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正確認識團結?


滕德銀

顧大局、重團隊、講協作、善補臺,這些都是講團結的表現。講團結來不得半點虛假,但現實中,少數黨員幹部不重視團結、不善於團結,甚至搞"假團結"的現象還時有發生。比如,有的表面上客客氣氣,實際上磕磕絆絆,面和心不和;有的會上意見一致,會後說三道四,甚至亂搞"小動作";還有的熱衷於搞團團夥夥,"團結"一小撮人,損害大多數人,只在自己的"小圈子"裡講團結。這些問題,直接後果就是影響團結、敗壞風氣,甚至導致單位"一盤散沙",無法形成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12月6日,中國紀檢監察報)


筆者想討論:該如何正確認識團結?

團結,不是搞小團體主義。小團體主義,顧全的是小團體的利益,而不是大家的利益。為什麼要批評團團夥夥,不允許搞團團夥夥,那是因為沒有照顧好一個大集體的利益。黨的幹部,堅決不能搞團團夥夥,甚至幫派行為。

團結,不是表面上的團結。有的單位,表面上看,風平浪靜,大家相安無事。可是在私下,一些人卻善於使絆子,讓想幹事的人無法幹事,或者乾的效果不理想。有的領導之間,也在相互使絆子。這樣的表面上的團結,不是真正的團結。

團結,不是各幹各的。一些單位的領導,相互之間奉行該你幹,最後導致大家步調不一致,思想難統一,進度難統一……各幹各的,不是團結,也最終岡布奧大事情。顧大局、重團隊、講協作、善補臺,這些都是講團結的表現。各幹各的,是分工。相互幫助補臺,是合作,這才是真正的團結。

黨的幹部,都要深刻認識團結的含義,並認真做好團結工作。如此,團結才會產生出真正的生產力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