沒給甬菜丟臉。

何況對於兩人來說這麼多道食物也算小小的盛宴了,並且一共才160元,CP值高,作為便飯的話比較滿意。


地址:多店

電話:多號

人均:RMB 80


PS: 在我主頁搜搜你感興趣的城市,興許我去過吃過寫過的,也會合你胃口。Ludia小姐持續更新i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