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迴應粉絲的期待,被迷茫與壓力包圍的《細胞分裂》


難以回應粉絲的期待,被迷茫與壓力包圍的《細胞分裂》

經典戰術諜報遊戲《合金裝備》的製作人小島秀夫在離開Konami之後,《合金裝備》這個系列可謂是進入了難產期,雖然在小島離開不久後Konami便推出了《合金裝備:倖存》,但卻由於與原本的故事劇情設定的出入過大而不被粉絲們看作是《合金裝備》的正統作品,在沒有了小島的監督之後,這個IP算是爛在Konami手中了。

難以回應粉絲的期待,被迷茫與壓力包圍的《細胞分裂》

猶記得在去年四月份,育碧公司曾為旗下戰術射擊遊戲《幽靈行動:荒野》當中更新了與旗下潛行遊戲《細胞分裂》的聯動任務,無數玩家久違的在《荒野》當中見到了系列主角山姆·費舍爾,遊戲中還順道提起了一位“戴頭巾的陸軍滲透部隊成員”已經退休了,而這裡指的便是《合金裝備》中的索利德·斯內克。山姆大叔一句“It's only me”看得真叫人心酸,但實際上,這位大英雄的晚年生活其實過得也並沒有好到哪去。

難以回應粉絲的期待,被迷茫與壓力包圍的《細胞分裂》

大牌

育碧公司成立於1986年,放到現在也算是一家“老字號”遊戲公司,而從成立開始算起往後的十多年,育碧大多負責遊戲的代理發行工作,雖然名聲不算很高,但收益還算比較可觀。那時候的育碧手中雖然已有《雷曼》這樣的經典佳作,但手頭能夠開發遊戲的人力資源還是比較有限,主要還是以發行遊戲為主業務,但他們也一直在盤算著召集更多的人力以開發更多屬於自己的作品,畢竟手頭只有《雷曼》這一個知名IP還是有些寒酸。

難以回應粉絲的期待,被迷茫與壓力包圍的《細胞分裂》

《雷曼》系列

2000年,育碧以融資1.7億歐元收購了成立了四年的軍事遊戲公司Red storm,Red storm是由知名軍事小說家湯姆·克蘭西聯合早年間幫助他創作小說的軍事顧問一同成立的遊戲工作室,專注於開發湯姆·克蘭西的小說改編遊戲,而從那個時候起育碧與Red storm的合作來往就十分密切,Red storm絕大多數遊戲均是由育碧負責代理發行。收購Red storm意味著他們旗下的諸多知名IP也被育碧一併收入囊中,除去已有的遊戲作品,他們也可以在其他遊戲作品上掛上湯姆·克蘭西的大名以提升知名度,而Red storm也彌補了育碧一直以來在大型射擊遊戲上的空缺,僅在公司被收購的兩年後,育碧蒙特利爾工作室便推出了冠以“湯姆·克蘭西”大名的潛行射擊遊戲《細胞分裂》。

三巨頭

初代《細胞分裂》基於育碧擠破頭爭取來的虛幻2引擎進行開發,首先在畫面上有了一定的保證,並且與以往的小說改編作品不同的是,本作為育碧接手後的第一款原創“湯姆克蘭西”遊戲作品,湯姆·克蘭西為遊戲為遊戲創作了大概的架構以及背景設定,而小說則是在遊戲上市兩年後才推出。就像《合金裝備》主角索利德·斯內克頭上的頭帶那樣,《細胞分裂》主角山姆·費舍爾亮著綠光的三目夜視儀也是這部作品的標誌,黑色與綠色是這部作品的主基調,這種顏色搭配由於太有標誌性而使得後來少有遊戲出現這種設計,而這種搭配直到最新作也一直未曾更改。

難以回應粉絲的期待,被迷茫與壓力包圍的《細胞分裂》

場景細節非常豐富

《合金裝備》系列作為戰術潛行遊戲的鼻祖,難免會遭到其他遊戲的模仿與借鑑,《細胞分裂》也是育碧初次嘗試開發戰術潛行遊戲,因此在許多設定與系統上與《合金裝備》系列也有許多相似之處。

但與《合金裝備》不同的是,《細胞分裂》將背景設定在近未來,作為王牌特工的“魚叔”也有許多專屬高科技裝備,比如能探過門縫的觀察攝像頭、無聲納米潛行鞋等等,由於將視角設定為比較主流的第三人稱追逐視角,因此遊戲的動作性也比《合金裝備》要豐富許多。

