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韓城南池寺

張雪濤 彭博

探尋韓城南池寺

選了個好日子,一大早,我們就抵達了盤道川盤河的出口,這裡被稱為“伏鳳口”。名字真美,因為當地人稱盤河出口的山為鳳凰山或者伏鳳山,所以盤河的出山口理所應當地被命名為伏鳳口。伏鳳口有一道大壩,盤峪壩,築於一九五五年十二月。壩兩側各有一間磚築房,左側房屋損毀嚴重,但從屋內情形看,這裡原來可能是水磨坊。右側的房屋經過了修補,屋內還有新築的兩道閘門,有韓城水利局的銘牌,是分流的水利閘房,梁間還有字跡,記載構築時間,在公元一九五六年。兩側房屋各有前後門,門上題做節約、增產、富國、裕民,字跡草草,革命的遺蹟。離磨房不遠,丈餘高的坡崖上有小窯洞,似乎是供奉神仙的洞窟。與之相對,斜對面坡崖略高處亦有窯洞,略大,然其中黑洞洞然。左側山崖上極高處,又能看見方形石洞,似乎是早先有人居住過的,但遍觀四周,卻不易尋得抵達之徑。或許歷時已久,原來的路徑被風蝕雨剝而沒。經過了幾十年,河床被淤泥所填,已經與大壩平齊。沿河道向裡走,兩側山體對峙,夾道而立,是為峪口,險極。

盤河水道纏繞屈曲,彎不能盡數,而其源頭,則發於南池寺山下。在這兩點之間,大約居中的位置,是為“武王廟”,即解將官歸園田處。解將官是崇禎皇帝的貼身侍衛,名字現已無從稽考,然而解將官鎮守伏鳳口、智卻巡視官的故事卻一直流傳。武王廟村因建有武王廟而得名,紀念週武王。今廟建於康熙二十八年。據傳,舊廟建於明初,位於今廟址後龍頭山上,因地勢險要,故廢。解將官歸隱於此,獨用一井,其他村民又共用一井,故村又名雙雙井。距武王廟約十公里有解家村,系解將官同宗同族;解將官死後被安葬在村北地畔上,惜今墓碑無存。

探尋韓城南池寺
探尋韓城南池寺

說到南池寺,是讓人神往的。我們先來看看前幾次走訪過程中的兩則介紹:

其一:寺院過去僧人很多,最多時可能超過四百人;建築也極精美;寺院坐落在山坳裡,四面環山,中間有大水池子,中樹梅花樁,供和尚們習武練功。文革間被毀,現在可能還有些遺蹟。

其二:養蜂人說,南子寺大,全部是用石頭建造,遺存的碑刻、殘件很多。據說解放後陝西的第一任副省長叫張斌的,曾經在南子寺避難。敵寇追捕至寺外,方丈命張斌爬上牆頭,趁開門的當兒翻出牆外逃跑,躲過一劫。

憑著這兩則介紹,南池寺,或者南子寺,就在腦海中有了些輪廓。

去南池寺的時候,我們請了解雲海老師做嚮導。解雲海老師是盤龍武王廟人,網名盤龍雲海,曾著過《滿眼風光盤陶遊》一書,介紹盤陶川的歷史人文及自然風光,算是盤陶川的大專家了。南池寺,解老師已經來過無數次了,在他的書裡也做了重點介紹。

探尋韓城南池寺
探尋韓城南池寺

南池寺距離新修的山路大概有兩公里的路程。解老師雖然年齡已過了六十,但是對這段駕輕就熟的山路,走起來真是健步如飛,在我們一行人裡一直是遙遙領先,將這些“年輕人”甩出老遠。上山的時候正是初冬,山裡有些淒冷,但是落葉積了厚厚的一層,踩上去特別鬆軟,好像新鋪了地毯,特別舒服。而且一行人前前後後,急匆匆的前行發出沙拉沙拉的聲音,在幽靜的山谷裡,穿出老遠,真切而又動聽,真是美妙的交響。

