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陽這些地名都很有來頭!不信看看

色彩是客觀物體的重要外在屬性,易於被人們感知。在地名中,用色彩詞命名,則為大地“染”上了一層鮮明的特色。

在雲陽不少地名中,我們就能發現一些色彩詞!近日,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重慶市地理信息和遙感應用中心特別推出《重慶地名文化地圖之色彩篇》。

雲陽這些地名都很有來頭!不信看看

其中雲陽就有三處地方榜上有名,分別是:青龍街道、黃石鎮、紅獅鎮,那麼這三處地名是如何而來的呢?

1、青龍街道:因辦公地點設在青龍嘴(原雙江鎮人民政府)而得名。

2、黃石:因原地處於一塊黃色的坡板石上面,所以之前取名為“黃石板”,後又改名“黃石”。

3、紅獅:在清末民初屬北岸崇善裡紅獅下甲,民國中後期置紅鹿鄉,1949年更名紅獅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92年建鎮。既然說到地名,那也順便來探討一下它們的來源!雲陽這個地方,地理環境獨特,一江四河,多雲多山多水,同時這裡平壩也有很多~~所以呢!這些地名也多多少少與這些因素相關~~

東周赧王元年(前314年),秦滅巴國置巴郡,在雲陽地域建縣名“朐忍”,為建縣之始。北周天和三年(568年),更名為“雲安”。

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年)省縣入軍,軍改為州,名“雲陽州”,屬夔州路。為雲陽名之始也!


雲陽地名的來源


山南水北說:因處於古云安鹽場之南和五峰山南麓,四時多雲,而邑當山水之陽,故名雲陽。

氣候一說:雲陽位於四川盆地東部,靠大巴山東沿,氣候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即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但川東地區由於山谷縱多,冬秋季節多雲霧天氣,多秋雨,故云陽,意乃太陽常隱藏於雲之下者也。

雲陽其他一些地名又是緣何而來?

1、依山、水命名

湯口:湯溪河口(老城故地)

江口:位於團灘河口

雙江:位於彭溪和與長江交匯處而得名。

小江:因長江的支流澎溪河位於境內而得名!

南溪:南溪古名叫做“檁溪”,明朝時為南溪堡。南溪也有南臨湯溪之意,鎮內屬湯溪河流域,而南溪所在之地處於湯溪河的南邊,故名南溪。


雲陽這些地名都很有來頭!不信看看

高陽:位於將軍梁之南,由於將軍梁海拔較高,故得名高陽。巴陽:位於巴山之南,有接近太陽之勢,故得名“巴陽”。歧陽:歧陽因地處歧耀山以南而得名。

2、按地形地貌/地理位置

寶坪:“坪”同“平”,意為平坦,以“坪”為名的地區多半山區和丘陵地區局部的平地。在大山之中忽現一平地,當地人便覺得這是塊寶地,所以取名為“寶坪”。

桑坪:咸池水庫所在地的梅溪河支流從鎮內橫穿而過,在群山中間形成一個大大的盆底—桑坪壩,桑坪也因此得名。

堰坪:沿用堰坪村名,村內的山腳有條古堰,堰邊一平坎,又處於較為平坦的地區,故取名堰坪。

路陽:地勢中間平,四周高,雲陽縣第一壩,素有“小盆地”的美稱。路陽壩,路陽壩,路陽也因此得名。

雲陽這些地名都很有來頭!不信看看

農壩:地勢北高南,是雲陽縣的最高點,以丘陵、山地為主,中間有小範圍平壩,農作物都種植在平壩上面,故名農壩!

上壩:

海拔高,平地較多,得名上壩。

龍角:遙遙望去,就像是遨遊在天的飛龍之角,因此得名”龍角鎮“。

雲陽這些地名都很有來頭!不信看看

盤石:(原名盤沱)在長江邊有一塊長2千米、寬1千米的巨大盤狀石頭(三峽工程蓄水至海拔135米時被淹)而得名。

後葉:總體地勢特徵呈“三梁夾兩溝”之勢,雞公梁、鳳凰山、武城山縱橫分佈,後葉溝、石家溝平行分鑲嵌其間。得名於後葉溝。

磨盤寨:因形如磨盤,其上建有寨子而得名。

龍脊石:原老城對面江中有石如龍脊背故而得名。

3、歷史典故/民間傳說等

鳳鳴:相傳在附近有個鳳凰砣,大概住著鳳凰吧,而鳳凰路經鳳鳴時,幾聲長鳴故而得名。

棲霞:因棲霞宮而得名。

龍洞:因一條長達4公里的古老長洞,據說裡面曾有龍居住而得名

耀靈:地處歧耀山麓,傳說山中有仙,有仙則靈,故名耀靈。

故陵:故陵鎮為先秦巴楚文化交匯地,民間相傳這裡埋葬了某個楚國國君,陵:即陵墓,所以取“陵墓”的“陵”加上“古鎮”同的“故”,故陵鎮由此而來。

雲陽這些地名都很有來頭!不信看看

大陽:以前附近小河溝裡有一巨石,上有天然石坑形如印盒,人稱大印盒,後傳成大陽河,場鎮得名於此。

新津:因管轄範圍內有港口新津口而得名新津。

鹽渠:湯溪河過、下游千年鹽鎮雲安!古不少河船運鹽從此過!故名鹽渠!

雲陽這些地名都很有來頭!不信看看

4、以“安”、“定”、“寧” 等命名

中華民族歷來嚮往和平,祈求社會安定,所以,我國多用“安”、“定”、“寧” 等字命名地名。

雲安:雲安鎮是一個具有2000多年曆史的工業古鎮,古名叫湯溪,也叫永安,後因四時多雲,改名雲安。

人和:天地人和,希望天下和平。

普安:希望普天之下,眾生安寧而名“普安”。

復興:希望天下迅速復興旺盛!

平安:希望天下太平,百姓安康!

雲陽這些地名都很有來頭!不信看看

5、其他命名

蔈草:“蔈”是白茅草的花的名字,鎮內很多白茅草,所以取名為“蔈草”。

渠馬:渠為“溝渠、河渠”,“碼”則是因為原來是一條彎彎曲曲的河流碼頭集聚地,而“碼”又和“馬”同音,故取名為“渠馬”至今。

雙土:境內土壤多為黃棕壤和砂土,所以得名雙土。

清水:位於岐耀山上,以前叫清水塘,人們因山溝裡的水清澈見底而命名清水。

本文整合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