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沒有兒子,年老後過的怎麼樣?

廚師看菜譜


我不知道別人過得如何,但我外婆過得挺好的。她前面去世,享年九十四歲。

我外婆沒有兒子,只有三個女兒,我媽是最小的一個。在農村,沒有兒子的通常會被認為無後或是斷了煙火。

外婆有時候也會跟我們兄弟姐妹訴苦,說自己沒有兒子,我們沒有親舅舅,但更多的時候,外婆臉上洋溢著的,是幸福的微笑。

她常常說,自己雖然沒有兒子,卻比很多有兒子的過得幸福。

我外公去世得早,在我出生之前,就已經去世好幾年,所以我從來沒見過自己外公什麼樣子。



外公去世以後,外婆就搬到了我家生活,然後就這樣過了四十多年。

我常常跟我媽開玩笑說,我是看著她和我外婆一起慢慢變老的。外婆去世的時候九十四歲高齡,我媽也已經六十多歲。

外婆到我家,因為身體原因,平時就幫著照看家裡,照看一下我們兄弟姐妹。

爸媽都是孝順明理的人,所以我外婆雖然兒子,在我家生活了幾十年,也沒有受過大的委屈。反倒是外婆不高興了,常常教訓我媽,吐槽我爸。我爸媽對這種事,也是習以為常,每次都當成玩笑跟我們講。

外婆沒有兒子,但是她的老年生活,過得挺好的,因為有爸媽在身邊,兩個姨媽也會經常給她帶好吃的,來看望她。

總體來說,我外婆算是比較幸運的,有我爸媽這樣懂得孝順的姑爺姑娘。



但是我知道的另外一些老人,就沒這麼幸運了。我有一個堂舅,七十多歲,也是沒有兒子,後來認了一個乾兒子,把他撫養長大,娶了媳婦,把自己的家產都留給了他的乾兒子。

可惡的是,當他年老體邁的時候,他乾兒子開始嫌棄他,把他安排在了一間破舊冷清的房子裡,也不照顧他平日裡起居飲食。

後來他自己上山幹活摔了一跤,落下個半身癱瘓的毛病,於是日子過得更是苦不堪言。

村裡有些好心人看不下去,拿些食物什麼的接濟老人,還會被他乾兒子說要照顧就接到家裡去,別假惺惺裝好人。

我常聽我媽說,我那個堂舅舅偶爾餓得受不了,會一個人坐在地上,一步一步挪著往村裡走,向村裡人要些吃的喝的。村裡人倒是有好心人,不過都會偷偷的給,怕他乾兒子說閒話。



另外,我知道我們村裡,也有一些沒兒子過得還好,有兒子也老來淒涼的老人。

最近幾年好了很多,國家的政策,對老人都有所照顧,所以即便兒女不孝順,老人每個月也能拿到一些生活費,勉強維持生活。

但兒女不孝順的老人,如果你看到他們的樣子,你就知道,他們只是活著,生活其實在他們年邁力衰的那一天,就已經遠去了。

還是希望不論農村,還是城市裡,都多一些孝順的人吧。每個人都會老去,今天對老人的孝順,就是對小孩子最好的德育,也是我們為自己積下的福。


繁花千樹


在我們鄉下,沒有兒子的一般有兩種情況: 1、家中有女兒,只是沒有兒子。2、無兒無女,孤身一人。

有女兒的往往會招一個上門女婿,女兒和女婿一起養老。

村裡的一個叔叔原本有一兒一女,不料兒子七八歲時溺水離世,悲痛之餘,就把全部身心都放在了女兒身上。女兒長大後,找了一個老實本分的小夥子做上門女婿,小兩口勤快善良,和老人一起生活,日子倒也平靜祥和。

叔叔嬸嬸60多歲了,在農村沒有退休金,叔叔就在離家不遠的地方做環衛工,嬸嬸則負責給全家人做飯。後來,女兒生了孩子,嬸嬸就幫忙照看孩子,女兒女婿去上班。一家人一團和氣,和有兒子的沒有什麼不同。