南池寺的遺蹟最先見到的是三皇洞,就在道旁的壘石上。現僅餘建築的前牆,磚質,中間有門,上部為券形頂,題“三皇洞”。雖然僅存前牆,但可以想見其本來的樣子,是窯洞樣式的神殿。洞前有石質的小神龕一座,龕頂樣式為石雕仿磚木結構的屋脊形,有龍脊,有虎頭垂簷。這樣的神龕大約是這一帶山裡的標準形式,煙泉有,小迷川道旁也有。神龕開有券形門洞,其上刻字,上為“靈佑無疆”,兩聯是“在昔呵護生百榖,於今俎豆祀千秋”,與小迷川神龕的“靈威遠鎮、螭魅無逕蒙聖佑、豺狼斂跡賴神功”的意思相仿。

探尋韓城南池寺
探尋韓城南池寺

南池寺三面環山,座北山朝南山,雖然地方並不是很大,但正如解老師所說,這是五池寺共同的環境特點,風水佳,便於“藏風取氣”。戲臺坐落於正南方向的山頭下,僅存壘石遺蹟。寺院正門也已經坍塌殆盡。所以,如今進入南池寺,首先引人注意的是本該在院裡的一座石牌樓。據解老師所記,該石牌樓是他爺爺帶領鄉工修建的,時間不遠,故保存尚完整。牌樓石質,正面題“雨暘時若”四個大字,硃紅的顏色依然鮮麗,在滿目灰黃的環境中,十分奪目。兩側對聯為“通體靈明神變化,滿腔慈惠著功能”。“雨暘時若”的落款為“嘉慶二十二年丙子孟秋日,盤道川百人會建立”。百人會名單刻在下端橫樑上。牌樓頂部是仿木結構的斗拱和屋簷,最中間的拱柱雕出方形小匾額,內題“普濟”二字。牌樓背面形制與正面相同。最上匾額,題“慧目”。正中大額題“御災捍患”,落款“民國二年季春廿八吉立,盤川六社鄉老重修”。其下橫樑在百人會名單後有“住持 永純”字樣。 “惡恨恨護持正教,氣沖沖降伏邪魔”分列左右兩柱。石牌樓前後橫樑和花牌雕刻雙龍戲珠圖形和花草紋,兩側石柱前後亦有石鼓,並雕刻人物。但總體來說,牌樓雕工及形制實是平常得很,除了“雨暘時若”外,其他題字水平亦常常。

穿過牌樓,大概就是寺院的正院了。在荒草淹沒的石階下,解老師找出了南池寺的泉眼,這也是五池寺的共同特徵,以前稱作“海眼”,水湧而出,所以南池寺又名湧泉寺。掀開石塊,看到了“海眼”的真容。想象裡的湧泉,如今儼然已是一口“水井”。井口由人工石砌而成,內部呈甕形,水面約在兩米以下。看此情形,“海眼”想已停湧很久,作為水井,可能也有很長時間了。石階之上,為寺院前殿。這應該算是寺裡最大的也是第一進的正殿。如果從山門算起,南池寺前院還是比較敞闊的,中間以石牌樓分界,前有寺門,後有佛殿,左右兩側又建有側殿,一個完整的四合院落結構。正殿外右側院內有一巨碑,尚威立如昔。碑螭首,較為長大。解老師從上面辨認出了一些名字,他據此判斷此碑為明代遺制。緊鄰正殿之後,約一米之隔,又有中殿,略小於前殿。同前殿一樣,只有遺蹟可觀,廊柱橫斜錯綜,碑石掩於塵荒。這些龍柱、碑石能保存下來,全賴其石頭的質地,這也是南池寺被這些後來訪客器重的主要原因。選用石材,是近山的緣故。然而這些龍柱、石樑,又多選用附近山中的砂石,遭風蝕雨剝,也是極易朽毀的,以致有些已經模糊不辨形容。

