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好奇擠壓孩子耳朵上的小孔,之後不得不去醫院,醫生:無知

育兒是很複雜又很重要的事,尤其對於新手爸媽來說,剛到來的孩子是幸福,但也很陌生,一無所知,不知道該怎麼對待寶寶,這樣很容易一不小心就闖入了育兒誤區。

麗麗在結婚後,第二年就生下了一個寶貝兒子,無論對於麗麗夫妻還是家人,都是很大的福氣,是喜事,麗麗看著寶寶,激動幸福,溢於言表,看著孩子一遍又一遍,看不夠。

有一天,麗麗在仔細端詳著寶寶時,突然看到寶寶的耳朵上有一個小孔,麗麗很好奇,便問旁邊的婆婆是怎麼回事。

寶媽好奇擠壓孩子耳朵上的小孔,之後不得不去醫院,醫生:無知

婆婆一看很高興,說這是“倉眼”,這樣的孩子一輩子不愁吃穿,有福氣。

也有人將這個小孔稱為聰明孔,可無論哪種就是寓意很好。

寶媽好奇擠壓孩子耳朵上的小孔,之後不得不去醫院醫治

聽到婆婆的解釋後,麗麗就不擔心了。只是有一次看到寶寶的小孔裡邊好像有東西,就忍不住擠了一下,想著把東西擠出來,但僅僅這一個小動作差點害了寶寶。

麗麗在擠完這個小孔後,沒過一會,就看到小孔周圍泛紅並且有些紅腫,麗麗覺得可能就像是人臉上長的痘痘一樣吧,而且時不時的摸摸看。

第二天醒來後,就看到這個小孔周圍紅腫的更加嚴重了,而且分泌物還有異常味道,這可讓麗麗著急了,趕緊帶孩子去醫院。

醫生檢查後說:真無知,不知道就不要亂碰,那些什麼“倉眼”、“聰明孔”的都是一些寓意而已,這個小孔不要去擠他,尤其是人的手常有細菌不衛生,很容易會造成感染,現在要通過手術來切除。

麗麗看到寶寶這麼小就要手術很心疼,但也很愧疚,都怪自己,不知道還要亂碰,難過極了。

寶媽好奇擠壓孩子耳朵上的小孔,之後不得不去醫院,醫生:無知

那麼這個“倉眼”、“聰明孔”到底是什麼?

在一些長輩的眼裡,這個“倉眼、“聰明孔”其實不過是對於孩子的好的寓意,並不是說孩子命好,聰明,實際上是一種先天畸形,叫做耳前瘻管。

耳前瘻管

耳前瘻管是一種外耳先天性畸形,瘻管開口大多在耳輪腳前,在平時一般沒有什麼症狀,有時會感覺有些癢,還會伴隨白色分泌物溢出。

耳前瘻管分為單純型、分泌型和感染型。

  • 單純型沒有什麼症狀。
  • 分泌型是瘻管內皮屑以及皮脂腺分泌物堆積導致瘻口經常有白色分泌物,會出現局部皮膚瘙癢,局部隆起等。
  • 感染型會表現為局部紅腫、痛、溢膿液,嚴重的還會出現周圍軟組織腫脹,形成膿腫破潰或者肉芽,出現反覆感染的情況。

當孩子有耳前瘻管時,一般情況下沒有什麼特殊表現,這是家長要多多注意就好,如果出現了紅腫瘙癢腫痛,並有分泌物流出,要到醫院進行處理。

單純型的耳前瘻管不需治療,但如果瘻管長時間分泌,或者出現膿腫,發展成分泌型或者感染型時,就需要進行手術來切除,當然它還會有複發率,研究顯示覆發率在0-43%。

寶媽好奇擠壓孩子耳朵上的小孔,之後不得不去醫院,醫生:無知

在長輩口中的“聰明孔”其實對孩子的身體健康也是有影響的。在平時,家長應做好護理,避免被感染。

一、不要擠壓

對於沒有感染的瘻管,家長不要去擠壓觸碰,要注意做好清潔,以免被感染。

二、清淡飲食

無論是哺乳媽媽還是寶寶自己吃飯,飲食都要以清淡為主,尤其要避免辛辣食物和海鮮類食物。

三、增強孩子的抵抗力

在生活中,要多帶著寶寶鍛鍊身體,增強孩子身體抵抗力。如果寶寶的抵抗力下降,那麼炎症就很容易會出現。

對於孩子,對於有些自己不清楚不瞭解的事情,家長不要因好奇隨意觸碰或者隨意應對,以免傷害了孩子。當在孩子的身體出現異常情況時,要及時就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