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從梯子上重重摔下,8歲兒子一句話,讓媽媽後悔不已

一、自以為是的犧牲其實只是感動了自己

昨天深夜,表姐突然給我發來一個大哭的圖片,我嚇得趕緊問出了什麼事,大晚上哭什麼呢?

在我的追問下,表姐道出了事情的原委。

原來,昨天,休班在家的表姐忽然想到兒子說被子太薄了,晚上有點冷,於是表姐爬到梯子上拿厚被子,沒想到,由於腳下有點滑,表姐沒站穩,一下子從梯子上摔了下來,表姐疼的齜牙咧嘴,眼淚都流了出來,還是忍著痛幫孩子晾曬被子,換好被罩,鋪好床鋪。

下午颳起了大風,表姐害怕孩子受凍,忍著痛去接兒子放學,看著一瘸一拐的媽媽,表姐以為兒子會心疼媽媽,至少扶著媽媽。可是孩子卻說出了讓表姐傷心欲絕的話:“你怎麼這麼點小事都幹不好啊!

“你媽都快摔死了了,你不關心一句,還有沒有點良心啊。”

“反正我還有爸爸呢,怕什麼!”

媽媽從梯子上重重摔下,8歲兒子一句話,讓媽媽後悔不已

表姐說,兒子雖然當時是開玩笑的表情,可是她的心卻像被針紮了一般的疼,這種痛比起身體的傷痛,有過之而無不及。

就在表姐從梯子上摔下來的瞬間,她還無比慶幸,還好,摔的不算重,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就在前不久,表姐單位同事的老公,因為不小心從梯子上摔下來,摔壞了脾臟,直接人沒了。

“當時我還在想,要是我不在了,孩子可怎麼辦?沒想到,孩子卻一點不在乎我.......”表姐說著,淚又無聲地流了下來。

我只好安慰她,孩子還小,不懂事,說話有口無心的,別往心裡去。可是我的心裡卻不是滋味。

表姐碩士畢業,當初為了孩子的成長,毅然放棄了公司晉升的機會,在後勤幹著打雜的職位,好在時間相對自由,能照顧家庭和孩子。

這些年來,表姐對孩子任勞任怨的付出,事無鉅細的照顧,省吃儉用,給孩子用的都是最好的,報最好的補習班,穿大牌的衣服,而自己連買個好點的大衣都要緊咬牙關。

每次見了面,看見表姐不施粉黛的臉上,皺紋堆滿了眼角,我就會勸表姐,別忘了也拾掇下自己,對自己好一點。

表姐卻滿臉期待地說:“我正準備給孩子報個什麼班,你不知道這孩子可聰明瞭......”三句話不離孩子,卻獨獨忘了自己。

眼看著孩子逐漸長大,老公的事業順風順水,而自己卻成了孩子嘴裡“無用的中年婦女”。

兒子時不時就會冒出來一句:“你除了做飯、洗衣服,還會什麼呀?還是我爸會賺錢。”表姐這次的崩潰其實也是很久以來情緒的積累。

孩子覺得自己無用,老公覺得自己人老珠黃,上不了檯面,原以為為家庭付出全部,沒想到只是感動了自己而已。

媽媽從梯子上重重摔下,8歲兒子一句話,讓媽媽後悔不已

二、過度的付出,害了孩子也傷了自己

其實類似的事情,生活中經常上演。

電視劇《老男孩》中,周洲的媽媽丁芳茹是一位全職媽媽,傾盡所有心力對兒子好, 給兒子愛,並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兒子,因為和丈夫的關係降至冰點,周洲媽媽便只為了兒子而活。

在兒子房間翻到一幅女生畫像,就懷疑兒子早戀,追到學校去調查。

當林依晨飾演的班主任林小歐,勸丁芳茹給孩子適當的隱私權時,丁芳茹瞪著眼睛理直氣壯地說:“小孩子在媽媽面前說什麼隱私啦?”

