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阿瑪報考北電准考證號0001 拍《夜上海》被老演員罵“土包子”

有這樣一位演員,他入行之初的電影之路並沒有那麼平坦,為了學習導演,他放棄了在國內發展的大好時機,為了自己的武俠夢,他又放棄了在英國國立電影學院留任的機會,混跡演藝圈多年他甚至沒有獲得過任何一項金雞百花獎項,但他後來卻成為了響噹噹的皇帝專業戶,住過故宮、摸過玉璽、他就是張鐵林。

1978年,北京電影學院開始恢復招生,從小就喜歡看電影、熱愛文藝的張鐵林得知這個消息後,早早準備好了自己的報名材料,並開始了複習。當北京電影學院開始報名招生時,張鐵林早早的就去報了名,他也成了當年陝西省高考第一位報名的學生,張鐵林把報名證拿到手一看,編號是陝西地區0001號。

皇阿瑪報考北電准考證號0001 拍《夜上海》被老演員罵“土包子”

年輕時的張鐵林

張鐵林是河北人,小時候隨父母調動到西安,後來又下了鄉。當時的張鐵林剛剛回城,在城南當裝卸工人。他之前還考過西安電影製片廠,儘管沒考上,但也有了一些考試經驗。0001這個非常特殊的考號,讓前來報考的許多人都認識了當時還是裝卸工的張鐵林。每一次考試完了以後,都會在西安音樂學院院裡頭的牆上貼告示,因為考號靠前,每回的告示出來之後,張鐵林都排名顯眼的第一位,一同參加考試的考生都在私底下議論說,西安城南有一個裝卸工,特厲害,每回都考第一名啊,每一試他都得第一。

而張鐵林實際考試的名次,卻並不出色。他一試的題目是十個人一組,做一個名為《火車進站》的小品。可一進考場,張鐵林頓時懵了,他沒想到電影學院的考場竟然是這陣勢。上來以後,一堆人,個個都拼命的在臺上演,跟瘋子似的。張鐵林自認為還受過一點所謂訓練準備的,上來以後想好好演都沒機會。有那個瘋啦吧唧,搗蛋的在臺上拿笤帚,滿場的給掃地,張鐵林本來想好好朔造一個人物什麼的,就這一深沉的工夫,半分鐘的時間就過去了,當時的考試也就一分鐘一小品張鐵林一試在臺上,都沒來得及表演,就被弄下去了,刷了。

因為想要表演“深沉”狀態而被刷掉的張鐵林,實在不甘心。自己那麼喜歡電影,不願意就這麼放棄。於是他決定再去找找考官,看能不能再給個機會。於是在一個大雨天,張鐵林又去了考場。複試那天,西安市下起了大雨,大街上的積水都齊腰深,公共汽車也都停運了。張鐵林冒著雨揹著畫匣子,從城裡一直走到小雁塔附近的西安音樂學院,連著走了二十幾站。

看到全身溼透的跟個落湯雞似的張鐵林,面試的老師們,決定再給他一次機會。老師給張鐵林出了這樣一個小品題目:考電影學院,不知道考上沒考上,回家了,老父親在家裡睡覺,結果回家以後一進門,就看見桌上放著自己的錄取通知書。因為有了這麼一個規定情節,張鐵林就撒開了歡的去演,使勁折騰,什麼小心翼翼地進了門,脫衣裳啊,看見那個錄取通知書很激動啊!很有起伏,獲得了在場老師的一致認可,就這樣張鐵林順利通過了考試。

皇阿瑪報考北電准考證號0001 拍《夜上海》被老演員罵“土包子”

北京電影學院78班師生合影

1978年,張鐵林考入北京電影學院,終於開始真正和電影有了聯繫,也就在這一年,北京電影學院迎來了張藝謀、陳凱歌、張豐毅等眾多日後的影視界大腕級人物,1978年也由此被成為中國電影史的新元年。而當時,剛剛入學的張鐵林並不知道這個年份對於日後的中國電影界意味著什麼。這一年,21歲的張鐵林,只是單純的對班上有過拍戲經驗的同學羨慕不已。當時他的同班同學梅兆華在入學前就拍了電影《火紅的年代》、方舒在《烈火中永生》扮演了小蘿蔔頭、劉佳已經在電影《黑三角》中扮演了青春飛揚的於秋蘭。

就這樣,張鐵林開始了在北京電影學院的大學生活,而他的同學們已經開始陸陸續續的接拍影視作品了。後來在《重案六組》中飾演鄭一民的漲潮,在這一年被謝晉導演選中,出演了電影《啊,搖籃》,在劇組的漲潮專門給同學寫了一封信,告訴大家導演給他拍了個近景,那封信被同學們在班上爭相傳看,引得無數的人羨慕不已。因為在那個年代,一個演員被拍過一個近景可是件了不得的事情,一般的人都只能坐在人堆裡演個大群眾,連話都撈不上一句說。