過了中殿,這一進院落較前院就小了很多,然而這裡倒坍的石柱、石樑、石碑卻更多。後殿還可約略地看出原來的規模,殿裡有失去頭顱的兩座人物坐像的石柱基座,其一已經從中裂為兩半,厝於殘磚敗瓦之間,好生寂寞。後殿東側更有一殿,外圍兩根石柱尚挺立依舊,勉強支撐著佛殿的側牆和輪廓;柱上雕有纏龍,尚可一覽。從中間倒坍的石柱上,我們讀出了一句“一莖草化丈六金身天地眾生共大慈雲法雨”,甚有意思;可惜另外一句覆於地下,沒能讀到。

探尋韓城南池寺
探尋韓城南池寺

寺院中所有碑石看過一遍,多半為捐施的名錄,落款年代乾隆26年、嘉慶2年、道光4年、咸豐4年、民國24年盡有。其中兩塊碑石可記,一為題作“菩薩燈會碑”的,略述菩薩燈會由來,並有“上幹谷鴉兒坡”村等村民佈施名單,頗可觀;落款為“山主薛峰土嶺村三(?),雍正元年十二月十一日立,住持僧口照學徒普(石付)梁榮孫通較。。。。。。主持圓覺”等。一為“重修湧泉寺並增建捲棚石砌院基客佈施人名”,落款為“大清道光四年”。“湧泉寺”印證著身份;捲棚,石砌院基,現在卻看不到了。

出寺院向西,登上一道土嶺,是為盤陶川和小迷川的分水嶺。此處地勢較平,還有農人遺留的住所和石碾等物。在半嶺荒草間,解老師又找見了“和尚墓”。墓是在整塊石頭上鑿出來的一個洞窟。洞口不大,只可通一人蹲伏而入。洞內略闊,然而臥之則短,立之則矮,只可趺坐。以此判斷,僧人在趺坐其間,坐化即是“和尚墓”,閉關又是修行窟了。

解老師說南池寺始建於唐代,供奉的是菩薩。避難一說,解老師認為應該是文革期間韓城的市委書記。僧眾四百一說,不攻自破。

探尋韓城南池寺
探尋韓城南池寺
探尋韓城南池寺
探尋韓城南池寺
探尋韓城南池寺
探尋韓城南池寺
探尋韓城南池寺
探尋韓城南池寺
探尋韓城南池寺

南池寺論規模不大,但是從碑石和龍柱牌樓來看,這裡也曾盛極一時。自明至民,數百年經營,香火不絕;然而一旦毀損,區區數十年,即已零落荒廢,幾乎委於塵土荒草,實可嘆也。

探尋韓城南池寺
探尋韓城南池寺
探尋韓城南池寺
探尋韓城南池寺
探尋韓城南池寺
探尋韓城南池寺
探尋韓城南池寺
探尋韓城南池寺
探尋韓城南池寺
探尋韓城南池寺
探尋韓城南池寺

附摘解雲海老師文章

在韓城峰巒起伏的梁山山脈中,除了巍山、香山、三累、猴山、牧山、神道、硃砂、麻羨、安國四嶺,雲臺、高祖等著名名山外,還有人稱“五嶽”的東池山,西池山、南池山、北池山、中池山。關於五池山《韓城乾隆傅志》有這樣的記載:“五峙山在縣西北。峙在萬山中為岑,凡五:深巖邃谷,人跡罕至。北峙最遠,去縣百二十里,西峙次之,東、南峙又次之(應為中、南峙次之),中峙稍近(應為東峙稍近),亦且八十里,俱有泉,俗名海眼。山多松,中峙尤勝,自麓及岑,青蔥夾道,幽絕人寰,今稱為五池山。”民國33年,樊厚甫《鄉土教材》補充說:“近年橫加砍伐,風景稍遜”。

