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營商環境好在哪?事不過夜,當日必辦!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良好的營商環境,可以像磁鐵一樣吸引客商聚集,也像催化劑一樣,促進市場主體蓬勃發展。廣大的市民,也能從中收穫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


今年是成都“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年”,作為東進排頭兵的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成效如何?昨日,記者同市民代表何國安、企業代表秦詩晾一道,走進龍泉驛區政務服務中心實地感受。

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營商環境好在哪?事不過夜,當日必辦!

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營商環境好在哪?事不過夜,當日必辦!


市民體驗

“服務好,讓我們收穫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大廳里人這麼多,怎麼能做到這樣秩序井然?”一走進政務服務中心大廳,何國安就好奇地提出第一個問題。對此,工作人員劉弢解釋,政務中心對不同部門的位置進行科學劃分,並設置指示地標、等候座椅、智能顯示屏等,方便市民儘快找到自己辦事的區域。

疑問得到解答,何國安沿著指示地標徑直來到醫保局的辦事窗口,“醫療是關係我們身體健康的大事,醫保則直接關係到我們的錢袋子,我第一個想體驗的就是這裡。”醫保局辦事窗口前的等候座椅已坐了一半,前來辦事的居民都耐心等待語音叫到自己的號碼。何國安坐到一位50多歲的阿姨旁邊,“大姐,您是來辦什麼業務的啊?”

李阿姨是替自己的女兒來辦理醫保手續的,“我女兒在湖南那邊做了手術,行動不便不能回來。醫保局的工作人員李菲特別好,幫我們省了不少錢。”原來,李阿姨之前曾來報銷過女兒的醫保,醫療保障局非基本醫療保險科副科長李菲在審核時發現,她帶來的手術記錄和收費記錄存在誤差,手術記錄中沒有的項目也被醫院收取了費用。“她打電話給我女兒去跟醫院核實,果然是收費記錄出了問題。醫院後來就把這筆費用取消了……”

正說著,李阿姨的號被叫到,只見她走到窗口前,很快就辦完了自己的業務。“窗口辦理業務很快,更重要的是做事仔細,切實維護了老百姓的利益。真不錯。”何國安評價道。

“我一個朋友正在辦理不動產登記的相關業務,知道我要來,特別託我去窗口問問他辦理的進度情況,下一站我們就去那邊看看吧。”“查詢進度不用去窗口,現在我們已經將不動產登記中心的網上辦事大廳、微信公眾號正式上線,直接用手機就能看到。”說著,劉弢拿出手機並輸入了網址。

記者看到,網上辦事大廳包括了登記中心介紹、新聞公告、政策法規、辦事指南、進度查詢、數據關聯、資料下載、服務網點、常見問題9個板塊的內容,何國安輸入自己朋友的信息,很快就看到不動產登記業務的相關情況。“這個真是方便,我把網址發給他,以後他自己在家就可以掌握情況了。”

“網上辦事大廳的功能還在繼續完善。”劉弢補充,他們正不斷優化更新內容功能,未來將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臉識別、在線支付等技術,深入有序推進“互聯網+不動產登記”工作, 逐步構建多層次、多維度不動產登記網上辦事大廳,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

“這次來體驗,真是讓我大開眼界。現在的政務服務,真是一天比一天好了。”完成一天的體驗,何國安由衷地感嘆。

企業體驗

“最多跑一次,讓我們企業把更多精力用在創造價值上。”

與何國安最為關心醫保不同,秦詩晾將自己的體驗首站選擇在了龍泉驛區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當初投標大運會的項目,我們接觸最多的部門之一就是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

秦詩晾說,在之前的接觸中,他切身感受到中心辦事效率越來越高,“過去需要十天半個月才能辦完的手續,如今已是事不過夜,有條件的當日必辦。暫時無法辦理好的也快速告知我們,這節約了我們大量的時間,提高了企業的經營效率。”

走進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一部熱線電話不時響起,“您好,您是要參與大運會的招投標嗎?您留一下郵箱,我稍晚把相關資料發過來……”“住建局的同事,這家想投標的企業我們目前掌握的情況有這些……”

原來,這是龍泉驛區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針對大運會項目,開通的全天候24小時大運會項目進場交易服務熱線電話。每當電話響起,工作人員都會耐心解答行政主管部門、業主單位、代理機構、潛在投標人諮詢的問題,從而確保各方主體參與大運會項目“一路順暢”。

