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都七歲了,從沒去過爺爺家,爺爺:支持孫子不回來,原因招笑

以玫和老公結婚八年了,兒子也已經七歲了,但這麼多年,兒子卻一趟爺爺奶奶家也沒有回過,老兩口如果想孫子了,就主動過來住一段時間,以玫也沒有覺得不對勁,畢竟老家很遠,又是平房,回一趟家也不容易,可能爺爺奶奶是心疼孫子,不想讓孫子遭罪。

孩子都七歲了,從沒去過爺爺家,爺爺:支持孫子不回來,原因招笑

前段時間,老家來了一個親戚來城裡辦事,要在以玫家歇歇腳,以玫熱情地準備,畢竟老家人不經常過來,沒想到一進門,那個人直接管以玫叫奶奶,以玫還想叫人家大哥,結果人家連忙擺手,使不得,使不得,按照輩分,我應該喊您一聲奶奶才對。這可把以玫嚇愣了,也不知道說什麼好了,趕緊請進來就坐。

不一會老公回來了,那個人趕緊站起來叫了一聲爺爺,看老公的反應好像很平常,但以玫看了就是彆扭,人家都四十多歲的人了,明顯比他們大多了,怎麼還這麼稱呼呢?老公進屋換衣服的空擋,以玫趕緊追進去問,老公也來不及解釋,就只說咱家輩分大,就該這麼叫。

晚上的時候,公婆打來了電話,詢問老家人過去了沒有,以玫趕緊回覆,順便還說了稱呼上的事,那頭的公公說,要不這些年不讓樂樂(兒子的名字)回家呢,就因為咱們家輩分太大了,樂樂回家後,少說也是個叔叔輩,一些小年輕的,還是樂樂的孫子輩呢,你們要是帶孩子回來,這紅包就要準備一大堆,畢竟幾十口子小輩分的親戚呢,回來一趟太不值當啦。

孩子都七歲了,從沒去過爺爺家,爺爺:支持孫子不回來,原因招笑

原來是這麼回事,原因也太招笑了,以玫終於理解了公婆為什麼不讓孩子回家的原因了,不要說孩子了,就算是她和老公回家,輩分這麼大,看到家族裡的人,也得表示表示,沒有個幾千塊送出去,人家也會笑話小氣的,但話說回來了,為什麼輩分上會相差這麼多呢?

輩分越大的人,結婚晚生孩子晚

現在的人都願意在城市裡發展,輩分的問題也就越來越少了,但是在農村地區,還是很講究輩分的,尤其是過年過節,輩分低的人家都要往輩分高的人家去走動,拜年等,但歸根結底,輩分高的人,其實是人丁不旺的原因造成的。

記得我姥姥說,農村裡娶不上媳婦的光棍漢,輩分都高,這其實很好理解,18歲結婚和28歲結婚,就能差出一代人,結婚晚的人,家庭條件一般,生孩子也會晚,慢慢地,輩分也就上去了,熬上了比較大的輩分。

孩子都七歲了,從沒去過爺爺家,爺爺:支持孫子不回來,原因招笑

輩分越低的人,日子過得越富裕

別看輩分小的人,見到誰都是晚輩,但是日子過得卻非常興旺,農村人結婚看門楣,也就是家庭條件,家境好的人家,媒人願意上門說親,孩子們結婚就早,生孩子也會早,慢慢就多出了一輩人,輩分上就慢慢下去了。

其實論資排輩有利有弊,有的人感覺很彆扭,自己一把年紀了,還要管一個小屁孩叫叔叔,有的孩子出生後就是人家的爺爺,這也太奇怪了,但是農村就是這個樣子,輩分小也證明了人丁興旺,比別人家多輪了幾輩香火。

但輩分這事也不用太當真,輪了輩分就說明有親情在,是親親熱熱的一家人,畢竟親戚多,這是一個龐大的家族,總比人丁凋零要好得多呢。

您怎麼看輩分的問題?

圖片源於網絡,與內容無關,侵聯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