傳說很久以前,大禹的父親鯀劈山鑿河時,斬殺了一條妖蟒的大兒子,蟒妖大怒,尋鯀要報殺子之仇。在五臺山聽談經文的文殊菩薩與觀音菩薩商定,讓文殊菩薩的五個女兒到這五個地方鎮魔,如來佛指派一名高僧為五姐妹選好修建廟院的風水寶地後,併為五姐妹封了山都寶座:大姐北玉膽小封為東池寺“東陽太山都”(在冶戶川東窯頭南梁);二姐方玉封為南池寺“南陽同山都”(在小麥川西部頂端);三姐永玉封為西池寺“西牛河山都”(在冶戶川崖底村南梁);四姐平玉膽大封為北池寺“北亥幽山都”(在冶戶川凸溝北端黃龍石臺寺南梁);五妹安玉最小放在中間封為中池寺“中條明山都”(在冶戶川東茶場村南)。如來佛要求她們姐妹五人要盡職盡責,永保一方平安。因為五池山均為風水寶地,一般山寺廟院均建在山勢聳峙之巔,而五池山均建在萬山叢中,小岑懷抱的山凹中,藏風取氣。因而縣誌將五峙山改為“五池山”。縣誌亦說“峙”誤,應為“池”,符合地理真實環境。

南池寺位於薛峰鄉峰川(小麥川)西部末端,南為黃龍縣柏峪鄉,北為韓城盤龍鄉盤陶川,此地是兩縣三鄉交界處。此地原屬韓城管轄,有上百畝肥沃耕地,解放後由盤龍鄉馬雷娃耕種,1962年他正好在黃龍亂馬科暫住,當時將韓城的白馬灘、石門、柏峪、亂馬科四鄉劃給黃龍縣,地隨人走。後來馬雷娃雖然又回盤龍,但地是劃不回來的,以至在韓城地圖上此處留下了雞蛋大的缺口,是韓城人歷代經營的寺院成了韓城、黃龍兩縣市的“耶魯撒冷”。現在地由韓城人租種,遍植樹苗。

南池寺所建菩薩寺正如故事裡面講的都是觀音、文珠菩薩坐鎮的廟院,初建在唐代,重簷疊瓦水流多級而下,氣勢非常雄偉,歷代重修。有碑記載的有明末韓城當時有名的官吏有:大同兵部右侍郎衛景援、楊建烈(職務看不清),劉撫院爺爺劉永祚、解家兄弟二代進士解胤樾、解胤標、還有趙濂等等。後來有清、嘉慶3年、24年、民國2年、民國24年等重修的記載。童年聽我叔父給我講過,我爺爺當時是有名的大木匠,人稱解博師。民國2年由盤陶、峰川、柏峪、冶戶、景峰五川共襄修繕盛舉,他帶了40多位匠工在此修繕廟宇,在立石牌坊時,石柱石樑,名匠彙集,束手無策,他總結前人經驗,彙集名匠意見,用堆土的辦法將石牌坊立起,由於當時人、財、物力極其缺乏,生活條件十分艱苦,他帶了幾十號人幹了幾個月,不但分文未掙,走時看手下人可憐,將他的新棉衣脫下送給了徒弟。至今鄉老提起此事還嘖嘖稱羨。南池寺精美的建築藝術與韓城其它名山勝水的建築一樣,毀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後期的“文革”時期。

走進寺院,南邊的戲臺遺蹟尚在,一根根雕刻精湛的仙鶴、飛龍、八仙等圖案的石柱橫七豎八、哀嘆出伏身倒地的無奈,殘留的主、側廟山牆如同圓明園的殘垣斷壁,在面對著來人傾訴著遭受浩劫後的苦難,斑剝的歷代石碑面對我們欲語無言,昔日觀音寺“教衍天竺”“福利恆沙”的匾額不見蹤影,整個廟院的荒廢及野豬覓食亂拱的痕跡,恍如已入無人之境。石牌坊仍聳立在大門內側,正面對聯:“通體靈明神變化,滿腔慈惠著功能”。橫批“若時賜雨”。背面對聯“惡恨恨護持正教,氣沖沖降伏邪魔”。橫批“御災捍患”清晰可見。過去名叫“湧泉寺”,《縣誌》俗稱“海眼”的園形石泉,昔日水往外湧,由於無端開採地下水,現已深有2米,才能看見水面。主殿東邊,同治元年建造的蟲郎神石廟依然如故,有對聯:“在昔可護生百轂,於今俎豆祀千秋”。橫批“靈佑無疆”仍歷歷在目。高殿西邊昔時僧人的一個完整的石墓穴屍骨不見,演變成種莊稼人臨時的蘿蔔窖。讓人欣慰的是廟院四圍的松柏雖遭刀斧砍伐,近年來由於國家退耕還林的政策,生態略有恢復。