皇阿瑪報考北電准考證號0001 拍《夜上海》被老演員罵“土包子”

張鐵林參演的電影《夜上海》

1981年,時值大三的張鐵林終於接拍了自己人生中第一部電影,這部電影是內地與香港的合拍片《夜上海》。當時香港還沒有迴歸祖國,大家管去香港還叫“出國”,那時候出國的氣氛特別緊張,在張鐵林他們出去之前,還有藝術院團的人出去後就不回來的事情發生,所以在他們出去之前,還專門規定必須三個人上街,三個人以下不許上街。拍攝合拍片,讓張鐵林有機會第一次去了香港。而在改革開放的初期,香港對於內陸地區來說,簡直就是另外一個世界。那時候的張鐵林在西安過年的時候,從大年三十開始,帶著全家人一塊二兩、三兩湊起來的帶魚票,排隊買帶魚,得一直排到初一早晨,才能買上一兩斤小帶魚,買到手的帶魚還特別窄,跟小尾巴尖似的。頭一回到香港,張鐵林專門去了香港的菜市場,進去一看,賣的帶魚都是特別老塊的、老長,新鮮的雞、魚,一排都是活的,把張鐵林看的都傻了眼。

《夜上海》講述的是三十年代著名歌星周璇的人生故事,張鐵林在影片中扮演在電影廠與周旋談戀愛的一位男明星,當時與他對戲、飾演周旋的是張鐵林的同班同學沈丹萍。雖然已經學了2年多表演,但是第一次拍攝電影,張鐵林還是狀況百出。當時拍的有一場戲,老闆從樓梯下來,周圍幾十個人上下樓,張鐵林要迎上去,給老闆拿很帥的打火機點雪茄,結果因為不知道手往哪兒放,扮演老闆的老演員就急了,一連聲的訓斥張鐵林,說:“高點高點,老那麼低,說你多少遍了”。就這一場戲,張鐵林沒少挨說。

皇阿瑪報考北電准考證號0001 拍《夜上海》被老演員罵“土包子”

年輕時的張鐵林

對於一個自小在陝西長大,後來插隊當過農民和裝卸工的張鐵林來說,讓他瞬間扮演一箇舊上海,十里洋場的摩登男明星,張鐵林顯得有些不知所措。再加上老被那些老演員說,最後張鐵林連走路都不會了,更別說穿著西裝跳交際舞了。

最終,這部合拍片在當時和如今都沒有引起太大的反響,反而是當時,和張鐵林所在劇組同在一個電影廠拍攝的電影《少林寺》火了。當時張鐵林住的宿舍樓底下就是《少林寺》劇組。那時的李連杰跟餘生輝幾個人住在一個屋裡邊,早上起來經常為了搶廁所打的不可開交,於是李連杰每天早上都跑到張鐵林住的屋裡敲他的房門進來用廁所。

皇阿瑪報考北電准考證號0001 拍《夜上海》被老演員罵“土包子”

張鐵林在《火燒圓明園》中飾演恭親王弈忻

雖然《夜上海》沒有讓張鐵林在業內引起什麼凡響,但是這部電影的拍攝,卻讓張鐵林有機會接拍了下一部合拍片----《火燒圓明園》。1982年,剛剛拍完《夜上海》,回到北京電影學院的張鐵林,聽到了香港導演李翰祥到北京電影學院選演員的消息。李翰祥,香港著名導演,曾憑藉《貂蟬》、《江山美人》等影片獲得國際國內多項大獎。得知他到學校選演員,表演系的學生們都積極參加,這其中包括張鐵林。有天晚上在電影學院的院裡頭,吃完飯沒什麼事的張鐵林跟一幫人光著膀子在侃大山,來了一個人招呼大家去華僑大廈,說有導演拍電影要選人。於是張鐵林跟著一幫人烏泱泱的就去了。去了之後在屋裡頭靠牆根站成一圈,導演進來了。挨個問你叫什麼,電影學院表演系的?你叫什麼張三,李四,王老五。問到張鐵林時,導演說:“你拍過戲嗎?”張鐵林回答說在學習,前不久在香港剛剛拍完《夜上海》剛回來。導演一聽,去過香港,立馬態度就不一樣了,還特意多跟張鐵林寒暄了幾句,之後大夥就回家了,誰也不知道誰怎麼著了。過了兩天學校叫張鐵林到辦公室通知他說,李翰祥導演選上你了。