“難怪我們隨時打電話諮詢都會有人第一時間回答,這可真是一個好舉措。”秦詩晾感嘆。

體驗的下一站,秦詩晾選擇了稅務局的辦事窗口。“我們做企業的,基本天天和稅務打交道,肯定要去看看。另外,我聽說龍泉驛稅務局今年剛榮獲了‘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表彰。”

“高效、省事。”實地瞭解辦事企業員工對稅務局的評價後,秦詩晾從稅務局工作人員曾靜那裡瞭解了該局的具體做法:

一方面,稅務局用“硬措施”託底營商環境“軟實力”,重塑再造辦稅服務廳功能分區,將《納稅服務規範》明確的依申請類事項全部前移,順利搭建“一站式”辦稅模式,9類152個事項實現“只跑一次”,主要辦稅事項實現“全程網上辦”,“非接觸式”辦稅比例達80%以上。

另一方面,該局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稅務行政審批和前置性審核事項,保留6項行政許可事項;簡化納稅人設立、遷移手續和清稅註銷流程,取消60項稅務證明事項,優化優惠備案和合同備案方式。

“除此之外,我們堅持局領導、中層幹部和專家團隊三級值守制度,推行新辦納稅人套餐式服務、增量房契稅‘辦繳分離’、微信取號、預約辦稅、延時服務、錯峰辦稅、上門服務等服務舉措,升級疑難事項留置辦理、簡易事項即時辦理、一般資料容缺辦理等現場辦稅模式,成功將辦稅等候時間壓縮在10分鐘以內、單項業務平均辦理時間壓縮在5分鐘以內……”

“這些做法特別科學,足以減少我們企業的辦事時間,讓我們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用在創造價值上,要為你們點贊。”聽完曾靜的介紹,秦詩晾為他們的工作豎起了大拇指。

記者觀察

優化准入服務

提升市場主體登記便利化水平

在此次體驗的過程中,記者也切實感受到龍泉驛區相關部門優化環境求實效的決心和舉措。

為營造創新創業良好環境,該區積極培育科技型企業和創新平臺。截至目前,新增新經濟企業909家,同比增長106%;有效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25家,同比增長12.6%;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109家,同比增長43.4%;新增2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新增8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

為營造政務服務高效環境,該區一方面大力優化准入服務,開展“政銀合作”,推行自主申報、網上登記、“容缺登記”等,提升市場主體登記便利化水平,並通過簡化程序、規範材料,一窗綜合受理,全面壓縮企業開辦時間至3個工作日。另一方面推進“四個辦”改革、深化“一窗式”改革,實現“馬上辦”620項、“網上辦”933項、“一次辦”1594項、“全域通辦”181項。

為營造產業服務示範環境,該區著力降低企業用能成本,精簡用電、用水、用氣接入流程。小微企業用戶,全面推行接電“三零”服務;工業園區用戶,供電企業派駐專屬經理上門協辦手續;縮減高壓用電接入距離、擴大低壓接入範圍,減少用戶電力設備投資。

為營造內陸開放領先環境,龍泉驛區貫徹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管理,將“非禁即入”落到實處。在推進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中,該區開展項目承諾制試點,從部門會商到施工證取得用時90天,審批時間縮短了100天;推行“不見面審批”,企業投資項目備案環節全部採用在線審批,實現了企業“最多跑一次”甚至“跑零次”目標。

訪談

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行政審批局副局長 高敏

圍繞企業需求 深化“放管服”改革

提升政務服務環境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我們已取得一些初步成效。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獲得用水用氣、企業開辦、納稅服務等方面,通過再造流程,我們成功壓縮辦理時限;在優化服務上,我們通過深化“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實現1125項網上可辦,在所有服務中佔比71%。

在國家減稅降費政策基礎上,我們加大力度,推出一批降成本的硬招實招。比如:提供免費快遞、打印複印等服務,累計為企業節約成本近300萬元。通過落實稅收優惠政策,今年以來累計減稅24億元。在招投標方面,通過網上免費下載標書、網上投標,預計每年為社會企業節約投標成本百萬元以上。

下一步,我們將圍繞企業全生命週期需求,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進一步簡化審批流程、壓減服務辦理時間,讓企業“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同時,從企業現實困難問題入手,制度化召開“懇談會”“現場辦公會”“銀企對接會”等會議,有效幫助企業降低能源要素成本、用工成本、融資成本,大力支持企業拓展市場、擴大投資、技改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