當她脫口而出這句話時,她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口中的“小孩子”已經 16 歲,擁有獨立人格和思想。在丁芳茹眼中,周洲就應該是那個聽話、專屬於自己的小孩子,永遠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她高舉著愛和陪伴的大旗,將兒子牢牢拴在身邊。尤其是丈夫離開後,當她的全世界就只剩下孩子,她就變本加厲地看管著周洲,不斷侵犯一個 16 歲孩子的隱私權。嗅到一絲可能“威脅”到兒子的氣息,她就全副武裝,準備戰鬥。

當她發現那幅畫像中的女生長得像林小歐,且周洲成績下滑時,她便不分青紅皂白,發了瘋似的指責林小歐勾引自己的兒子。

面對母親的瘋狂,周洲表現出了習以為常的冷靜。在母親將林小歐氣走後,周洲終於對母親說出自己的壓抑已久的話。他說,他終於明白父親離開的原因,因為母親的瘋狂讓每個人都難以呼吸。

周洲媽媽的行為不僅讓丈夫覺得不可理喻,甚至最後連自己的兒子都不認可自己,周洲的媽媽徹底崩潰了。

現代社會, 愈來愈多的女性選擇讓社會來承擔母親的部分角色和責任,卻也有一些人選擇迴歸到這個最古老卻從來沒有被認真對待過的職位,全職媽媽。

女性這一生為家庭、孩子犧牲太多,但如果把自己的價值鎖定在家庭內,最終不僅迷失自己,還會被家庭成員嫌棄,對孩子造成巨大的壓力,讓孩子不堪重負。

媽媽從梯子上重重摔下,8歲兒子一句話,讓媽媽後悔不已

臺灣短片《茉莉的最後一天》,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悲劇。

碩士畢業的海歸媽媽,結婚後,為了孩子,放棄了原本繼續深造便能得到的教授職位。然而,心有不甘的媽媽認為,只有把孩子培育成才,才對得起她放棄教授的這份犧牲。

女兒稍微不聽話,媽媽便會生氣怒吼:“要是沒有生你們,我現在也是一個教授。為什麼我放著教授不做,在這裡受你的氣啊。”

媽媽生病,女兒關心說讓媽媽多休息,媽媽卻反駁到:“你不好好讀書,我怎麼休息?外面有多少人在等著你們兩個,這個臉我丟不起啊。”

女兒上學趕時間,媽媽拿出打車費,說到:“這些費用都是我省吃儉用省出來的,好好唸書,不然你就是不孝啊。”

日常生活中,媽媽最經常掛在嘴邊的是那句歇斯底里的:你對得起我們嗎?

這種日復一日的高壓狀態下,原本品學兼優的女兒茉莉逐漸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

最終,16歲的她,因不堪忍受媽媽的斥責與吼罵,選擇了深夜跳樓自殺。

同故事裡的媽媽一樣,我常常聽身邊的媽媽們說,為了孩子自己做出了多大的犧牲。

買打折的衣服,用廉價的化妝品,吃便宜的飯菜,風裡雨裡接送孩子上補習班、培訓班、興趣班;

放棄晉升的機會,放棄出國深造的機會,放棄旅遊和愛美;

只求孩子聽話懂事、考個好成績,就心滿意足。

偉大嗎?這種為了孩子犧牲物質乃至精神追求的愛,確實偉大。

但也正是這種看似偉大的犧牲,成為了媽媽放棄自我成長的藉口,也成為了媽媽們理直氣壯要求孩子成仁成才的籌碼。

媽媽從梯子上重重摔下,8歲兒子一句話,讓媽媽後悔不已

對於媽媽而言,如果自己抗拒成長,就會把成長的任務轉嫁到孩子身上;

如果我們不能接納自己,對自己不滿意,就格外需要一個令人滿意的孩子。

沒有一個孩子,可以承受媽媽放棄自我的壓力。因為他們稚嫩的肩膀上,扛不起你那份未完待續的追求與渴望。

三、最好的陪伴是做孩子的榜樣

其實,不管是否做全職媽媽,都不是自己放棄成長的藉口,給孩子最好的陪伴不是你天天陪著他,事事親力親為,那樣只會讓孩子失去獨立自主的能力,失去感恩的能力,也會把自己陷入兩難的境地,事業無成,孩子嫌棄。

前陣子,朋友圈裡,廣為流傳著這樣一篇日記。在日記本里,女兒用稚嫩的筆寫著:

我現在真的覺得我媽是個沒有用處的人。

她從來不好好做飯,洗個衣服都要抱怨半天,每天都在家裡睡覺、吃飯、化妝、玩手機,只有在我成績發下來時說我幾句。

她天天說別人的小孩有多好,卻不說別人家的媽媽有多好。

我恨不得把她連她的手機扔出我家的大門,她真是個無用的中年婦女!

