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次走上閱兵場,這個普米族小夥真是帥!

礪劍春秋 | 4次走上閱兵場,這個普米族小夥真是帥!

講述礪劍故事,弘揚礪劍精神。小“火”伴們,大家好!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故事是《普米族受閱第一人》。

砺剑春秋 | 4次走上阅兵场,这个普米族小伙真是帅!
砺剑春秋 | 4次走上阅兵场,这个普米族小伙真是帅!

在火箭軍某受閱導彈方隊,一名上尉正半跪在地上,給一名站軍姿的新兵矯正腳尖分開的寬度,七月流火,地面溫度高達60攝氏度,訓練的人流下的汗水結成了鹽鹼,教練員流下的汗水滴溼了腳尖。

這名黝黑臉龐、瘦高個頭的軍官叫和琪,來自普米族,現在是這個方隊的總教練。

2009年10月1日,在新中國成立60週年國慶閱兵中,剛上大學一年級的他,作為原第二炮兵學員方隊的一員,昂首闊步長安街,也成為普米族受閱的第一人。

砺剑春秋 | 4次走上阅兵场,这个普米族小伙真是帅!

普米族主要生活在雲南西北高原的蘭坪老君山和寧蒗的犛牛山麓,是由遊牧部落南遷的一個少數民族,人口僅有幾萬人。

說起自己的成長經歷,和琪十分感謝黨和國家對少數民族關懷照顧,“我就是享受國家對少數民族的優惠政策,被優先錄取到了軍校,也是我們村裡走出的第一個大學生。”

去軍校報到的當天,村裡人都去送行,幾位族裡的長者語重心長地叮囑他,一定要努力學習,早日成才,將來報效祖國,為普米族人爭光。

帶著這份特殊使命,和琪有了更大的動力,在學習知識、軍事訓練等方面都異常刻苦,各項成績也名列前茅。

終於,這名優秀的普米族少年被選入國慶閱兵的院校方隊,步伐豪邁地走過天安門。

砺剑春秋 | 4次走上阅兵场,这个普米族小伙真是帅!

“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我們全族人都為我驕傲!”這個淳樸的普米族漢子總是自豪地說,“當年我參加閱兵,族裡人都圍坐在一起看電視,看看能不能看到我,現在你們的家人肯定也一樣,你們要加油,不要放棄,要讓家人們都看到。”

閱兵對於和琪來說,的確是人生中一件最值得珍藏回味的事。那一年軍校放寒假,和琪帶著國慶受閱的榮光回到家鄉。

村裡人聞訊後趕來他家,問長問短,還讓他穿上受閱戎裝,一起合影留念。和琪讓族人驕傲,同時也深深地影響了這個世代深居在大山裡的少數民族。

村子裡想參軍入伍、報考軍校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大家也更加關注山外的世界。和琪說:“我的弟弟和繼雄,後來也考上了火箭軍工程大學,堂妹和鳳應徵入伍穿上了‘松針綠’。”

在軍營這個大熔爐裡,這個流淌著普米族人熱血的青年,得到了最好的錘鍊鍛造,成為了一名優秀的火箭軍軍官。

當排長時,憑藉紮實的導彈專業知識,多次在上級考核中摘金奪銀;當連長時,帶領官兵鑽密林、上高原、入戈壁,圓滿完成了一次次實戰化演訓任務;當機關參謀時,積極建言獻策、創新革新訓法戰法,有效提升了部隊訓練效益。

砺剑春秋 | 4次走上阅兵场,这个普米族小伙真是帅!

雖然很年輕,但這已經是和琪第四次參加閱兵任務。2015年參加“9﹒3”大閱兵,他是常規導彈第三方隊的乘載員兼教練員。2年前的朱日和沙場閱兵,他擔任遠程打擊群方隊總教練,因表現優異榮立三等功。

在這次閱兵任務中,他先後被評為“火箭軍優秀教練員”“全軍裝備方隊優秀教練員”。所在方隊訓練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多項訓法被兄弟方隊借鑑運用。

“唱響一聲阿遼遼,那是晃盪前行的路標……”訓練間隙,能歌善舞的他從不吝嗇自己的歌聲,一曲普米民歌“阿遼遼”聽得受閱官兵熱情洋溢。他還常常帶著大家手牽手跳起普米人的“搓搓舞”,讓每個人開心快樂地投入訓練。

他的這個“快樂訓練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方隊官兵始終保持旺盛的訓練熱情,各項成績也穩步上升,在上級組織的合練中奪得3次第一,多次受到閱兵聯合指揮部的表揚。

“今年我雖然不能親身到天安門接受檢閱,但是我教出來的方隊,一定會以最高姿態走過天安門,讓全世界都看到我們火箭軍威武雄壯的姿態。”

和琪,這名充滿熱血的普米族年輕軍官,正以自己的方式堅定自信地走在強軍路上。

砺剑春秋 | 4次走上阅兵场,这个普米族小伙真是帅!

主管 | 火箭軍政治工作部

主辦 | 宣傳文化中心

刊期 | 第 744 期

監製:毛勳正

主編:吳 浩

播音:王 浩

郵箱:zghjjtg@163.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