無兒無女的狀況就不太好了。 在農村,無兒無女的往往都是一輩子沒結婚的孤寡老人。

孤身一人,能自理的時候還好說,臥床不起的時候可就悲慘了,連個端茶倒水的人都沒有。鄰居看到了會幫襯一把,村裡有時也會有所幫助,可都是杯水車薪,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有侄兒侄女比較好心的,會隔斷時間過來看看,照料一下,留點錢;有侄兒侄女不在意的,或者離得遠的,就很少會過來看望了。

活著的時候受罪,死後倒不用太但心,因為農村的宗族意識還是比較嚴重的。一個家族裡有人離世,其他人會自動過來幫忙處理後事,再不然,村裡也會出面處理。

畢竟,人死為大,總要入土為安。


土豆裡的花生


可憐天下父母心!因為我自己出身於農村,然後我又是在村裡扶貧的,所以這個問題我來好好回答一下。



沒有兒子有女兒的話。以我在農村經歷,百分之九十的老人是過的好的。我村裡有個有三個女兒的兩夫妻。第一胎生了個女兒,後來就想生兒子,結果又生了一對雙胞胎女兒。後來就沒有再生了,因為他們夫妻怕生了又是女的,當時的經濟也不允許。農村人之所以想生兒子,是因為如果沒有兒子的話在村裡說話就說不上話,沒有地位。這是受我們重男輕女的思想所影響的。這家人生了三個女兒,由於要考慮到養老的問題,所以他就讓大女兒來招贅。結果就收了一個上門女婿,而這個上門女婿的就是人也很勤勞。其他兩個女兒現在也已經嫁人了,但是兩個女兒並沒有因為父母把姐姐用來招贅,自己就沒有義務來贍養自己的父母,相反他們兩個都是非常的懂事,時常都會回家看望父母,而且在這方面做的非常好,這對夫妻點也沒有什麼經濟上壓力,如果是生了三個兒子的話,估計頭都要大,哪有現在這麼開心無憂無慮呀。



還有一個例子是我扶貧村裡的一戶貧困戶。生了五個女兒,五個女兒都很孝順。但是老奶奶年輕受過很多氣和委屈,由於生的都是女兒,在那個重男輕女的年代自然是不受公婆的待見,甚至丈夫都嫌棄她。她的一隻耳朵是和丈夫吵架時候被丈夫打聾了,所以是聽不見的。是殘疾人。被打了公婆當做沒看見,我問她怎麼不離婚,她說那個年代哪有那麼容易離婚,離婚了誰還會要她,生了五個女兒的她早被傳言她不會生兒子了,誰還會要她。後來她就強烈不生了,老頭子想碰她,她都不讓她碰了,有一次老頭子想碰她,她不讓,老頭子還打了她,後來她就自己跑到醫院做了節育手術,那個人多力量大的年代會做節育手術恐怕沒幾個,老奶奶勇敢去做了。後來就再沒生了。說說現在狀況吧,五個女兒都很孝順,老人夫妻倆住的是大兒女蓋的兩層小別墅,而村裡有五個兒子的老人百分之八十住的都是老房子,裡面光線很差的房子,甚至幾個兒子為了贍養費而對老人家不管不顧的。



再說回這對老人,現在老奶奶都不鳥老爺爺的,幾個女兒向著老奶奶,所以老爺爺在家裡都沒什麼地位了,說到這個老奶奶滿臉幸福的說:“雖然生了五個女兒,年輕時候讓她吃了點苦,但是隻要能讓女兒健康長大成家,什麼苦什麼委屈都是值得的,現在也是因為有五個女兒她才這麼幸福!”

可憐天下父母心!請善待自己的父母!

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關注我哦。


每晚讀點故事


農村沒有兒子,年老後過得怎麼樣?