日記讀來,字字扎心,卻也句句在理。一個不思上進、碌碌無為的媽媽,孩子看在眼裡,嫌棄在心裡。

這樣的媽媽,即便日日陪伴著孩子,又有什麼益處?

媽媽從梯子上重重摔下,8歲兒子一句話,讓媽媽後悔不已

而與之相反的是,另一個孩子寫給媽媽的信:

我有一個好媽媽,可漂亮了。

我媽媽很能幹,上午天天跑步,下午天天游泳,晚上天天不吃飯,苗條地像一根樹枝。

我媽媽也很愛學習,天天都學英語,她的書法字比老師寫得還好。

我愛我的好媽媽,媽媽請您放心,相信我一定會減肥成功。

這位媽媽在陪伴孩子的同時,從沒放棄過自我成長。她在孩子的眼中是積極的,上進的,成了孩子眼裡的一道光。他是如何做的呢?

為了養成孩子吃早餐的習慣,她每天變著花樣給女兒們做早餐。

為了恢復到孕前的身材,她每天堅持跑步一小時。

了更好地塑造形體,她每週堅持瑜伽打卡不少於3次。

每次送女兒到達興趣班後,她還會抽空學習跳舞。

為了保持耐心與溫和的脾氣,她堅持練習毛筆字。

逐漸愛上運動的她,甚至帶著女兒們完成了4場馬拉松。

好的媽媽不是不陪伴孩子,而是她們懂得:陪伴孩子最好的方式,是給予孩子榜樣的力量。

我相信,沒有一個女人願意成為孩子眼裡“沒用的中年婦女”,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自己的成長。

當你願意努力變好時,不僅孩子和老公會愛你,全世界也會溫柔待你。

四、最好的親子關係是共同成長

在央視《面對面》採訪專欄中,董卿首次談起了自己初為人母的那段經歷。

在孩子出生的第一年,董卿說,自己人生的重心好像一下子全都變了,做任何事情都要首先考慮孩子。

生活也因充斥著孩子的吃喝拉撒睡,而日漸變得瑣碎、平庸。到底該一心一意輔佐孩子的成長,還是繼續追尋自我的成長與突破?

那段時間,她陷入了迷茫的狀態。

直到有一天,她的朋友對她說:“如果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你先成為什麼樣的人。”

董卿不希望她的世界裡只有孩子,更不希望孩子的世界裡只有她。於是,她決定放棄全職媽媽,重返職場,繼續追尋自我成長和突破的機會。

她開始準備《朗讀者》,不僅僅是以節目主持人的身份,而是作為節目製作人挑起了大梁。

之後,從《詩詞大會》到《朗讀者》,凡是她經手的節目,一經播出,好評如潮。

孩子也不再是她成長道路上的阻力,而是她新的動力。她說:“我不想放棄自我成長的可能,我不能因為生了孩子就讓自己止步不前。”

媽媽從梯子上重重摔下,8歲兒子一句話,讓媽媽後悔不已

我要努力把自己變得更好,這樣在孩子長大成人後,在他真正懂得的時候,他會對我有愛,也有尊敬。

生活中也有很多媽媽,她們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全部,將所有的生活都圍繞著孩子進行。

卻不知,一個母親的責任,不應該只對孩子給予溫飽與關愛,還應該成為孩子的榜樣,引導孩子前進,和孩子一起成長。

如果媽媽有自己的人生規劃、事業追求、興趣愛好,那麼孩子就會耳濡目染地學習到媽媽身上那些好的品質,成長為同樣有追求懂上進的好孩子。

反之,一個只會圍著柴米油鹽、孩子丈夫打轉的女人,除了淪為家庭的保姆外,也必將淪為時代的淘汰品。

國際巨星蘇菲·瑪索曾說,女人最可悲的不是年華老去,而是在婚姻和平淡生活中的自我迷失

女人,任何時候都不要停止愛自己的腳步。

一個沒有自我的女人,又憑什麼要求她的孩子、她的丈夫,愛她敬她呢?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現在。

如果你想要改變自己,提升自己,記住,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