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地陷最新通報:初步確定失聯車輛區域,已成立事故調查組

廣州地陷最新通報:初步確定失聯車輛區域,已成立事故調查組

2019年12月1日上午9時28分,在廣州大道北與禺東西路交界處出現地面塌陷,事發路段為地鐵十一號線沙河站施工區域。途經該區城的1輛清汙車和1輛電動單車掉落其中,共有3人被困。截至目前,地陷已經進入第七天,塌陷區域現場正在連續作業全力搜尋失聯人員。

為了讓公眾進一步瞭解沙河站地鐵塌陷及救援工作的最新情況,12月7日17時40分,廣州市新聞辦針對此事召開了第三次新聞通氣會。根據第一線的救援負責人介紹,廣州大道北發生地陷以來,按照權威專家的意見,塌陷處的地下水量大,擴大搜尋範圍。為快速準確搜尋失聯人員,使用聲吶法等多重手段,近幾日,現場指揮部投入1500餘人次開展搜尋工作。目前,初步確定失聯車輛的區域。

現場媒體提問,事故原因的後續調查將在什麼時候展開,有什麼計劃?廣州地鐵集團代表回應道,目前市政府已經成立事故調查組,事故調查工作已經展開,並進入現場進行蒐集工作。

广州地陷最新通报:初步确定失联车辆区域,已成立事故调查组

救援前線最大的困難在哪裡?

地陷發生後,應急指揮部已經組織來自國家、省、市的20多名專家召開了多次專家組技術會議,在前期救援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了下一步的搜尋方案。目前,塌陷區域投入搶險人員1500多人,跨孔CT、地質雷達等搶險救援設備89臺(套),現場連續作業全力搜尋失聯人員。周邊設置70個監測點,監測數據顯示周邊環境穩定。

目前塌陷區域形態複雜,塌陷體的坡度陡峭,地下水豐富、水位高,沙塵的厚度重,為救援帶來的極大困難。但是無論有多大困難,還會全力以赴搜尋失聯者。

專家組代表表示,沙塵厚、地下水多,塌陷的深度大,影響範圍廣。塌落體的成分複雜,很難進行大規模的施工工作。基於保護失聯者的尊嚴和搜救者的安全,要做到萬無一失。

搜尋進展最新通報

■中國中鐵廣州軌道交通工程指揮部副總工程師譚小春在發佈會現場對廣州大道地陷搜尋進展做了通報,發言如下:

各位記者:

我是中國中鐵廣州軌道交通工程指揮部副總工程師譚小春,負責現場救援工作。

現在我向大家通報廣州大道北地陷搜尋的進展。

12月1日廣州大道地陷發生以來,我們在應急指揮部的指揮下,全力以赴組織開展搜尋工作。按照國家、省、市權威專家的意見,鑑於車輛陷入後快速被流砂掩蓋,塌陷處的流砂層較厚,地下水量大,失聯車輛存在隨流砂層移動的可能,因此要擴大搜尋範圍。

為快速、準確地搜尋失聯車輛和人員,現場在鋼護筒內向下開挖搜尋的同時,以跨孔CT、電磁波法、聲吶法等多種手段,在周邊擴大搜尋範圍。同時繼續實施加固,防止塌陷體進一步擴大進而危及搜尋工作人員的安全。

近幾日,現場指揮部共投入1500多人次,動用地質鑽機、地質雷達等近90臺(套)救援設備開展搜尋工作。通過各種手段綜合研判,目前初步確定了失聯車輛的地下區域。

為了進一步加快搜尋進度,專家組經過反覆論證和審查,一致同意增加地下全迴轉咬合樁結構,即從地面向下施工連續的鋼筋混凝土牆,形成擋土止水的結構後,再進一步實施搜尋。並將影響搜尋的地下220KV高壓電纜、直徑1.2米的供水管、直徑0.3米的燃氣管等管線遷改至搜尋範圍以外。供水管已於12月6日完成遷改並恢復供水,燃氣管預計於12月8日中午完成遷改,高壓電纜正在遷改中。

目前大型施工設備已經進場,開始圍護結構的槽壁加固工作。搜尋工作仍然面臨很大的困難,但無論遇到多大困難,我公司及有關各方都將盡一切努力、不惜一切代價,全力以赴搜尋失聯人員。

廣州大道地陷救援時間線

◆12月6日,1500多人連續作業全力搜尋失聯人員

地陷發生後,應急指揮部已經組織來自國家、省、市的20多名專家召開了多次專家組技術會議,在前期救援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了下一步的搜尋方案。目前,塌陷區域投入搶險人員1500多人,跨孔CT、地質雷達等搶險救援設備89臺(套),現場連續作業全力搜尋失聯人員。周邊設置70個監測點,監測數據顯示周邊環境穩定。

◆12月5日,周邊沉降穩定,供水大部分恢復正常

搜尋工作仍在緊張進行中。截至12月5日21:00,根據第三方監測單位在現場布控的監測點數據顯示,周邊沉降穩定。此前有用戶供水受影響,現大部分已恢復正常。

◆12月4日,警方確認3名失聯人員身份

廣州地鐵官方微博12月4日消息,經警方調查,12月1日在廣州大道與禺東西路交界處發生的道路坍塌事故中,有3人墜入塌陷區,其中2人已經被查明為石姓父子,另1人為男子羅某,53歲,湖南省耒陽市人。

◆12月2日,裝鋼護筒形成救援通道,向地下探挖搜尋被困人員

12月2日上午6時37分,廣州地鐵通報廣州大道地陷搶險救援進展:截至12月2日凌晨5時,市應急指揮部指揮協調各有關單位已投入應急救援人員1100多人、各類應急救援車輛192輛,全力做好搶險救援各項工作。一是在塌陷區域安裝鋼護筒,形成救援通道,向地下探挖搜尋被困人員。二是組織對廣州大道北高架橋進行專項檢測。經專業機構檢測論證,橋樑狀況安全,已經恢復通行。三是組織對塌坑周邊進行圍蔽,減少對周邊群眾的影響。四是持續動態監測周邊水、電、氣、通信等設施及房屋、道路、橋樑,防止發生次生災害。

來源:綜合廣東應急廣播記者溫健及南方+報道

广州地陷最新通报:初步确定失联车辆区域,已成立事故调查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