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億暴雷,白酒期貨背後的利益鏈條

方圓/文

寒冬已至,白酒市場也迎來了旺季中的黃金時間,終端渠道53度飛天茅臺價格已經逼近2400元,而有分析人士指出,元旦節前茅臺價格將衝破3000元/瓶的紅線。C端市場一片火熱的當下,B端市場卻爆出驚人白酒期貨“跳票“案件,涉案金額高達20億元人民幣。

近日,酒水經銷商薛晉龍在網上公開發文表示,自己將購買4000箱茅臺酒的4026萬元貨款打給重慶集創家科技有限公司高管秦偉後,一直未收到貨物同時對方失蹤,遂向相關部門報案。

“囤名酒”、“炒名酒”讓供不應求的高端白酒市場多了些炒期貨的味道。在此之前,曾有多起此類酒水經銷商大量購酒被騙的案例,尤其是在茅臺等高端名酒的銷售領域。如今20億大案曝出,再一次警醒白酒期貨交易圈。

白酒資本論三 | 20億暴雷,白酒期貨背後的利益鏈條


消失的4000萬牽出20億


“因為最初2015年的時候,我剛到北京上班的單位和重慶集創家有過合作,單位好多同事都認識集創家的酒水負責人秦偉。”薛晉龍在自述文章中提到,由於秦偉的身份有集創家背書,且此前有過業務來往,因此在2018年4月開始以個人身份通過秦偉向集創家購酒。

薛晉龍對酒訊表示, 2018年4月以後與集創家有過數千箱茅臺酒的業務來往,期間貨款幾乎都是通過個人賬戶走賬。由於一直保持良好合作,此次4000箱的購貨量雖然大,但薛晉龍並未對秦偉產生任何懷疑。

2019年6月、7月,薛晉龍先後5次向秦偉指定的個人賬號打款總計4026萬元用於購買4000箱茅臺酒。按照當前終端市場2200元/瓶的銷售價格,薛晉龍這批貨的利潤大約為1200萬元。

但事情的轉折點發生在11月25號晚上,薛晉龍打電話給秦偉詢問發貨事宜,但對方電話一直處於關機狀態,而就在當天早些時候,薛晉龍還與秦偉通話,就一直無法發貨等問題進行協商。

次日,薛晉龍到集創家瞭解到,公司正常運營週轉,但秦偉已經失聯。11月27日,薛晉龍向警方報案後才瞭解到,秦偉已於11月25日晚上就被經偵處帶走。據估算,除了薛晉龍,此次被騙經銷商、個人、公司、店鋪近百名,整個案件涉及金額近20億元。

就在該事件發生前幾天,仁懷市人民檢察院剛剛對一起類似案件提起公訴。據悉, 2019年1月至6月,仁懷市人範某某謊稱自己認識某酒廠經銷商,取得多位購酒人士信任,先後騙取十餘人1300萬餘元購酒款用於償還個人債務,自然,錢流向了賭場,酒卻遲遲未見歸期。

薛晉龍對酒訊表示,儘管此前對相關騙局有所耳聞,但由於集創家在業內的口碑以及秦偉在公司的職位,在出事之前,薛晉龍並不認為這樣的騙局與自己會有關係。酒訊試圖聯繫集創家法人代表張民,但對方電話一直處於無法接通狀態。

白酒資本論三 | 20億暴雷,白酒期貨背後的利益鏈條


利益誘惑下的請君入甕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如若留心你會發現,經銷商大量囤酒反遭供貨商“放鴿子”的騙局屢見不鮮。2018年,丁某以名下貿易公司的茅臺酒配額為誘餌,通過虛構十餘家專賣店向其供貨的方式,向10餘人售賣茅臺酒期貨進行詐騙,前後涉及金額達9億元。

好酒不愁賣,價格心儀的好酒更是一瓶難求。拿茅臺舉例,官方市場指導價格1499元/瓶的53度飛天茅臺,層層經銷商經手後一般都要高出500元左右。

對於經銷商而言,拿到低位價格的貨源能保障收益,對於消費者而言,則拿到了實惠。著實誘惑不小。

在房地產圈,有句話叫“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而在酒圈,有句類似的話叫做“茅臺是用來喝的,不是用來炒的”。正如房地產杜絕不了炒房團,酒圈也無法扼殺炒酒團,為此應運而生一個新名詞——白酒期貨。

和炒房一個道理,酒圈炒名酒的根源是白酒漲價頻次高。簡單來說,一名經銷商購入20000瓶某品牌酒,經過一次提價5元/瓶,他就能在這次漲價中多掙得10萬元。如果再一次提價5元/瓶,利潤就會再翻一番。

白酒營銷專家蔡學飛對酒訊表示,國內白酒期貨市場暴雷事件頻發與中國酒類競爭加劇,並且部分名酒價格畸形有直接關係,這也是經銷商願意以高風險尋找低價產品的本質原因。

白酒資本論三 | 20億暴雷,白酒期貨背後的利益鏈條


名酒硬通貨背後的利益鏈

據瞭解,國內白酒期貨還停留在“倒買倒賣”的階段。比如,今年6月在成都曾發生過一起茅臺期貨的詐騙案。該犯罪嫌疑人通過自我包裝,吹噓自己能拿到低價茅臺貨源與多名經銷商達成買賣協議,但實際上,該犯罪嫌疑人手上只有一小部分高價購入的茅臺酒,在首批或者前幾批產品貨真價實發出、贏取買家信任後接收大額訂單,隨後捲款跑路。

在落網之後,該犯罪嫌疑人交代,原本是想靠倒賣茅臺融資盤活自家經營的其他產業,但由於泡沫越吹越大,最終收不了盤只能以騙局收尾。

名優酒在行業內被稱為“硬通貨“,更有甚者將茅臺形容成”液體黃金“,簡單從字面來看不難發現名優酒被賦予的金融屬性。

蔡學飛對酒訊分析表示,白酒期貨只是出於價格起伏,以及貨物短缺情況下的延遲交貨,本質還是現貨交易,並非嚴格意義上的金融期貨。

金融大鱷羅傑斯曾無情的告訴年輕人,金融是一場殺人不見血的戰爭。查閱眾多白酒期貨騙局, “低買高賣”產生的高額中間差價,成為吸引商家打款的核心動因。

一位白酒經銷商表示,白酒期貨是否遇到暴雷可謂是看運氣,走好運掙得盆滿缽滿,走背運遇到爆雷那就是傾家蕩產。因為名優酒價格較高,暴雷公司多為熟人作案,以相對低價吸引經銷商打款。但部分暴雷公司將貨款挪作他用,希望投資其他行業進行短期高額獲利。一旦其中某個環節資金鍊出現斷裂,那麼就如“蝴蝶效應”般一發不可收拾。

在如何規避類似騙局方面,蔡學飛認為除了規範經營行為、強化法律意識之外,更多的應該是廠商之間加強信息溝通與協作,提高信任感,從而建立良好的主流渠道市場秩序。


(截圖已徵求本人同意投放,部分來自於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