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幸福“加碼”——永新加快推進“三城同創”速寫

顏光宗、顏小明

“若有指引,定能找到前進的方向,若有真情,世間必定充滿陽光,唯有眾人的力量我們才能一路前行……”日前,永新縣“三城同創”公益宣傳片《眾志成‘城’》一經發布,迅速刷屏朋友圈,網友“矛也”留言:“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一步一個腳印,為永新添彩,向文明前行。”

自9月份“三城同創”工作啟動以來,共創省級文明、衛生、森林城市正成為永新人的思想共識和行動自覺。放眼永新,從領導幹部勇做先行者,到群眾爭當主力軍,永新正用點滴行動累積起這座城市的價值高度,為幸福永新“加碼”。

“眾志成‘城’”:形成幹群同創合力

對於脫貧摘帽後的永新而言,創建省級文明城市被賦予更深刻的內涵——不僅僅是塑造城市名片的現實需要,更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迫切需求。

繼成功創建省級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後,該縣提出用3年時間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省級衛生城市、省級森林城市。

一場戰役正悄然打響。

創建為民,人城共進。秉承這一理念,該縣延續脫貧攻堅經驗和作風,全縣上下齊心協力,吹響“三城同創”集結號。

成立“三城同創”工作總指揮部,由縣委主要負責同志任總指揮,總指揮部下設綜合協調辦公室、創建工作組、宣傳報道組和督導巡查組。沿用脫貧攻堅戰區作戰機制,將縣城建成區劃分為“四大戰區”,分別由縣四套班子主要領導牽頭負責,112個縣直單位和駐縣單位與社區結對幫扶。

對照省級文明、衛生、森林城市測評體系及相關指標,進一步研讀指標體系,制定《永新縣“三城同創”責任單位重點工作推進分工表》,壓實部門責任、細化測評標準,將點位建設、問卷模擬、氛圍營造等工作任務到人、責任到人,形成領導有力、運作高效、責任明確、不留空白的創城工作體系。

“三灣公園十字路口廚餘汙水隨意排放,請城管局安排人員整治。”在該縣“三城同創”工作推進微信群裡,類似的工作調度每天都有。

由城管、交警、市場監管、生態環境、交通等職能部門牽頭組建5個綜合執法分組,聚焦佔道和超店經營、違規停車、汙水和油煙直排等城市管理頑疾開展專項整治,督促門店落實“門前三包”;縣融媒體中心開設“三城同創曝光臺”,開通投訴舉報渠道,鼓勵市民對不文明行為進行監督;“三城同創”綜合協調辦公室定期編髮工作動態、整改通知單,督促責任單位限期整改。目前,已出動執法車輛2160車次,派出執法人員7560人次,拆除違規搭建1664起,取締流動性攤點數百家,規範夜市攤點118家,下發整改通知單126次,整改問題514個。

“有機更新”:提升城市功能實力

11月27日上午,永新縣中心廣場一牆之隔,繁榮社區影前巷,工人們正冒著細雨,抓緊時間對下水道進行疏通加深。由於年代久遠,設施老化、規劃滯後,加之管理不善,影前巷曾一度面臨汙水橫流、垃圾滿地的窘境。

而今,困擾街坊多年的排水問題已成為歷史。

“前期我們完成了對環境的整治,目前正在對路面、排水等基礎設施進行完善。”繁榮社區黨支部書記尹莉介紹,該縣今年投入資金對城區背街小巷進行改造提升,僅繁榮社區就有5處改造提升項目同時開工。

為建設和諧美麗宜居城市,該縣啟動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三年行動,編制《永新縣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按照生態修復、城市修補的“雙修”理念,對城市功能實施進行“有機更新”,推動城市功能與品質、城市形象邁上新臺階,增強群眾獲得感:推進小區、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完善城區集貿市場、公廁、道路設施、消防設施等公共設施建設;加強市政設施維護,及時修補主次幹道破損路面,更換道路破損的窨井蓋,設立人行道、盲道,更換已壞的路燈以及在未設立路燈的區域安裝路燈;持續推進城區美化綠化,推進仰山生態公園、北乾渠景觀提升工程,加快海綿城市建設步伐,打造會“呼吸”的城市;啟動“重見永新”老城古街改造項目,精心保護承載城市文化的歷史街區和歷史建築,用建築風貌提升城市品位,全面夯實城市硬件支撐。

伴隨著創建工作的推進,一項項溫暖人心的民生工程相繼出爐,一件件實事好事落到實處。截至目前,該縣108個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計劃項目,已開工100個,已完工51個,完成投資7.8億元,涵蓋治髒、治亂、治堵、功能修補、生態修復、亮化美化、治理創新等7個方面。

“志願紅”:彰顯文明風尚魅力

11月28日8時,永新縣三灣路斑馬線前,寒風中,一位身著紅馬甲的志願者正小心翼翼地攙扶著一位老奶奶過馬路。如今,這樣的景象,幾乎每天都在永新城區各個路口上演。

志願服務,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

永新把志願服務作為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的突破口,通過機關幹部帶頭,道德模範示範,社會各界參與,推進志願服務制度化、多樣化、常態化。

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打造“愛在永新志願服務品牌”,以全縣域為整體,以縣、鄉(鎮、場)、村(社區)三級為單元,堅持黨委主導、各方參與,整合場所資源、隊伍資源和活動資源,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主體,整合現有基層黨建、理論宣講、文化科技、教育體育、普法宣傳、社會公益等陣地,成立由“黨員、專業、社會”三類14支志願服務隊組成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總隊,精心設計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看得見、摸得著、離得近。把每週四作為“環境集中整治日”,縣掛點單位組織志願者到社區開展衛生清掃、創城宣傳、問卷調查等志願服務,引導廣大群眾樹立文明觀念、爭當文明市民;將全縣13個主要交通執勤路口,按照“四大戰區”分區負責和就近原則劃分,由縣直單位組織志願者在4個交通高峰時段開展交通勸導。僅11月份,該縣已開展各類志願服務840餘次,參與志願者達1.2萬人次。

“單件赤馬甲,一頂紅舌帽”,“志願紅”正成為助推永新“三城同創”的一道靚麗風景線,引領著這座城市的文明新風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