農村孤寡老人很慘!因為絕大部分農村老人沒有退休金,如果無兒無女就失去了生活來源,農村還是靠兒女養老的,但是在我看來生女兒的家庭反而比生兒子的過得好!

我舅舅家就在農村,大舅家一個兒子四個女兒,二舅家兩個兒子,小舅家兩個兒子,大舅家日子過得最好,女兒還是很顧孃家的,而且現在的確女性在家更有話語權,特別是到了年老的時候,我大舅如果沒有這些表姐,表哥的日子會過得很難,我小舅家的表弟與我同年,還是本科985碩士985的高材生,但是因為家是農村的如今還沒有結婚,我小舅現在還發愁!

為什麼造成這個情況個人認為有如下幾個原因:

第一:沉重的結婚成本讓兒子成為父母難以承受之重,在農村兒子更是建設銀行,女兒是招商銀行!

第二:女兒內心更細膩更顧家,說句實在話我對我父母還不如我媳婦有耐心,女性天性如此,有個女兒確實是貼心小棉襖,特別是到了晚年兒女年紀也大了,此時女兒反而比兒子有精力,女兒在家裡往往越到後面越有話語權,爺爺往往不如奶奶受待見!贍養老人不僅僅要有錢,還要有耐心要有情,這一點兒子不如女兒!

第三:以前之所以那麼推崇生兒子是因為男性有體力優勢,體力優勢就是生產力優勢,但是現在社會女性劣勢沒有那麼明顯了,另外更重要的是女婿會聽女兒的!


心安理得君


農村沒有兒子,年老後過得怎麼樣?

身為一個農村人,我不得不說,過去沒有兒子,真的就像戲書上所說的一樣,老無所依,孤苦伶仃,死後連送終的人都沒有……

遠的不說了,就拿我們村上和我家同一個衚衕的馬奶奶來說吧!



聽爸媽講,馬奶奶的老公去世得早,好像是在馬奶奶45左右的時候一場大病去世的!當時,就留下馬奶奶和一個女兒香蘭(化名),你要知道過去農村家裡沒有一個男勞力生活是多麼的難!但還好母女兩個相依為命勉強過著困苦的日子。

剛開始,香蘭從小做這做那,沒少幫了馬奶奶的忙!但女大不中留,香蘭就要到了出嫁的年齡了!馬奶奶就跟村子上唯一的孫媒婆說,香蘭大了,可以幫香蘭找婆家了!可是,

一直都很勢利眼的孫媒婆當場就否定了,臉笑皮不笑的說

“你們家也沒有什麼人,連個主事的男勞力都沒有,誰願意娶你家香蘭啊!娶了你家香蘭,以後還得伺候你,給你養老送終!”

“她孫嬸,俺知道俺家裡情況不好,可是香蘭年齡都大了,不能在家裡一輩子做個老姑娘啊!你就幫幫忙找找吧,找不到很好的,找個一般的人家也行!”

經過馬奶奶一再的去找,一再的請求下,孫媒婆才答應幫香蘭找婆家。

最後,孫媒婆幫香蘭尋了個婆家,不過男方是個瘸子,聽說是小時候患了小兒麻痺症遺留下來的!然而,訂婚的時候男方還說了,因為女孩家是“老絕戶”,沒人,等以後免不了操辦女方家的事,彩禮就少給些,意思下

馬奶奶沒辦法,誰讓咱家是這個情況,只好忍了!

沒過半年,香蘭就被男方家娶走了,據說香蘭在男方家由於孃家沒人,很難吃得開,也沒少受欺負!每次香蘭受了委屈回孃家,馬奶奶也很無奈,也只能默默的流淚讓香蘭想開點,誰讓咱家沒有個男丁,就這麼個破家呢!

其實,自從香蘭嫁出去後,而隨著馬奶奶的年齡越來越大,漸漸失去了勞動能力,沒有了經濟來源,生活著實困難的很呢!