《火燒圓明園》以清末慈禧太后初入宮闈的經歷為主線,講述了英、法等八國聯軍攻打北京,燒燬圓明園的故事。在片中扮演咸豐皇帝的梁家輝是一個從來沒有拍過電影的新人。劉曉慶扮演慈禧一角。而張鐵林則在影片中扮演恭親王弈忻。這部影片日後在華語電影市場引起了極大反響,成為了香港電影數十年來唯一一部名列年度票房排行榜榜首的歷史題材電影,而新人梁家輝也憑藉這部電影,一舉獲得了獲第三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而在拍攝當時,北京方面為了支持這位第一個到內地取景拍攝電影的大導演李翰祥,給予他的幫助是後來所有導演都無法想象的。為了滿足導演要求還原真實的目的,劇組入駐到了紫禁城、太和殿,進行實地取景拍攝,甚至是皇帝用的玉璽都是實物拍攝。故宮博物院專門安排了四、五個管理人員,戴著白手套,把玉璽從庫房裡提出來,拍攝中一直都是全程在旁邊監督著,拍完之後馬上就收好拿走了。

皇阿瑪報考北電准考證號0001 拍《夜上海》被老演員罵“土包子”

年輕時的張鐵林

上世紀八十年代,為了演員的表演真實到位,對於體驗生活的要求比現在要高很多,李翰祥為了讓演員們能夠找到王公貴族的感覺,還專門安排主要演員在故宮裡住上了一段時間。當時的張鐵林被安排住在御花園裡,每天下午五點多鐘,故宮清場以後,張鐵林會和其他演員一起到三大殿前頭,特別在那個太和殿前頭站著,體驗皇宮威嚴的感覺以及烏鴉亂叫的那種氣氛。

在片中,李翰祥把咸豐皇帝太和殿登基的一場戲拍得相當恢弘。如今看來,拍攝這樣一個大場面的鏡頭可能並不困難,但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國內拍攝電影還很少用軌道的情況下,這場戲的拍攝讓李翰祥頗費心思,而李翰祥的做法也讓張鐵林長了一次見識。李翰祥在拍大殿的一個橫移鏡頭時,因為軌道不夠,就專門組織了一幫人裝卸軌道,前面拍著車走著,出來一節卸一節,五六個人提著軌道一溜小跑到頭上去接,然後車接著走,就這樣過一節拆一節接一節,硬是土法上馬拍出了這麼大氣磅礴的鏡頭。

皇阿瑪報考北電准考證號0001 拍《夜上海》被老演員罵“土包子”

年輕時的張鐵林

1983年,《火燒圓明園》的放映,震驚了整個華語電影市場,正當張鐵林的電影之路日漸平坦之時,他也沒有抵擋住大規模的出國熱潮,1987年,剛剛30歲的張鐵林遠赴英國皇家電影學院留學,攻讀導演系碩士。而此時也正是香港導演徐克的武俠電影風靡之時。1984年,徐克創立電影工作室,導演了《上海之夜》、《打工皇帝》、《刀馬旦》,並監製了吳宇森的《英雄本色》、程小東的《倩女幽魂》等片,開創了英雄片和神怪武俠片的新潮流,蜚聲海內外。遠在英國學習電影的張鐵林在中國電影節上看到了徐克導演的作品,對於徐克導演的風格和製作理念非常喜愛,對徐克的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那時張鐵林最大的夢想就是有機會到香港去給徐克做助手,到徐克電影工作室裡學點徐克的武俠,那種鬼裡鬼氣的那種戲,應該是挺神的一件事情。

於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張鐵林返回香港後首選投奔徐克,他想學習武俠電影的製作理念,為日後進軍武俠電影做準備。最終,回到香港的張鐵林與徐克電影工作室簽約,合同為兩年拍攝七部電影。1993年張鐵林在《新仙鶴神針》中扮演曹雄,在《新仙鶴神針》這部電影中,張鐵林第一次和梁朝偉有了演對手戲的機會。梁朝偉給張鐵林的感覺是:樣片呈現出來梁朝偉打的時候,挺有勁挺舒服的。但是實際拍的時候,是打得很輕鬆的,也不是很費力。但張鐵林就不一樣了,演戲好像咬著牙,勒著帶子使真勁打。那時候梁朝偉其實挺怕跟張鐵林拍對打的戲的,要是萬一失手碰一下的話,會撞的挺疼的,相比之下,張鐵林還是缺點極端專業性和專業的高度。

皇阿瑪報考北電准考證號0001 拍《夜上海》被老演員罵“土包子”

拍攝《還珠格格》時的張鐵林

此後,張鐵林一直處於一種幾乎被觀眾淡忘的狀態,直到1997年拍攝《還珠格格》,張鐵林再次重現明星的光彩,又因成功飾演多部知名劇集的皇帝,而被媒體稱為“皇帝專業戶”。如今,農民、裝卸工、演員、導演、主持人,人生角色幾次轉換的張鐵林後來又到暨南大學做起了學問,而電影對於張鐵林來說,卻是自小就留在心中的一個難以磨滅的印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