難以回應粉絲的期待,被迷茫與壓力包圍的《細胞分裂》

開啟目鏡就是在屏幕上加個濾鏡,這種做法至今依然適用

由於湯姆克蘭西式的美式英雄主義氣息濃郁,加上由微軟XBOX主機限時獨佔,《細胞分裂》很快便為育碧打開了美國市場,《細胞分裂》的銷量基本與此前熱賣的《幽靈行動》持平,至此《細胞分裂》系列與《幽靈行動》和《彩虹六號》成為了湯姆·克蘭西名下最具影響力的三大巨頭。廣受好評就意味著應該為遊戲繼續推出續作,至少對於其他遊戲廠商來說這種事情都是很積極的,但育碧卻並不這麼想,出續作意味著需要為遊戲提供革新,但此時的育碧在這方面還沒有太多的經驗。

難以回應粉絲的期待,被迷茫與壓力包圍的《細胞分裂》

潛行遊戲該有的系統都沒有落下

進化

很多人都以為《細胞分裂》的出現是為了與《合金裝備》系列分庭抗爭,但實際上由於《合金裝備》系列常年為家用機平臺獨佔,少有登陸過PC平臺,因此《細胞分裂》系列的最大對手其實是同樣登錄全平臺的《殺手》系列。《細胞分裂2:明日潘多拉》在初代作品的兩年後與系列改編小說幾乎時同時上市,由於相較於前作的改動不大,因此玩家與媒體的口碑略低於前作,而有不少中國玩家正是從本作開始接觸該系列,因為本作主要由育碧上海負責開發,並且在國區曾有過力度較大的代理推廣。

難以回應粉絲的期待,被迷茫與壓力包圍的《細胞分裂》

《細胞分裂2:明日潘多拉》

三代時遊戲改用了全新的遊戲引擎,在畫面質量上有明顯的提升,同時角色的動作模式更加豐富,使得玩家能夠在戰鬥時有更多的選項,這一次育碧在系列的微創新上看上去是下了不少功夫。而真正讓系列為人所熟知的則是四代作品《雙重間諜》,本作首次為主角山姆引入了“罪犯”的背景,為了追查自己女兒的死因而逃獄尋找兇手。本作是系列有史以來開發規模最大的一作,由育碧三家工作室聯合開發,並且在遊戲中還出現了上海場景,得益於育碧上海的參與,上海地圖的部分刻畫的格外精細。

難以回應粉絲的期待,被迷茫與壓力包圍的《細胞分裂》

《細胞分裂4:雙重間諜》

系列至今共推出了六代正統作品,但在很早之前我曾以為山姆的故事到五代就應該結束了,但卻沒想到後來又推出了第六代,由於五代的風格變動相較於前作有出入,因此本作也存在一部分爭議,但由於在系統與玩法上的與時俱進,其設定基本與同時期的主流射擊遊戲持平,即便是此前沒接觸過該系列的玩家也能夠輕鬆上手。而到了《細胞分裂6》時,山姆已經是一個四十餘歲的大叔,兩代之間突如其來的兩鬢斑白讓許多粉絲無所適從,但遊戲本身卻並沒有讓玩家們失望,在劇情與系統上的設計既有深度同時也富有代入感,能夠給玩家足夠的動力一直玩下去,並且遊戲中包含的多人聯機模式可以當作另一款全新的遊戲體驗,只不過沒有凸顯出聯機的重要性。

難以回應粉絲的期待,被迷茫與壓力包圍的《細胞分裂》

《細胞分裂6:黑名單》

結語

無論六代遊戲如何出色,距離上一代作品的出現也已經是六年前的事情了,許多玩家對於《細胞分裂》續作的呼聲依舊很高,他們認為如果育碧能夠再出一部續作一定還能夠取得成功,然而事實卻是經過這六代作品的打磨與嘗試,最新作已經是他們的集大成之作,如果續作還期望他們能夠有所進步,那他們也真的是江郎才盡了,就像V社的《半衰期》那樣,他們難以回應玩家們的高期待,玩家們的期待對於他們來說也是無形的壓力,只會讓他們對自己愈發失去信心。

難以回應粉絲的期待,被迷茫與壓力包圍的《細胞分裂》

網友創作同人圖

當我在《幽靈行動:荒野》當中再見到魚叔時,他比起六代又衰老了不少,就像《合金裝備4》當中提早衰老的固蛇一樣,白髮蒼蒼卻還依舊要踏上戰場,但幸好在最終時也有個不錯的結尾,但另一邊的魚叔究竟能不能落得一個好結局仍舊未知,畢竟每一代作品都是一個完整的故事,育碧方面也沒有為劇情挖太多坑,鑑於目前魚叔的狀態,也是時候讓他好好休息一下了,如果《細胞分裂》還有續作,希望能啟用新的主角,讓魚叔作為主角的前輩客串登場,或許能夠不讓粉絲失望,也能給這個系列更多的發揮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