南池寺畢竟地處深山,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除常見的喬林灌木外,院中尚有一株稀世烏龍茶樹,石巖上長有石茶(草狀)、雞爪茶(草狀)等。周邊有少量的通身斑紋,樹體呈綠、皮似青蛇的“蛇綠木樹”夾擠在萬木叢中。天生藥材有上百種:珍貴藥材有天麻、七葉一枝花(神龍草)。獨角蓮葉子如傘,秋季莖部結的籽實如紅色玉米棒。珍惜動物有:褐馬雞、豹、北方僅有的巨毒蝮蛇隱匿草石中,(夏天隨處可見)。體型小、紅肚皮的“黃巢蟻穴”沿途可覓。傳說唐末農民起義英雄黃巢失敗後,一種說法說是被他人所殺;另一種說法說他失敗後出家為僧,遁入南池寺,死後託生成了紅螞蟻,象徵他的起義隊伍數量眾多,繁衍快、組織性強、繼續為民推翻腐敗統治的志向。這種螞蟻人到跟前不能停留,一旦上了人身被咬,遍體鱗傷,不好醫治恢復,與盤龍陳家圪嶗前菩薩殿下的螞蟻不上人身形成極大反差。說起歷史,《前秦錄》有“永興二年四月,前秦皇帝苻堅如龍門五峙”的記載,不知是“五峙”之中哪個?

“仁者樂山”。在韓城眾多的崇山峻嶺中,過去寺廟林立,拜者如織。如若登臨,不但可以讓我們認識自然,瞭解自然,使人消除工作疲勞和城市煩躁,放鬆精神狀態,更能探索山區文化,深挖佛教內涵,陶冶人們情操,淨化人們心靈。若有時間,多去看看,總比城內有文物,無自然的境況要灑脫得多,真正的山水人文生態文化還是在大山深處。不是嗎?

在韓城這162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山區約佔了八分之六,在這八分之六的山區裡:大禹“導河積石”發生地是龍門山;春秋《趙氏孤兒》程嬰、公孫杵臼二義士救趙武的演繹地是白馬灘;晉文公避難地是景峰川王村南的晉公村;晉襄公巡視西河的下馬地是盤龍西南的襄公殿;喬子玄有周赦王臺;秦漢時因西楚霸王避難林源有霸王溝;獨泉有漢劉邦命名的高祖山;盤龍有三秦三王之一-翟王董翳墓;漢太史司馬遷將《史記》原本藏入名山;獨泉有東漢劉秀追殺王莽的蟒頭山;南北朝時前秦皇帝苻堅曾入駐五池山;酈道元將三累山寫入《水經注》;卜子夏講學在“側溪山南”;唐韓文公洞建在道口梁;香山白田村是白居易祖先的賜田;宋真宗祭后土神芝陽才有駕到坪;宋遼大戰在板橋高龍山;蕭銀宗葬身王峰“龍骨嶺”;元代楨州政治中心在土嶺下;薛仁貴後裔封在薛峰川;千佛洞建在東池梁;朝陽洞石窟在盤龍雲臺山;明代馬文莊公讀書處在盤龍洞溝;解將官駐守伏峰口;趙廉的出生地在薛峰牛心灣......登之名山祭天神,參拜菩薩到五池山。秦王射開芝川口,齊王棄鞍牛心淵。神蛤蟆吞東晉遺蹟尚在,楊家將保宋廷代代相傳。 解雲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