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女孩在地鐵站寫作業,好心乘客上前詢問,女孩的話令人感動

提起孩子寫作業,很多家長會有很多感慨。不知道從何時起,孩子寫作業還需要家長陪著。如果只是在旁邊陪著還好,關鍵是大多數孩子寫作業不在狀態,為此家長看在眼裡氣在心上,甚至有的家長被孩子氣得心臟病發作,還得住院治療。因此有家長說:“陪孩子寫作業兩頭受氣,不落好。”

家長說這句話的含義不難理解,因為大多數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家長嘮叨,看著孩子學習,孩子有時還不領情。如果孩子作業完成得不好,老師還可能認為家長監管不到位,所以最難做的就是家長。

那麼孩子學習真的是沒興趣嗎?李笑來先生在《把時間當作朋友》中,對”興趣“的定義是:

人並不是對正在做的事沒興趣,而是沒能力把正在做的事情做好,大多數人聲稱沒興趣,都只是為自己的畏難情緒尋找一個合理化藉口。

事實上,很多孩子在做作業時,由於基礎知識不紮實,做題難度大,表現出不想做作業的為難情緒,這才是主要原因。那麼對於那些沒有家長陪,就主動學習的孩子來說,無疑會讓家長省不少心。

前幾日,看到一個視頻:一位10歲小女孩在地鐵站寫作業,引起了過往乘客的注意。通常來說,孩子放學應該是回家寫作業,這位小女孩怎麼獨自到地鐵站寫作業了呢?

10歲女孩在地鐵站寫作業,好心乘客上前詢問,女孩的話令人感動

開始時,過往乘客看到這一幕,都在底下議論,認為是不是小女孩和家長鬧矛盾了,但轉念一想,如果鬧矛盾也不能上這淡定地寫作業呀!也有乘客認為可能家裡沒人進不去屋,所以上這來寫作業了。更有乘客認為是在炒作。同時也不乏有些人對小女孩羨慕而進行表揚,認為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孩子能在喧鬧的地鐵口寫作業,足以證明孩子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比較強,家長遇到這樣的孩子,要少操很多心,很多乘客覺得小女孩真的很棒。

後來,有好心乘客出於好奇,想知道小女孩為什麼要在這裡寫作業,看看有沒有需要幫助的地方,於是走到小女孩旁邊進行詢問。沒想到這位小女孩非常開朗,她告訴詢問的乘客,自己在這等媽媽呢!為了趕時間,所以在這裡寫作業。隨後,有乘客又問小女孩媽媽去哪了?這回小孩話匣子打開了。她說:“媽媽在地鐵站上班,我放學比較早,媽媽下班比較晚,由於今天是一個特別的日子,所以放學後,她就想到這裡等媽媽一起下班。”

10歲女孩在地鐵站寫作業,好心乘客上前詢問,女孩的話令人感動

好心乘客對小女孩說的特別日子,有些不解,接著就問她怎麼個特別,小女孩說:“今天是媽媽的生日,媽媽工作很辛苦,所以今天想接媽媽一起回家。”聽了小女孩的話,周圍的乘客都很感動。紛紛表示這個孩子真懂事,不愧是媽媽的貼身小棉襖。再後來,地鐵站的工作人員特意給孩子搬來了小凳子讓孩子坐著寫作業,並且和她一起等媽媽下班。

大概過了一個小時以後,小女孩的媽媽下班了,她看到媽媽走了出來,馬上迎了過去給媽媽一個暖暖的擁抱,然後一起回家了。

10歲女孩在地鐵站寫作業,好心乘客上前詢問,女孩的話令人感動

看過這段視頻,真是覺得小女孩挺貼心的。她不僅能管理好自己的學習時間,還能記得媽媽的生日,從這兩點來看,多麼難得啊!現在有多少孩子能說出自己父母的生日呢?恐怕會有很多孩子都不知道。因此作為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注意這樣幾點:

1、培養孩子學習的獨立性

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十分重要,家長從小應該注重這方面的培養。不能總是看著督促,長此以往,孩子的學習就會產生依賴性,父母不追不喊,孩子就不能馬上學習,或者學習時也不用心。家長要明白,當家長學會放手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

所以家長陪孩子寫作業,要注意思考,怎麼能讓孩子回家後主動學習。孩子作業完成後,能不能自己進行檢查糾錯。當孩子能自己處理好這些事的時候,家長才能省心放心。

2、家長從小就要教會孩子互愛

平時家長對孩子百般呵護,傾注所有的愛,這是家長對子女的真情流露,也是本能之舉。但是家長也要注意到這樣一點,久而久之,容易讓孩子只懂索取,不懂分享,也就是做不到和家長的互愛。他們會認為父母做什麼都是應該的,這樣對他們成長十分不利。

因此家長也要適時享受來自於孩子的愛,比如讓孩子幫忙,打下手,還有他們吃東西時能不能想到給父母分點,這些日常的生活細節,作為家長要引起重視,這些行為也是教會孩子互助互愛的有利手段。

總之,家長要學會放手,學會退出,學會互愛,在背後引導他們變得獨立,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這樣才能幫助孩子儘快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