雖然馬奶奶一再的省吃儉用,香蘭有時也補給些家用,鄰居過年過節也會給她送點吃的,但日子總要一天一天過,時間長著呢,那點都是杯水車薪啊!

再後來,村裡看著馬奶奶的生活確實困難,就給她申請了農村的低保戶,吃喝勉強有了些保障了!

可是,好景不久,馬奶奶的家裡發生了火災,還好人沒事,把村裡救濟的糧油與一點救濟金燒得精光!當時,作難的馬奶奶坐在地上大哭了起來……

那場大火害得馬奶奶下雨陰天都沒有了個居住之所,更別提吃喝了!其實也難怪家裡會失火,馬奶奶住的房子只有一間十幾平方的泥牆房,睡覺做飯都在房間裡!後來,村裡就安排馬奶奶住在村裡的破大隊部房子裡,但不能做飯,後來村裡協商決定讓村裡每戶每天管馬奶奶一天飯!

就這樣東一頓西一頓像是乞丐討飯一樣,馬奶奶度過了幾個年頭……

突然有一天,該輪到小軍家管馬奶奶飯了,卻吃飯時間沒有看到馬奶奶的人影……

小軍跑去馬奶奶家,推開門一看,眼前的畫面把小軍嚇壞了!馬奶奶從床上滾落了下來,經確認已經離開了人世……

後來才知道,馬奶奶那幾天生病了,一直在吃藥,沒人送醫院,身邊也沒人照顧,最終病情加重去世……

不得不說,馬奶奶的一輩子真是太苦了,年老的時候竟會這樣難,現在說起這事心裡都是一陣陣心痛……

如果我說如果,馬奶奶年輕時有個兒子,家裡有個男丁,也許馬奶奶的晚年就不會這麼悽慘悲涼吧!不得不說,過去農村人沒有個兒子那就等於給你的晚年判了個死刑!

可是,如今的時代已經變了,農村人的生育觀念也在逐漸的改變!國家和社會也越來越關注農村孤寡老人!男孩女孩都一樣,女孩也是傳後人,女人也能頂半邊天,大可不必擔心沒有兒子將來沒人養老的事了!


祝你生活愉快,我是小應,歡迎大家來評論點贊!


小應說事


農村以前重男輕女的思想特別嚴重,認為女兒是別人家的,兒子才是後傳人,所以在農村,生兒子幾乎成了娶媳婦非常重要的因素,而如果家裡沒有兒子,媳婦有時會遭受別人的閒言碎語。

那麼當這些人年老後,他們的生活該怎麼辦。

當然,這要分兩種情況

第一,老人雖然沒有兒子,但是有女兒呀,一是可以給女兒招一個上門女婿,給他養老,另一種情況是雖然女兒出嫁了,但女兒也時常照顧老人,自然養老的問題就落在女兒的身上,其實我覺得現在應該想開些,有兒子又能怎麼樣,我村裡有戶人家,家有一兒一女,兒子讀研究生,村裡小夥早都結婚了,都抱上孫子了,但這位父母兒子還沒有對象,因為上過學,肯定兒子以後也不回來,父母也捨不得離開農村。

所以說生兒生女都一樣,孩子有孩子的生活,養兒防老,這話不一定對。

第二種情況,老人無兒無女,用現在的話叫丁克一族,那麼他們的養老該怎麼辦呢?

