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高成本的貨幣是數字,沒有成本的數字是貨幣

創建於 2019年02月15日

一、高成本的貨幣終將成為數字

1、思考:為什麼貸款人要支付給銀行利息?

參考答案:銀行自身有成本,需要用利息維持自身系統的運轉。

2、思考:如果銀行沒有成本,銀行不收取利息,世界會怎樣?

參考答案:貸款人會不用償還貸款,貸款直接是金融利潤。是銀行系統免費送給貸款人的記賬服務。

如果貸款直接是金融利潤,則世界會發生以下變化。

第一,“貸款修路,收費還款”會變為貸款修路,建成免費跑——運輸效率提升,物價下降。

第二,貸款納稅,企業利潤由現在的5%左右提升至20%左右——工資上漲,利潤提升。

第三,貸款投資各個智能化方向,智能化方向落地,智能機器幫助人類幹活和賺錢——

1人1生工作時間降至4年時間,工作像讀本科一樣變成一種權力。

第四,因為普通人工作4年可實現經濟自由,所以沒有人去做一輩子做公務員、銀行家、企業家....大家都要求1輩子只幹4年的結果是所有現在的權力服務部門智能化,由軟件替代人工,使各類管理智能化、無人化,未來大家辦事會想使用支付寶購物一樣簡單。

3、客戶對低價的需求具有一致性。誰的資金成本更低,客戶選擇誰!因為免費共享記賬權和記賬服務是大勢所趨。

請注意,沒有傻瓜會把從銀行借來的有成本的貨幣免費借給其他人。因此,所有靠寄生在傳統金融體系之上的新金融模式都不是未來。

只有新金融從業者認識到:作為工具與媒體,自己系統的數字和傳統金融系統的數字無差別。自己不能把銀行系統的數字免費共享給客戶,但可以把自己系統的數字免費共享給客戶。一旦一個全新系統免費共享的數字分配到整個市場參與者的賬號內,整個市場就會理性的選擇:零成本的數字作為交易媒介。與此同時,被拋棄的,舊系統的、有成本的數字會變得與新系統的數字無差別。

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創新不能發生,有成本的貨幣形成的債務會吞噬全球市場,讓全球陷入債務和通脹的泥潭,貨幣不斷貶值,貨幣的價值會逐漸逼近數字的價值。即,高成本的貨幣引發通脹,通脹會蠶食貨幣內的價值,直至歸零,變為數字。

二、沒有成本的數字終將變為貨幣

如果你做一個APP軟件,通過該軟件送給每個中國人1萬元某種幣,這種幣就可以成為市場的交易媒介。有了這種交易媒介,市場會優先使用這種媒介,會自動把有成本的媒介擠出市場。有成本的媒介包括銀行系統的數字,區塊鏈內的比特幣、以太坊.....

人們會優先主動使用低成本的所謂劣幣,當劣幣佔滿通路,被搶著使用,劣幣就變成了理想貨幣——主動消費與投資。

關鍵:這個軟件的開發和運維成本邊際成本趨近於零。

三、挖出來的貨幣,也是數字!

機器挖出來的貨幣有成本嗎?如果有,未來必然是數字。

原因:客戶對低價、低成本的要求具有一致性。

如果有免費共享的數字做媒介,誰會買你挖出來的貨幣?

比特幣過去成功的原因不是機器挖幣,而是開始的玩家是利用閒置電腦資源參與遊戲——沒有成本。

但現在呢?被機器綁架的比特幣的運維成本是多少?被機器綁架的比特幣創生成本是多少?

四、分佈式記賬是未來!區塊鏈只是分佈式記賬的一種高成本的方式!

133:高成本的貨幣是數字,沒有成本的數字是貨幣

新建一套區塊鏈底層系統需要多少錢?

EOS融資40億美元。高不可攀的起點。

新建一套雲錢包系統要多少錢?

見雲錢包公告,最初不到100萬——股東可以隨時輕鬆重建,因此,雲錢包運維團隊不敢任性。

因此,我們一直認為:區塊鏈是新金融領域的門戶網站(雅虎已死),雲錢包新金融領域的谷歌!

奧卡姆的威廉:切勿浪費較多東西去做事,用較少的東西同樣可以做好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