第一,我覺得他們應該在年輕的時候購買一份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這樣當他們老了,就會有一份生活保障,這是最可行的辦法,當他們老了,因為無兒無女,可以去養老院,雖然很多人不願去養老院,多半是思想上通不過,其實這並沒有什麼,看過這樣的一個例子,有兒有女的老人,死在家裡好多天都沒有人知道,還不如去養老院。

農村沒有兒子,或者說只有女兒,這在以前的確是個問題,但現在真的很普遍,都是生一個孩子,養老還是不要指望孩子吧


鄉村小二哥



我覺得不管社會怎麼發展,城裡和農村的觀念,永遠不會是一樣的,宣傳口號是一回事,實際情況是另外一回事。


在廣大的農村,雖然很多的外表跟城裡人差不多,但骨子裡傳宗接代的觀念還是根深蒂固,我就是農村出身的人,雖然我現在在城市裡,出門也沒人覺得我是農村人,城裡人說男孩女孩都一樣,他們的說法想法我也理解。但這是城裡,要是在農村,實際情況還是有個男孩好。

但作為農村出身的我來說,如果在農村,沒有兒子,只有女兒,除非招婿上門,不然意味著你們這家在你百年後會就會絕戶,就算你有女兒,女兒嫁的近點還好,稍微嫁的遠點,那在你老了之後,人家也有自己的一大家子人,那對你的照顧難免疏忽,那你在家裡搬個什麼東西了因為歲數大了很多時候會力不從心,總不能每次都讓鄰居家的孩子幫忙吧?



更重要的是,你死了之後慢慢的在清明節的時候,同一片墓地裡,別人家延續的兒子孫子都來上墳祭拜,而你的墳墓只能是光禿禿的小土堆,雜草叢生,估計那時候你在九泉之下都不會瞑目吧!因此,個人覺得在農村,還是有個兒子好。


詩詞公寓


沒有兒子在我們那裡叫“絕戶頭”,意思是下面沒人傳宗接代了,不但自己感覺丟人,連村裡人也都看不起。

儘管有女兒,但農村思想卻很封閉,認為“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女兒嫁人,就等於是人家的人了,生的孩子也隨人家的姓,所以,農村人眼裡,女兒根本就不會被認可為傳後人。

為了養老,招個上門女婿是沒辦法的辦法,但在農村,一般人也不願意上門,因為,上門女婿在女家,一樣會被人看不起。

我們那裡,上門女婿也是娶媳婦難或者其他原因才會來的,大多數沒兒子的家庭,也是正常將閨女嫁出去,等老人上歲數了,幾個女兒輪換著照顧。


寒風吹雪


農村人喜歡兒子真的不僅僅是繼承香火這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就是有了兒子以後就有人給我養老了,女兒要嫁出去的,終究是別人家的人。

受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農村有很多人一輩子只有一個女兒或者兩個女兒。他們的晚年生活究竟過得怎樣?我覺得不能一概而論,我說說我們村的事情把!


我們以前村裡計劃生育抓的嚴格,老王只生育了一個女兒。從女兒成人開始他就一直對女兒說以後不要嫁的太遠,不要嫁的太遠。但是女兒長大以後就去城裡打工了,認識了一個浙江的小夥子,不管老王怎麼阻止都沒有改變女兒的心意,最後女兒嫁到浙江了。

如今10年過去了,老王和老伴也老了。女兒在那邊已經是浙江哪裡的人了,已經3年沒有回來過了,平時女兒電話也打的少。用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非常合適。平時就兩個老人過日子,尤其是過年的時候很是淒涼。如果還能再選一次,我想他肯定想要個兒子把。


宇航農業


養兒防老舊觀念,重男輕女要改變。

女兒照樣能養老,照顧父母度晚年。

東莊有位張大爺,三個兒子是老闆。

你爭我吵不養老,互相攀比爭財產。

老人生病無人問,床上盡是大小便。

氣得大爺高聲罵,還遭兒媳翻白眼。

西莊有位李大娘,三個女兒都種田。

大娘女兒真孝順,照顧老人真周全。

老大給做新衣服,老二天天來送飯。

老三帶母去旅遊,神州大地全遊遍。

大爺有兒都遭罪,大娘有女樂晚年。

大爺羨慕李大娘,一個地來一個天!

如今已是新時代,轉變落後舊觀念。

生男生女都一樣,和諧美滿度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